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瓷器首次集中展出
中新社沈阳12月8日电 (记者 韩宏)“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等重量级文物的展出再现了元代历史生活。
中国青花瓷器创烧于唐代,其精彩篇章则从元代开始。元代青花瓷器独步当时,在沉寂了500多年以后,被逐步发现,备受推崇。元代青花瓷器是可供观赏的工艺品,更是反映元代手工业发展、商品贸易、社会生活、审美习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本次展览负责人林思雨介绍,这是该馆馆藏元青花瓷器首次集中展出。本次展出10件展品,其中9件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另一件为阜新市博物馆收藏,这些瓷器有传世文物,也有出土文物。其中阜新市博物馆收藏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即由当地出土,是研究元青花瓷器的珍贵资料。
作为本次展览的重量级文物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吸引了观众的驻足观看。据介绍,该文物罐体方唇直口,束颈丰肩,收腹平底,器表满绘寓意吉祥的青花图案。这件盖罐通高近50厘米,器形硕大,但完全没有变形。可以说,造型、胎釉、钴料、纹饰、工艺等无不体现出元代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极为难得。
本次展览在解读每件展品的基础上,对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绘画技法、青料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点予以总结,并通过“元代的出现”“近代的重识”“当代的热潮”“管理机构”“海宇广布”“远跨重洋”“世之名藏”等7个小版块讲述元代青花瓷器的前世今生,介绍了元代青花瓷器产生、烧造、销售、使用以及在后世出土、收藏等诸多内容。
林思雨表示,本次展出的展品数量不多,但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青花瓷器品质的历史面貌,让观众对元青花瓷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创造”有更深刻的体会。(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openEuler装机量超千万,开源生态成就全球影响力
- “2024北大报告”发布2024年度文化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 湖北荆州:产学研融合助力非遗漆器焕发新活力
- 走进民企丨快递行业飞速发展背后,快递小哥有何感受
- 局地烂场雨无碍粮市大局
- 承梦腾飞四十载 厦门机场成为厦门“国际气质名片”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乡村行·看振兴)“小积分”提升文明乡风 江西安远“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
- 沈阳市人才工作站建站正式启动 着力打造全国引才“朋友圈”
- 和评理 | 深化中阿友谊 促进和平发展
- 历史新高!2023年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8亿人次
- 暑期儿童运动门诊火爆
- 印尼举行大选前最后一场辩论
- 中国推迟对白兰地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
- 品读百岁戴泽如画人生
- 第二十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在王羲之故里开幕
- 保供灌面将达1154.8万亩 四川都江堰灌区春灌工作全面启幕
- 龙卷风袭击美国南部 已致26人死亡
- 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序对外开放
- 辅助生殖费用可报销 相关行业添信心
- 热门推荐
-
- 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 民众载歌载舞齐欢庆
- 浙江新乡贤深耕“国潮”数十载 拓宽致富新渠道
- 一位归侨退役女兵的感人故事
- 链上发力 船企扬帆
- 内蒙古鄂尔多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智能化煤矿建设
- 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聚焦变革中的新交通
- 阿联酋驻华大使:推动行动计划以重申对气候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承诺
- 秋水相连照月明!总台中秋国风音乐会浪漫开唱
- 不确定性影响石油市场预测
- 未来三天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多雾和霾天气 大雾橙色预警生效中
- 名创优品携中国诗词亮相巴黎 应援中国运动健儿
- 中华总工会: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47.55万元
- 杭州:钱塘江“开渔” 江鲜又上市
- 春意盎然,中国经济展示新活力(望海楼)
- 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举办 中新社、中新网再获五个奖项
- 跨越80年的友谊:战争记忆中的中英合作
- 广州海关关区企业前4月对澳门进出口总额超10亿元
- 二季度末中央汇金持有ETF规模约5700亿元
- 胡润研究院在穗发榜:中美猎豹企业合占全球总数逾七成
- 陪诊火了,新职业亟须更“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