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描绘鲜活基层干部群像
首播收视率破2、相关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县委大院》描绘鲜活基层干部群像
曾打造过《琅琊榜》《伪装者》《开端》等多部口碑之作的“正午阳光”最近又出新作了!由王小枪编剧,孔笙、毛珺琳、王宏执导,胡歌、吴越、张新成领衔主演的《县委大院》目前正在央视一套、腾讯视频等平台热播,讲述光明县县长梅晓歌(胡歌饰)团结艾鲜枝(吴越饰)等同事,面对急需修复和发展的光明县,和民众一起克服万难,为了建设心目中的美好家园不断努力的故事。
从目前首播阶段破2的收视率、相关话题引发网络热议的表现来看,作为2022年的“收官剧”,《县委大院》表现不俗。此外,该剧也符合一部优秀现实主义题材剧的三大硬指标:故事内容真实、拍摄表达细腻、演技呈现纯熟。
内容真实 好剧本用脚“踩出来”
在接到创作《县委大院》的任务后,编剧王小枪坦言:“这是我从业十几年来压力最大、难度最大、时间要求最紧的一个剧本。”对他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群体。为此,他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挂职近5个月,参与各类会议,投入干部日常工作,消除了之前的所有“不了解”。王小枪表示,剧本里有名有姓、有始有终的人物有上百人,这也是他创作的剧本里角色最多的一个:“这次创作带给我很大的收获,好剧本就是用脚踩出来的。”
于是,《县委大院》开篇就呈现了一幅接地气的社会改革与综合治理图景:光明县县长梅晓歌新官上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大小问题频出的“烂摊子”。一方面,拆迁、环保、招商引资困难重重,急需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钉子户”用梯子将干部隔绝在门外,养猪户产生的排泄物污染了河道,基层干部乔胜利(王骁饰)的车胎被捣乱者扎破……面对困难怎么办?以梅晓歌、艾鲜枝、吕青山(黄磊饰)为代表的领导班子深知谋发展不易,抱着奉献精神去奋斗,将心比心、实事求是,走到人民中间,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随着剧情发展,全剧将呈现出干部群众一条心,为光明县发展共同努力的景象。
目前,《县委大院》以散点、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鲜活的基层群像:梅晓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奔赴光明县。角色虽然年轻,但十分稳重,眼神坚毅又不失谦逊,无论是去群众家里走访,还是在工作会议中讲话,举手投足之间既有领导干部的严肃气质,又有接地气的亲和力。除了新县长,光明县的其他干部也各有特点,比如,满脸写着“难”字的县委书记吕青山、雷厉风行的县委副书记艾鲜枝、初来乍到的政府办新人林志为、整天忙到团团转的城关镇党委书记乔胜利。
在叙事方面,《县委大院》首播阶段的故事内容聚焦“拆迁”话题,真实反映了社会现状。为了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县委大院的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县长带头走访、了解情况,女性干部专为女性群众科普政策,普通干部带头商议拆迁后的迁坟问题……最终,梅晓歌从动员村里的老干部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迁坟问题,也在基层干部努力与家人沟通之后,得到长辈同意。首播阶段“拆迁”话题的呈现,也为整部剧传达的价值观定了基调——只要干部、群众多理解沟通,再难的基层问题都能被解决。
拍摄细腻 还原县委大院“全景图”
《县委大院》是继《山海情》之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交给制片人侯鸿亮的又一重任。他表示,《县委大院》让他感觉剧里的内容和精神影响着剧组的工作状态,“演职人员特别团结,有信念感、责任心,做事精益求精,就像剧里的梅晓歌和他的同事们一样,劲儿往一处使”。
剧中服化道十分讲究。剧组通过对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进行考察,走访50个县级政府,确定了置景方案。政府大楼场景中的办公室、会议室、开水间、卫生间,以及桌面摆件、钢窗设计、外楼景观、标语横幅等都体现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象。造型指导刘宁介绍,剧组服装设计参考了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照片,走访了大量基层干部。县长、宣传部部长、年轻女干部、群众的着装和配饰都各有讲究。
该剧还原了县委大院的“全景图”:干部手中拿的水杯、签字笔,开会的座次、桌签摆放等,都严格按照政府办公流程呈现。基层机关频繁的工作汇报、表格上报等琐碎事项,也足够写实。这种呈现,一方面让许多基层公职人员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也消除了一些观众对公务员的刻板印象,比如“上班喝茶看报纸”。
《县委大院》的第一导演是曾执导过《闯关东》《琅琊榜》《大江大河》《山海情》等多部经典剧的孔笙。孔笙执导的电视剧,叙事低调舒缓、极重细节。该剧开播不久,一些关注人民生活的拍摄细节就让观众拍手叫好。也用极其细腻的表达,呈现出了基层干部的不容易。例如,城关镇党委书记乔胜利的经历,引发了诸多网友关注:乔胜利天天加班忙拆迁,被不配合的群众骂,长时间回不了家。他好不容易回趟家,自己车胎还被人扎破了。一天没吃饭的乔胜利正煮着饺子,厨房窗户被人砸了。一顿饭还没吃完,又接到了工作电话,放下筷子就出门……这段场景引发了无数基层“打工人”的共鸣,不少人表示要多理解基层工作者的不易。
演技纯熟 胡歌戏里戏外都是“县领导”
《县委大院》集结了一众“演技派”。除了胡歌、吴越、张新成三位领衔主演,还有特别出演的黄磊、李光洁、刘涛等。其中,《猎场》之后,暌违五年再有电视剧与观众见面的胡歌,引发了网友最大的关注。
胡歌曾在2015年,凭借爆款剧《伪装者》《琅琊榜》红到发紫,随后他放慢脚步,甚至尝试主演多部电影,包括《南方车站的聚会》《攀登者》等。毫无疑问,此次重返电视圈演县长,也是胡歌的新尝试。胡歌曾表达过忐忑:“我对梅晓歌所代表的基层干部比较陌生,没有足够信心演好他。但是,孔笙导演和王小枪编剧花了大半年下基层采风,有很多真实素材和体验,拍摄时,我每天都会和他们沟通。”亲和力是基层干部营造良好干群关系的优势,孔笙发现胡歌生活中爱笑,给了他启发。胡歌说:“我把爱笑的习惯放在了梅晓歌身上。”
受访时,胡歌对角色的呈现做了三点概括:第一是傻劲,“梅晓歌从小的外号是‘傻歌’,他和小伙伴调皮捣蛋后,永远最后一个走,勇于留下来承认错误。这种优秀品质,是他工作中的最大特点”;第二是简单,“梅晓歌大学主修数学,所以,他在工作中擅长化繁为简,用数据看到问题的本质”;第三是韧劲,“梅晓歌每天坚持晨跑,在工作中,他不会轻言放弃”。
为了真正走近梅晓歌,在拍摄期间,不管开工还是休息,胡歌都穿着剧里的衣服。当时,很多人看到胡歌,都觉得他越来越像县领导。他逐渐对角色建立了感情:“我觉得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光衣服像不行,他心里得装着人、装着事儿,也就是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同样,演员要热爱所塑造的角色。”通过拍摄《县委大院》,胡歌也找到了艺术创作和基层领导工作的相通之处——都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他说:“这次拍摄不仅对我是影视专业上的锻炼,也对我的现实生活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影响。”(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2日 版次:A07 )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前4月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 交通部门多举措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 专家希冀新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 陕西聚焦国际市场 多举措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 中国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址获重大发现
- 湖南伢子独腿“撑”起精彩人生 为残障人士敲开“就业门”
- 人民时评:假期消费展现中国经济蓬勃生机
- 2024年前4个月绥芬河市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7%
- 埃及4月接待国际游客135万人次 创最高月度水平
- 2024中国—东盟电影主题对话活动在南宁举办
- 易危物种远东苇莺首次现身湖北神农架
- 爱奇艺电影之夜举办:互联网与电影业有机融合 助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 从增量到存量竞争:华致酒行稳健应对酒业变革
- 7月1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2%
- 【跨国企业在中国】必和必拓首席商务官潘文怡:我们希望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伙伴
- 2023素养教育新生长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
- “皖浙天路”云雾缭绕 宛如云端穿行
- 第十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开幕 首日意向对接资金逾79亿元
- 中国东南沿海首个批量化生产的非滩涂海上光伏项目在福鼎铺开建设
- 热门推荐
-
-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岗”,78岁膀胱瘤患者切口都不超2厘米
- 国家消防救援局:截至3月底,各地拆除违规设置铁栅栏等360余万处
- 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今日迎客5.54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中国工信部:在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卓越孵化器
-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京蒙协作,一次兴业富民的时代作答
- 自然“微生物组加速器”奖最新推出 助力研究成果转化商业化
- 全球588位“创客”聚焦“永不消失的遗产”话传承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中国积极参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 探访福建千年老县衙:咖啡配小吃品味同安故事
- 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造成8人死亡
- 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再添7个
- 盐池湾人物群像:数日子记录黑颈鹤“生儿育女”,错过一次等一年
- 人工智能助胰腺癌早筛率提升
- 柬埔寨首条高速公路开通运营一周年 车流量逾519万辆次
- 合肥“新三样”危险货物出海实现“一站式”运输
- 北京启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试点
- 2025好客山东贺年会启动 解锁多样新年玩法
- 20余万种图书亮相2023中国黄山书会
- 重庆市首批认定传统工艺美术精品48件亮相
- 超市偷盖“免责盖章”让顾客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