《三体》制片人揭秘创作过程:最大困难就是IP价值太大了
《三体》制片人揭秘创作过程
“最大困难就是 它的IP价值太大了”
《三体》自开播以来,因尊重原著、制作精良、演技在线,让原著粉感觉“有内味儿了”,接近20万人涌入豆瓣,打出了8.1的高分。虽然很多细节只出现了短短几秒钟,不易被人发觉,但出品方仍然精心呈现,极大地满足了原著党和细节控的追剧心理。对于整个创作过程,灵河文化副总裁、《三体》制片人蔡佳说,用心制作一定会被观众看到,而观众的反馈会极大地鼓励创作者。
如何看待选择回归原著?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北青报:《三体》播出以来,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尊重原著。为什么选择走还原原著气质的路线?
蔡佳:当时,国内科幻领域的影视作品尚处于空白的状态,也没有成熟的影视制作链条和对标作品,要想做《三体》,就必须一切从头开始。因此,主创团队在两年间尝试了无数种剧本创作方向,仅方案就做了20多个版本。最终,在平台方、原著作者刘慈欣及各主创参加的会议上,大家决定还是遵从原著,还原原著气质,建构剧版的叙事逻辑。
北青报:《三体》的一大特点是实景拍摄,还隐藏了很多契合故事发生年代的细节,为什么把科幻剧做得如此现实主义?
蔡佳:科幻的底色是真实。如果观众发现剧中的内容、场景是虚假的、不合理的,故事就立不住。所以我们坚持实景拍摄,去了粒子对撞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这些地方都是第一次迎来剧组拍摄。剧中涉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岸基地、2007年的北京,我们都仔细研究了那些年代的影像资料,力求细节真实。
北青报:网友们反馈剧中有很多隐藏的细节和伏笔,比如史强办公室壁画上有3个太阳,是在隐喻三体游戏中的三日凌空;汪淼濒临崩溃时,街边路牌上出现的智子路,则是暗喻三体人派到地球的智子。
蔡佳:对,剧中有一个细节是汪淼用旁轴相机给杨冬拍照,这种相机拍人的时候在中间,实际洗出的照片人物位置会在黄金分割线上,就连这个细节都被网友找到了。
北青报:《三体》打磨剧本就用了4年,126天拍摄,置景270余处,花这么多的时间和成本来做前期是如何考虑的?
蔡佳:灵河是一个网生团队,我们在最初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去跟观众对话。通过看弹幕、评论,我们发现,每次的努力观众都能看到,哪里做得不好,观众也能看得到。所以与其播出后后悔,我们更想在前期做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如何请到业内大咖参演?
其实就是零片酬
北青报:讲到科幻剧必然离不开视效,《三体》在视效上有哪些创新点呢?
蔡佳:一是三体游戏中采用了动态捕捉和CG技术,在剧集领域大体量地运用动捕技术还是比较少的;二是剧中很多特效都与物理相关,需要大量的物理知识储备。
北青报:《三体》中有用纳米丝切割轮船的“古筝行动”,还有用“台球对撞”模拟粒子对撞实验等特效,把高深晦涩的物理知识讲得直观明了,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蔡佳:我们是一个文科生团队,做物理特效的过程非常困难。最初大家就是上网海量搜索,然后成为科学论坛的常客,也会向科学家求助,一次会议最多邀请到三十多位科学家来现场答疑。
北青报:在剧中“三体游戏”的部分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剧中邀请了很多业内大咖来当演员了,比如唐家三少饰演的秦太史令,还有江南演的伏羲、侯鸿亮演的孔子、马东演的秦信号官等等,邀请他们来演出顺利吗?
蔡佳:大家对我们非常支持。这是对灵河的信任,也是因为《三体》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感谢老师们不仅不要片酬,配合度还很高。
《三体》之后做什么?
科幻新作目前已在开发中
北青报:《三体》的影视化之路非常艰难。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启,直到2023年观众才看到第一部真人出演的影视作品,灵河当初为何选择制作《三体》?
蔡佳:其实最初我们整个团队没有想太多,大家就是非常简单地怀揣着热情投入进来。团队主创基本都是《三体》的粉丝,都是怀着虔诚的心和信仰感来创作的。
北青报:《三体》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蔡佳:最大的困难就是它的IP价值太大了,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如何满足原著粉的需求,以及怎样表现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宏大的世界观。
北青报:《三体》之后,灵河接下来还会继续做科幻题材吗?
蔡佳:科幻赛道我们是一定会做的,甚至很多已经在开发过程中了。文/本报记者 王磊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今年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6项
- 原创音乐剧《她》亮相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 通讯:喜欢骑行的新西兰女孩
- 工信部推动服务应用更丰富 三季度App在架数量达261万款
- 今年前10个月天津企业RCEP出口享惠货值同比增21.2%
- 饿了么“爱心商家”数量突破11万 首期为千名云南小学生加餐28万份
- 陆天明“中国三部曲”之二《沿途》以过来人亲历与年轻人对话
- 北京大兴机场暑运预计运送旅客880万余人次
- 河北廊坊燕郊一小区底商餐饮店发生爆炸 伤亡情况暂不明
- 中新健康|赛诺菲流感疫苗被紧急叫停接种 国内疫苗厂商受影响几何?
- “疆电入渝”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
- 高质量的“双向奔赴”!中非合作未来如何开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 专家:做好个人防护
- 长三角铁路今年首开“球迷”旅游列车
- (我家这一年)高铁从我家门口“飞”过
- (八闽千姿)古厝新生:美术馆里有“文物医院”
- 莫让“乱跳转”影响网购热情
- 护航高考 | 云南省公安厅为考生开“绿灯”!
- 菲律宾2024年11月失业率降至3.2%
- “碳”路先行|山西太原小店区:楼宇经济发展注入数字新动能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药材铺就“金色大道” 拓宽民众增收“钱”景
- 上海暂停笑果文化在沪全部演出
- 地方政府花式“宠客”,说明了什么?
- 《故宫日历》上新 2024年充分展现紫禁城龙元素
- 《“科学三减智选用糖”联合提示》发布:控糖是趋势,不必妖魔化
- 骤冷!关节保暖同时需要锻炼
- (聚焦博鳌)海南广邀华商来琼投资兴业 共享改革开放红利
- 138件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俄宴风华”
- 湖北咸丰:“小茶叶”成“大产业”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教育科研基地揭牌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歙县:桑蚕吐“金丝” 传统产业焕“新颜”
- 广西都安一民警因抢救落水者不幸牺牲
- 高铁座椅上的“犄角”真不是挂奶茶的!
- 探访“雪域敦煌”西藏萨迦寺文物保护:希望成立寺庙博物馆
- 广西统战力量建设长者食堂 情暖隆安东安村乡亲
- 多城全面放松住房限购的背后
- 蓝皮书: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
- 中秋节遇强台风,太保服务与风赛跑全力守护
- 全国铁路迎来学生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650万人次
- 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