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首播告捷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自古以来,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灾害作斗争。
在黄河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歌颂治河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挑战。近日,一部以黄河治理为主题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登陆湖南卫视、芒果TV,一经播出立刻收获了广泛的热议和极高的观众口碑。播出前三日,《天下长河》收视率六网省级卫视第1;在80、90后社会中坚人群中份额高达11.43%,引发社会广泛的讨论;高学历人群份额近9%,剧集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受到用户点赞与认可;在新媒体端斩获全网热搜77个,剧集立意与创作水准获得了上百家媒体的肯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从治河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胆识和气魄 塑造生动鲜活的治河群像
《天下长河》以清朝年间的一段黄河治理工程为线索,讲述靳辅、陈潢两位治河能臣经历数十载风雨,欲护黄河安澜、还百姓平安的故事。剧集开篇直入主题,以一场暴雨为开端,切入了本剧最主要的核心故事——黄河水患。一边是汹涌的黄河水卷起惊涛骇浪,一边是河工全力守护河道,他们被洪水冲刷、撞击,却始终坚守不退,极具对抗感的镜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观众看到了中华民族治河者的胆识和气魄。
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河堤,也冲击着河工们的心理防线,而靳辅的出场,犹如一根定海神针,他伫立在人群之中,便有着安定人心的作用。在慌乱与恐惧之时,他表现出了超凡的大局观和临危不乱的领导才能,安抚人心,指挥守堤,并在关键时刻以一己之力承担责任,选择炸堤泄洪,守住河道,一个坚韧执着、临危不乱的实干型治河能臣跃入观众眼前。
除此之外,陈潢以自身测黄河水流速的出场方式,“二十岁前走遍黄河故道,他日得志,早晚要收服黄河”的台词,也塑造出一个胸怀壮志、雄心勃勃的青年治河者形象。同时,剧集也通过黄河决堤后的百姓惨状,和康熙不拘一格招揽治河人才的行为,烘托出治河一事时不我待的强烈紧迫感,塑造了生动鲜活且丰富的治河群像。
在看片会上,各家媒体对剧集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日报》点赞称:“《天下长河》拍出了电影的质感、史诗的恢弘,几位实力派演员对人物刻画方面也很见功底。”《中国文化报》的记者表示:“以黄河治理为题材的电视剧《天下长河》令人耳目一新。让历史通过文艺的表现形式关照现实,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谓意义重大。”《新闻晨报》肯定道:“实力演员群像出彩,治水故事一波三折,无论是为民守堤的坚持与担当,还是治水工程的艰难与挑战,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传递出真实历史的厚重与深刻。”
以治河为题讲好黄河故事 传递久久为功的治河精神
自古以来,从大禹的“改堵为疏”到汉武帝的“瓠子堵口”,再到潘季驯提出的“以河治河,束水攻沙”,河道治理工程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但却鲜少有关注到这块的影视作品。该剧的总导演、编剧张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治河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他们为了治理黄河、守护百姓,不顾已身、鞠躬尽瘁,值得被大家铭记。
因此,《天下长河》虽然以百年前的时间为背景,却并不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而是选择了以“人民”为主角,以“治河”为主题,通过讲述以靳辅、陈潢为首的广大河工,栉风沐雨、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治河之路,讲好黄河故事,传递久久为功的治河精神。
黄河治理非一日之功,在剧中,靳辅与陈潢耗费十多年之久,才让黄河治理初具成效,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在剧外,新时代的黄河守护者们依然在默默奉献,守护黄河。为此,《天下长河》联动人民文娱发布“新时代黄河守护者”活动,通过数百年前靳辅、陈潢为治理黄河,饱经风霜、历尽艰险的故事,鼓舞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守护黄河贡献力量,活动话题收获了近千万阅读量,网友们纷纷表示:“向每一位默默坚守的黄河守护者致敬。”
从角色塑造到台词金句,从编剧功底到镜头语言,《天下长河》的历史内涵、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都是同类型作品中的佼佼者,作品中既有气壮山河的治河过程,也有波澜迭起的朝堂论辩,既有舍生忘死的治河先贤,又有坚韧执着的治河精神,拍出了拍出了一部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治河史诗,起到了鼓舞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墨西哥东南部发生4.0级地震
- 菲律宾正考虑临时性削减大米关税以降低米价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十大典型理赔案例
- 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公布 约束三高食品向儿童青少年营销
- 牢牢兜住基层“三保”底线
- 生命教育科学小说《我有一只霸王龙——少年急救官》在京首发
- 北京昌平发布一揽子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读懂《民法典》” 杨立新《民法典讲义》出版
- 新疆兵团“招商宣传推介员”亮相四川成都
- 加拿大11月份失业率继续攀升
- 缓解慢病医疗供需矛盾 壹健康向慢病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继续扎根
- 军训受伤千万别忍着 急救宝典来啦
- 国际识局:拜登退选至少有两个原因!谁将与哈里斯一争高下?
- 融合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 广西实施森林防火条例7年 查处森林火灾刑事案件2031起
- 龙年“说文解字”:龙有哪些吉祥寓意?
- 厚植生态优势 “美丽长春”画卷徐徐展开
- 六家大模型接入钉钉生态,共同探索AI应用创新
- 江苏盐城东台市发生3.0级地震
- 以军再发撤离令 加沙民众:被迫转移二十次 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人
- 热门推荐
-
- 长假35城楼市成交下滑约2成
- 专家学者聚洛阳 共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温州市合唱团20周年专场音乐会全国巡演在京收官
- 百事公司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龙凤呈祥!《2024年春节戏曲晚会》欢乐开播
- 国家发改委: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
- 中粮名庄荟多措并举,助力费尔德堡品牌长青
- “走进昆仑润滑花园工厂”活动在蓉举行 传播石油文化、展现最新技术成果
- 为什么血压老是测不准?成年人血压管理攻略来啦!
- 2023年电影市场满眼繁花 猫眼于“不响”处大有作为
- 最新动态:俄副外长说俄农产品出口仍受限 因乌弹药用量大北约称需提高产量
- 餐桌上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 南非洪灾遇难人数上升至14人
- 中国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信息 提醒考生警惕信息泄露
- 国际最新研究:游离糖摄入越多或致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 前5月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6亿元
- 全面消灭蚊子?防控并降低蚊虫密度是可行的
- 行走雄安:从街道看雄安城市生长
- 吃芋头可以消结节?专家: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