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开幕 海派年俗“花样多”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 王笈 摄
中新网上海1月20日电 (王笈)年货大街、年画摊子、年夜饭……在充满老上海人过年情怀的精致布景中,“沪上新年 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20日正式开幕。
老上海人如何过年?海派年味有哪些?步入展厅,观众可看到腊月以后民间“迎新年”的诸多传统习俗,从祭灶、掸尘、赠历本、蒸年糕、贴门神、守岁6个方面,了解老上海人为迎接新年所做的准备;“贺新年”板块则以放高升、迎财神、逛庙会、走三桥等传统年俗活动,展现上海人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喜庆景象。
为了更好呈现上海地区五方杂处、新旧杂糅的海派年俗特点,展览精选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特色馆藏文物82组,涵盖小校场年画、月份牌、老上海戏单、上海老字号包装以及各类老上海儿童玩具、贺年片等。
其中,民国铜钱编元宝是本次展览的代表文物之一。明末清初,人们用红线串联铜钱扎成龙、虎、方胜、元宝、宝剑等形状,作为压岁钱送给小孩。这时除夕的压岁钱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给小孩镇邪的,二是长者给小孩新年时使用的零花钱。
清上海小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也颇具特色。旧时,上海不少人家会在初一子夜时分赶到城隍庙去“烧头香”。春节期间,豫园的庙市人流如织,除却书场、茶寮、饮食店,还有露天设摊,摆着扯铃、风鹞以及各种玩具。到了元宵之夜,庙内灯市更是熙熙攘攘,无比热闹。
“上海的小校场年画、月份牌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看来,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展览,把老上海人过年的过程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沉浸式感受到浓浓的海派年味。(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电商助农村开启新生活
- 天将降大任于“啥”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记错?
- 美国佛州好莱坞海滩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致9人受伤
- 重庆市出台青年就业见习政策
- (身边的变化)山东特色“农家游”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 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开幕
- 中华红丝带基金举行2023年志愿者培训活动
- 俄官员:莫斯科州遭大量无人机袭击
- 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发布
- (走进中国乡村)汕尾可塘:油占米绘出“金色画卷”
- 杜鹏:2023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
- 上夜班 升血压
-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 中国A股本周实现“开门红” 沪指收获“两连涨”
- 两岸昆曲曲友杭州“唱响”大运河
- 山西临汾“11·24”较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发布:46人被问责
- 马来西亚扫毒特别行动 三天扣押4700余人
- 病房里的一场特殊“葬礼”
- 中新真探:洁面产品是泡泡越多越好吗?
- 吃素会使人缺乏能量吗
- 热门推荐
-
- 今年第16号台风“三巴”生成
- 日本小林制药董事长和社长引咎辞职
- 恭王府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展累计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
- 英国首相苏纳克小规模改组内阁
- 第一批网红奶茶,正在悄悄消失?
- 比利时布鲁塞尔直飞上海航线复航
- 广东首个跨区域信用合作体系启动 首批合作商家80余家
- 中芭年轻团队首秀《过年》为“秋之汇”拉开帷幕
- 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2死18伤
- “先当学徒后当工”,学徒期的劳动权益咋保障?
- 破局塑料污染 发力环保教育——民进中央在江西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考察调研侧记
- 3月26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日本一小型火箭燃烧试验发生异常并引发火灾
- 男子恶意拨打110报警电话180余次被行拘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高铁“风火轮”如何炼成?
- 有机构以“金钟奖”名义举办活动 中国音乐家协会辟谣
- 中国工信部:加快“千兆普及,万兆启航”
-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京举办
- 蓝皮书:新兴国家市场将成中国跨境电商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