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独山:曾为鲁迅“会诊”的中国放射医学泰斗
荣独山:不慕荣华 独辟医山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1929年11月30日,北平的一个寻常冬日,协和医学院毕业生联欢茶会在热闹进行,其间上演的英语话剧《哑妻》博得满堂彩,还上了报纸。这部话剧的男女主角正是学院的己巳级毕业生,一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万婴之母”、中国近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另一位是林巧稚的同班同学、我国放射医学领域的“一代宗师”荣独山。
1929年,28岁的荣独山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就职于协和医院放射科。在11月底那场“毕业演出”前后,他还参与了一场为协和工友夜校募捐的慈善演出,演的是莫里哀剧作《屈打成医》。民国名记瞿冰森观看后称赞这是自己近几年看过最好的一部舞台剧,连五年前泰戈尔来北京时徐志摩和林徽因特意为大诗人表演的英文话剧《花钏女》“恐怕都比不上”。
演话剧是荣独山学生时代的爱好。尽管他就读的“八年制”医科班级淘汰率奇高,学习压力巨大,但戏剧、桥牌、太极、网球、篮球等文体活动,他一个都没落下。
后来带博士研究生时,荣独山对弟子洪应中(上海中山医院原放射科主任)说,医生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科班出身”。
荣独山要求学生“看片辨病因”,这需要大量的学习和自我牺牲式的实践——在技术尚不完善的年代,他和学生们为触诊精确,不戴保护用的铅手套,结果由于长期暴露在辐射下,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甚至手部畸形的问题。
荣独山不仅是医界泰斗,也是见证时代变迁的传奇人物。抗战期间,他跟着协和恩师、爱国华侨林可胜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曾组织多支救护队赴延安,并把国外左翼人士捐赠的医疗用品运交给白求恩医院;1947年,正在美国进修的荣独山夫妇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1949年,“国防医学院”迁往台湾时,为已是院内专家的荣独山、林飞卿买好了机票,但夫妇俩坚定地选择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荣独山编写了我国第一本X线诊断学教材,指导研制我国第一台X线机,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矽肺X线诊断标准,其弟子有不少成为放射学界的权威专家。
荣独山为中国放射学“拓荒”的往事,一一呈现在《不慕荣华 独辟医山:荣独山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中。
这本文集是“百年上医·大师风采”系列丛书中最早与读者见面的一部。据该丛书的执行主编之一、复旦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周律介绍,为迎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上医”)2027年的百年校庆,校方从2020年开始策划出版这套丛书,以纪念上医的16位一级教授为中国医学界作出的贡献。“我们计划在每位教授‘逢十’诞辰的时候推出其纪念文集。2021年是荣独山教授诞辰120周年,所以荣教授的纪念文集是第一本出版的。”
创立于1927年的上医历经近百年风云,大师云集,周律对他们如数家珍:今年是上医创始人、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1882-1970)诞辰140周年,其纪念文集已于近日出版;明年是我国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徐丰彦(1903-1993)诞辰120周年,文集的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
这些老教授的弟子有不少已成为医学界的中流砥柱,在他们的叙述中,一个世纪以来前辈们“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医者仁心,钻研“至精至微之事”的职业精神,开拓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筚路蓝缕,得以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
【文摘】鲁迅去世48年后的一场X线胸片读片会
(摘编自不慕荣华 独辟医山:荣独山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中《荣独山教授等医学权威对鲁迅逝世病因的会诊》一文,作者乐融系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
1935年6月18日,鲁迅的“人生知己”瞿秋白英勇就义。当鲁迅获知这一噩耗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充满了悲愤。为纪念瞿秋白,仅仅1个月时间,鲁迅就编完了30万字的瞿秋白的译稿《海上述林》上卷。之后,他夜以继日地校对《海上述林》下卷,致病情大大加剧,一度不能记日记。
1936年3月,鲁迅发病,整日咳嗽、发低热,体重下降到37千克。
鲁迅的病情引起了冯雪峰等人的高度关注。史沫特莱陪着上海著名肺病专家、美国医生邓恩来诊断,由茅盾当翻译。邓恩医生用英语告诉史沫特莱和茅盾,鲁迅的病很严重,“恐怕过不了年!”
之后,在朋友们不断地催促下,鲁迅于6月15日去上海福民医院(今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松井医生为他拍摄了X线片。果然不出邓恩医生所料,X线片证实了鲁迅病情的严重性。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逝世。噩耗传来,人们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17日下午,鲁迅还在胡风的陪同下徒步走到窦乐安路(今多伦路)口附近燕山别墅的34号,为日本友人鹿地亘的翻译工作答疑解惑,兴致勃勃地交谈到下午5点左右才回家,经过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口的内山书店,见里面很多人在聊天,也不由得拐进去,加入他们的讨论。
从以上活动的史料记载中,鲁迅的身体似乎不像一个即将去世的人。因此,社会舆论纷纷猜测各种病因。
1984年,因为有人偶然问起鲁迅的死因,上海鲁迅纪念馆领导想起馆内还珍藏着1936年6月15日鲁迅在上海福民医院拍摄的X线玻璃胸片,决定对它做一个病理研究,好确定鲁迅的病情。
于是,上海鲁迅纪念馆联系了当时上海最权威的一批肺科、放射科专家来对鲁迅的X线玻璃胸片进行读片。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主意,过去大家尽管发表不同看法,但确实从来没有人对鲁迅的肺部胸片做过准确的读片,并给予澄清。现在有了彻底弄清楚的机缘。
经联系,有23名专家同意参加读片,为首的是上海首屈一指的放射学专家、上医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荣独山教授。
1984年2月22日下午2点,读片会在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今上海市肺科医院)举行,读片会上研读了鲁迅从1936年3月2日发病开始到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病史摘录,然后对鲁迅在1936年6月15日拍摄的胸片进行分析,“两肺上中部见许多纤维增殖性结核病变,左肺中部有大片干酪性病变。左上肺第二前肋间外带见可疑的薄壁空洞。两肺重度肺气肿,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肺大疱,以左下肺更为严重。两上胸均有胸膜增厚,以右侧较为明显。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
专家们经过讨论一致作出临床诊断意见:“①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肺气肿,肺大疱。②二肺上中部慢性肺结核病。③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根据逝世前26小时的病情记录,大家一致认为鲁迅先生死于上述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左侧自发性气胸。”
以荣独山为首的23名专家慎重地在意见书上签了名。
这些医生是当时在上海乃至在全国都负有盛名的专家,所以结论是十分权威的。
诊断结论打破了过去几十年来人们的误读,几十年来人们大都认为鲁迅死于肺结核病,现在始知并非如此。1984年2月23日《解放日报》以《鲁迅先生不是直接死于肺结核病》为题,在头版作了大篇幅专题报道。(完)(《中国新闻》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21名大学生“上钩” 反诈不能存有“高学历侥幸”
- 我在黄河边,守护你
- 湖南辰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破解大湘西承接产业转移能源瓶颈
- 强降雨致陕西多地交通受阻 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 缺牙修复防猫腻,这些功课你做好了吗?
- 天津警方通报“女生拒绝司机绕路在高速被赶下车”
- 松辽流域78条河流超警 辽宁吉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暑假,不妨吸引儿童重回社区
- 中国综合所得年入不足10万元者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 体验秘境壤塘千年非遗 2022“壤巴拉文旅”活动开幕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已知最小龙王鲸化石 距今约4100万年已灭绝
- 全球每10台盾构机7台来自中国!国产“地下航母”掘进世界前列
- 陈茂波:政府将开源节流冀三年内恢复财政平衡
- 欧洲之星列车恢复运行
- 这届春晚算是把谐音梗玩6了!你最喜欢的梗是哪个?
- 西九龙站海关查获进境旅客藏匿走私宝石案 共计250粒
- 七度携手进博会,光明乳业以创新书写中国乳品故事
- 上海电气贾廷纲:进博会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 山西晋城公安公布4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 马来西亚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5.6%
- 热门推荐
-
- “封口费”案调查继续,特朗普发文:“干预选举”
- 两部门: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 中交天和“蜀新号”“蜀光号”盾构机突破“掘进禁区”
- 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 美国六州选举官员接恐吓信 外媒:美国两极分化严重
-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成焦点
- 华大东盟女学员闽南过国际妇女节:悟文化学泡茶赏潮剧
- 2023年我国国际海运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
- 国家统计局: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有望得到进一步发挥
- “珠江委+流域片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年度例会举行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延安!
- 山海不为远,菌草同此心!“一带一路”上的心心相连
- 2024年珲春中俄跨境自驾游首发团启程
- 中国四部门出台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
- 多元化“冰雪+”模式助推文旅升温 “冷”资源“热”起来
- 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举行 力求拓展科技合作空间
- 中英合作20载提升高素质电力人才国际竞争力
- 普京指示: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
- 餐饮店下单“海鲜套餐” 假冒名表“闪电发货” 上海警方破获一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
- 两艘油轮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