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木:用水墨三维营造“东方感”
《中国奇谭》原创故事《林林》像一篇散文
导演杨木:用水墨三维营造“东方感”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联合出品的国创动画《中国奇谭》彻底火了。不管网络中铺天盖地的讨论,还是热搜榜上层出不穷的话题,以及粉丝们饱含真情的二次创作中,都显现出这部原创系列动画的火热之势。继《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播出之后,1月15日,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林林》播出。
近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林林》导演杨木说,相较于前两部作品,《林林》更像是一篇散文。白雪皑皑的林海雪原中,生活着一个名为“林林”的小女孩,她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但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孤独,她不顾母亲叮嘱溜下山去与同龄的孩子们玩耍,在小伙伴炫耀手中假的“狼牙”时,她却能够一眼辨认出。谁能想到,这牵扯出了更为隐秘的秘密……而《林林》的故事,就从此处讲起。
一个原创的奇谭故事 讲述关于身份认同的母题
提到“奇谭”两字,想必不少人的脑海中已经冒出了许多怪诞又诡异的传统奇幻故事。作为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的《中国奇谭》,其前两集《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分别取材于中国古代经典小说《西游记》和《鹅笼书生》。而到了《林林》,则述说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女孩林林,作为一只狼,她可以化为人形。她因孤独而涉足人类世界,为了被人类孩子喜爱,她不惜拿出自己的狼牙去获得认可,又不顾母亲的阻拦,去往人类的家庭做客用餐。最终,林林在人和狼对立的背景中,让自己和母亲身处险境……
“这个故事的主题,其实是关于‘身份认同’。”杨木说,这是一个完全原创的故事,因为在策划阶段,他知晓别的作品有的取材于传统奇谭故事,他想做一个区分,所以并没有以传统的故事为原型创作,“这个故事最早的动机,是我觉得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会羡慕一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当你真正进入所羡慕的状态之后,会在过程当中丧失自我。”
就如狼女孩林林,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狼是群居动物的本性,让她向往人类,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同龄人。但是在人与狼对立的故事背景中,当她开始逐渐暴露自己的身份时,就会引起猎人的警觉和注意。这是属于林林的痛苦的成长过程,其成长的代价甚至是母亲的性命。“我在学生时代会羡慕篮球打得好、吉他弹得好的同学。我想表达的就是,在那个过程中其实人会失去自我,而过程结束之后,可能会有一个小小的成长。”杨木解释,片中有许多隐晦的细节,都在暗喻着林林在靠近人类的过程中不断“丧失”自我。譬如,林林受到小男孩的邀请,去对方家中吃饭,在大快朵颐之时,林林也暴露出凶猛的动物本性,同时她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
“我设计了一个吃饭的桥段,它代表一个符号。因为动物是不会去吃被烹饪过的食物的,当她吃掉了人类烹饪过的食物之后,她可能就没法再变回自己了。其实有很多细节,我处理得相对隐晦。比如林林吃完饭后,她瞳孔的颜色、头发,甚至是脸型、肤色,都有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代表的是,当林林进行了这样一个尝试后,已经在丧失自我,故事的主题也在这里。”杨木说。
采用三维定格动画形式 加入东方审美水墨画风格
茫茫雪山中,林林所生活的森林孤寂苍茫、安静冷冽。随处可见突兀的怪石、嶙峋峥嵘的山峰,还有笔直的白桦树……据介绍,《林林》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以大兴安岭的雪山作为参照,真实还原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人物服饰的制作也以内蒙古鄂伦春族服饰为参考,细节还原了林海雪原中人们的生活。
从温暖治愈的《小妖怪的夏天》,到怪诞诡异的《鹅鹅鹅》,再到采用三维定格动画的《林林》……不难看出,《中国奇谭》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审美。在《林林》中,当幻化成狼形的林林穿梭于苍茫的雪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毛发,层层叠叠的植被,还有飘落的雪花,都鲜活地呈现在了观众的眼中。
“其实我加入《中国奇谭》项目中时,就想做一个全CG(计算机动画)的片子。压力很大,因为三维挺难的。”杨木坦言,现在观众对三维动画已经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和刻板印象了,大家的审美习惯固定在一个范围里。于是,他采用了三维定格动画的形式,在三维动画技术中,加入了不失东方传统美术审美的水墨画风格。
“我觉得三维动画,如果做得太过于迪士尼的那种表演化,是有悖于中国人表达方式的。我们常看到的三维动画电影都非常夸张,恨不得手舞足蹈。其实,中国人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比较内敛的。但当大家习惯于三维常见的表演后,我认为如果完全去做一个纯写实的东西,会显得很僵。反而是定格动画,它有点像木偶剧,会有一种拙拙的感觉。”在杨木看来,以往的三维动画,包括好莱坞的作品,是强调写实、强调光影的,他认为其并不属于中国传统对于美学的一个理解。于是在《林林》中,能够看到其在空间上、色调上、光影上所进行的尝试。譬如片中,打斗的段落保留普通三维的每秒24帧,而片中的对白戏部分,调成了每秒12帧,“比如说人物的光影,我极少用修饰光,所有的外景几乎都是一盏灯打下来的,而且是一盏非常柔和的灯光。并不像常见的三维有那种轮廓光,把面部的对比做得很强。因为我们中国画其实相对强调的是外轮廓,强调人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把光线故意打得很平,强调人物跟背景之间的关系要拉开。”
杨木举例说,片中有大量银妆素裹的大远景,特别在一些有远山这种全景的时候,也用了中国画的三远透视的方式,包括用了大量的雾和留白,“如果大家细心去看的话,我们还加入了一点点笔触的效果,都是为了打破那种三维的写实感所带来的有悖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
以敦煌壁画曲谱为灵感 营造的是一种东方感
古朴的埙声、悠扬的箫笛声,伴随着林林首次现出狼形响起,随后一同飘散在茫茫的白雪中。林林和母亲在山林间嬉戏玩耍时音乐曲调悠扬欢快。最后,故事戛然而止时,怅然的箫声响起,在平静又辽阔的湖面上,这段故事也如同烟云一般,氤氲于岁月中……
《林林》不管是画风还是配乐,都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片中的主题曲,哀而不伤,韵味悠长。杨木说,其实这也参考了《诗经》和《楚辞》里面的感觉,用歌词去呼应林林回家的路上孤独的状态,“特别感谢我们的作曲马九月老师,他是从敦煌壁画上拓印的曲谱里获得灵感,去进行改编创作的。”
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中国奇谭》所引发的众多讨论中,自然少不了对于“中国风”这一命题的呈现。水墨画风、古代奇谭故事、《西游记》……在之前播出的作品中,能够比较轻易看到国风元素的展示,而在《林林》中,杨木说,全片没有出现任何中国符号性的元素。
“片中没有什么灯笼啊,或者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这个就是我想进行的一个尝试,故意没有用任何中国符号性的元素。但我们其实是从国画里面,去提取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中国风’。古人强调的并不是这种写实的光影,也不是严谨的三维透视,而是‘神大于形’的感觉。”杨木直言,全片营造的是一种“东方感”,这种感觉并不需要用各种具体的元素去呈现。譬如片中林林与小男孩的关系,代表了狼与人类的对立,其实映射了东方文化中阴阳二元的对立关系。
《林林》播出之后,也让观众产生了很多深层次思考和不同方向的解读。在B站的评论区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讨论。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也有观众说,这是关于“野性”被驯服的过程,就像人类与猛兽之间的区别……
“我觉得这些解读都没有问题,而且只有引发不同方式的解读,才是一个好片子。”杨木说,无论是狼和猎人,还是林林母女对小男孩父子,幻化成人形的狼和披着兽皮的人,还有人类踩出的狼脚印和林林踩出的人脚印,“种种方向都有这种二元的对立,就像一个太极阴和阳的两面。而一切的冲突发生,源于林林想要去打破这种关系。当双方都选择去做真正的自我的时候,边界就会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就像片尾的那条河一样,看似平静辽远的湖面,实则将人和狼相隔在了两岸,虽双目以对,却无法逾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3年01月30日 A12)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疾控:流感疫情呈现降势 近一周乙流病毒为主要流行株
- 合肥市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中国依然是再投资首选地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四十八期)国债
- 新疆铁路开行年内第100趟旅游列车
- 美国对胡塞武装连续发动五次空袭 击中多枚导弹和舰艇
- “Z世代”国际青年“话陶瓷”:做国际文化交流间的桥梁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借助机器人完成高难度手术
- 大连机场开通首条“陆空联运直通车”
- 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端午假期国内线上消费持续火爆 拉动社会商品消费
- 美国俄克拉荷马城警方在一处住宅发现5具遗体 死者伤情与凶杀相符
- 运输“大动脉”格库铁路再升级 助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 山东薛城推行物业管理政府“买单”模式 绘就乡村宜居新图景
- 冬季流感高发,流感疫苗您接种了吗?
- 阿拉善百万光伏项目并网送电:“光”耀沙戈绘就生态绿颜
- 冷空气持续补充 粤北山区最低温降至0℃以下
- 印尼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新一任总统
- 贵州省政协委员:擦亮“屯堡文化”名片 拓宽乡村文旅共富路
- 特色老街、VR体验……各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释放消费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高校思政课 喜闻乐见才能更有精气神
- “洋水果”变身“土特产”:中国产蓝莓成“抢手货”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西安城墙:守护历史 见证今朝
- 新版《西游记》与《我的哪吒与变形金刚》等动画新作在京亮相
- 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山体滑坡 致一人死亡多人失踪
- 成群黑颈鹤现身新疆阿尔金山
- 波兰防长称将在波俄边境部署“海马斯”,俄飞地加里宁格勒政府回应
- 两代“匠人”坚守:南宋官窑技艺重放异彩
- 《消失的她》开启暑期观影热潮
- 国际识局:马克龙任命新总理,法国政治僵局有解了?
- 中央气象台多预警齐发 部分地区降温达20℃以上
-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铺轨完成
- 你我熟悉又陌生的荀子,梁启超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 遇见中国|匈牙利友人帝汉尼:中匈友谊“缘”远流长 在黄金航道上扬帆起航
- 探访高原铁路维修职工借深夜“天窗”为拉林铁路“补妆”
- 印度连发两起爆炸,至少7人死亡
- 恭王府、故宫首次联合办展 推出“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
- 广州7龄童直播科学实验22万网友称其“小谢耳朵”
- 塔里木油田累计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超3500亿立方米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为7名入境就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