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发现已知最小龙王鲸化石 距今约4100万年已灭绝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龙王鲸科(basilosaurid)一个新物种的化石残骸,这头鲸估计有2.5米长,被认为是已知最小的龙王鲸,并以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名字命名为Tutcetus rayanensis。龙王鲸科是全水生鲸的一个已灭绝科,其生存年代约4100万年前。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埃及曼苏拉大学Mohammed S. Antar和同事Hesham Sallam等及合作者一起,在埃及法尤姆洼地发现了可追溯至约4100万年前的Tutcetus rayanensis新物种化石的头骨、下颌、牙齿和脊柱碎片。他们推断这头鲸接近成年,但未完全成年,因为其头骨和脊柱内的骨骼已经融合,且恒牙已处于萌出后期,而它的恒臼齿比前臼齿、门齿和犬齿更早萌出。
此前研究认为,恒臼齿比恒前臼齿更早萌出更容易出现在生命周期较短的哺乳动物身上,这或许表明Tutcetus rayanensis的性成熟和死亡年龄比其他龙王鲸更早。论文作者根据这些化石残骸的大小估计,Tutcetus rayanensis大约有2.5米长,体重大概有187千克。由于之前鉴定过的龙王鲸身长范围在4-18米,使得Tutcetus rayanensis成为该科目前已知的最小个体。
论文作者推断,Tutcetus rayanensis相比其他龙王鲸更小的体型可能是一次变暖事件下的演化结果,也就是约4200万年前的路特期(Lutetian)极热事件。之前研究则指出,动物在较暖气候下会向着更小的体型演化。这些研究结果共同为龙王鲸的演化提供了进一步认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 中国工信部启动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 货运平台可助力灵活就业群体治理 缓冲化解社会风险
- 男子发布不当言论被拉萨公安批评教育
- 北京国际电影节110部进境影片全部通关
- (走进中国乡村)走进“中国温泉之乡”温汤镇:银发族乐享“硒”式养生
- 青年画家吴霜绘画作品展再现“又一年花开”绽放春意
- 长三角近三年最火热“五一”假期“吸睛”也“吸金”
- 第十四届央视财经香港论坛举行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 近百家企业参加江西米粉暨赣菜预制菜线上直播季活动
- 2024(甲辰)年海峡两岸共同拜谒炎帝陵仪式举行
- 想不被坑? 教你快速读懂保险合同
- “白露”今至云雨相伴 广东中秋或“云遮月”
- 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在湖北咸宁交流展示
- 加拿大出台移民新政 优先吸纳具特定职业经验的新移民
- 上海虹桥枢纽国庆预计到发旅客超673万人次
- 安徽首位女机长:是机长也是妈妈 热爱蓝天也热爱家庭
- 德国一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嫌疑人刺伤4名学生
- 琼州海峡北岸开启紧急疏运模式 保障应急物资运输
- 甘肃武都一片绿叶的千年之旅:茶叶渐成“茶业”
- 热门推荐
-
- 柬埔寨今年前五月地雷事故致30人伤亡
- (身边的变化)从市场之变,看中国之变
- 韩国在野党称即刻开始代总统韩德洙弹劾程序
- 打开“人机结合”的大门 中医正骨也讲“科技范儿”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我国加大多维度政策支持促外贸增长
- 韩日首脑重启“穿梭外交” 韩媒:难期待日本回应历史问题
- 40余位台湾青年贵州毕节话乡村振兴:当好“农业经纪人”
- 官方通报“退伍残疾军人买优惠票乘车遭拒”:涉事乘务员被辞退
- 漫步京城会馆戏园
- 印度发生踩踏事故 造成至少6人死亡
- 俄外长:俄准备好就欧洲安全问题进行谈判
- 浙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工
- “迎难而上冲在前” 这支初中生志愿者队伍全力协助安置工作
- “父与子”进《封神》 神话故事讲当下
- “十四五”以来宁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91亿元
- “吴会名胜”崇安寺焕新开街 突出人文传承与商旅融合
- 2024南海佛教圆桌会加德满都论坛举行
- 闽台陶瓷艺术精品展在福建泉州展出
- 一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收入呈协调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