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疼痛叙事史:从势如破竹到气数耗尽、转换主题
青春疼痛叙事史
青春疼痛文学,曾经深植在许多80后、90后的记忆中,最近热播的影视剧《点燃我,温暖你》,又是对此类型的一种回溯。
大概在20年前,饶雪漫、郭敬明、辛夷坞等作家扯起了青春疼痛文学的大旗,打造出当时的“BE美学”。从2013年开始,一大批根据青春疼痛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诞生,小成本、高关注、有人气,令其势如破竹。但是,短短两三年的光景,这类作品就耗尽了生命力,被质疑狂飙狗血、无病呻吟,青春题材也逐渐往甜宠向、爽文风过渡。近几年,仍有几部青春疼痛文学风格的影视作品受到肯定,它们或能直击社会现实问题,或可回归平实青春故事。那些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毫无由来的破碎感、欲说还休的迷茫期,都在新的叙事中消散掉。
齐鲁晚报 记者 刘雨涵
甜到打滚
虐到肝疼
近期荧屏上最炙手可热的作品,是由陈飞宇、张婧仪主演的剧集《点燃我,温暖你》。该剧改编自晋江文学作者Twentine的小说《打火机与公主裙·荒草园》与《打火机与公主裙·长明灯》,讲述勇敢追爱的乖乖女朱韵与桀骜不驯的计算机天才李峋,两人从校园到社会,相互吸引、共同成长的故事。剧中,男主角李峋是一个智商超群、睥睨众人的计算机大神,他却有着不幸的原生家庭,创业时遭遇朋友背叛入狱,很像《微微一笑很倾城》中暗黑版的肖奈。这样一个问题少年,顶着金色头发的杀马特造型出场,背负着“美强惨”的人设,却让乖乖女朱韵爱到欲罢不能。目前的剧情进度还未过半,仍是充满粉红泡泡的校园爱情故事,但是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对“命韵峋环”CP,前期能够把观众甜到打滚,后期就能把人虐到肝疼。
从校园时期青涩纯洁的爱情,到遭受社会“毒打”的沉重阴郁现实,这是青春疼痛文学惯常的创作思路。开篇时两人在荒草原相隔篱藩说出的台词“背叛的人下地狱”“就当我是背叛好了”,还有能够引发疼痛回忆的物件——打火机和小猪挂坠U盘,这些也都是青春疼痛文学的典型风格。
目前正值都市言情剧的低潮期,《点燃我,温暖你》的表现能够一骑绝尘,也得益于导演的执导功力。该剧导演刘俊杰拍摄过《薰衣草》《MVP情人》《王子变青蛙》等,还有《何以笙箫默》——这也是一部青春疼痛文学风格的剧集。《何以笙箫默》根据顾漫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何以琛和赵默笙因一段年少恋情而牵绊一生的情缘。
前段时间,因为“王宝钏挖野菜”的梗爆红网络,“何以琛吃笋”也被网友挖出来。在剧中,赵默笙远走他国7年,而何以琛思念成疾,一直去吃自己不爱吃但赵默笙爱吃的笋,成为男性“恋爱脑”的典型。剧中,何以琛还对归国的赵默笙说出“你凭什么认为,我何以琛会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的台词,虐人又虐己。《何以笙箫默》在2015年播出,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那也差不多是青春疼痛文学影视作品最后的辉煌了。
以小博大
全面开花
在本世纪之初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聚焦校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事。书中的主人公不只是“emo”小情绪,还有人生经历被反复蹂躏甚至摧毁,逃课、失恋、打架、堕胎、自杀等等,臆造出让年轻读者肝肠寸断的意难平。这些情节对于课业繁重、内心敏感的青春期男女来说,巨大的“疼痛”刺激成为一种释放,迎合了他们的阅读审美。
作家饶雪漫在2004年发表了青春疼痛文学的开山之作《小妖的金色城堡》,故事改编自真实生活中一个因忧郁症自杀的少女七七的经历。同年,郭敬明出版《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举登上图书畅销榜榜首。其后,他又创作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系列等,有人说,中学生的眼泪铸成了郭敬明青春疼痛的商业帝国。从《夏至未至》写在腰封上的一段话,便能够窥见青春疼痛文学的写作风格——“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此外,还有辛夷坞的“暖伤青春”、玖月晞的“冷暴青春”,都在为青春疼痛文学添柴。
青春疼痛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应该是从2013年的《小时代》开始的。郭敬明将自己一手缔造的文学IP升级成了影视IP。《小时代》以2350万元的制作成本,收获了4.83亿元的票房。四部《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总票房,突破了14亿元。
同样在2013年,还有根据辛夷坞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该片斩获7.19亿元票房。2014年,郭帆执导的影片《同桌的你》同样以小博大,以千万级制作换得4.56亿元票房。根据九夜茴同名小说改编的剧版和影版《匆匆那年》2014年与观众见面,也都反响不错。
2015年,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由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左耳》上映,可谓青春疼痛文学的集大成者。片中的四位主人公,好女孩爱上坏男孩,坏女孩毁掉好男孩,还有“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的“饶氏金句”。《左耳》上映3天,票房就直逼2亿元,最终累计票房5亿元,还捧红了陈都灵、欧豪、马思纯、杨洋等一众新人演员。就在同一年,电视剧《何以笙箫默》收视登顶,成为年度“剧王”。青春疼痛文学作品在大银幕、小荧屏全面开花。
气数耗尽
转换主题
繁花似锦,开到荼靡,不过两三年的光景,青春疼痛文学作品的过气,比预想中来得更快。2016年,同样是根据辛夷坞小说改编的《致青春2》上映,出品方以4亿元票房保底对赌,但最终总票房仅拿到3.36亿元;《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上映时,票房仅有1.56亿元。2017年,改编自饶雪漫同名作品、由陈飞宇和欧阳娜娜主演的电影《秘果》上映,票房不到800万元,豆瓣评分仅4.8分,惨烈折戟;郭敬明的大IP之作《夏至未至》剧版播出,毫无水花。2018年,明晓溪的代表作《泡沫之夏》再度翻拍,没有了当年的声势;不过最凉的还是电视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这部作品卖出了11.8亿元的天价版权费,总投资据说高达1.2亿元,播出之后却变成小透明,还被痛批,兄妹变恋人,痴缠三角恋,集齐“车祸、失忆、癌症”的虐恋三件套,仿佛倒退回18年前的《蓝色生死恋》时期。
去年9月,饶雪漫的代表作《沙漏》传出影视立项的消息,这本书是很多人看过的第一本青春疼痛文学作品,但其改编消息也未能引起太多关注。今年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十年一品温如言》,豆瓣评分低至2.8分,被吐槽为“无病呻吟的样板间爱情”,空洞又无聊,剧情令人“智熄”。
青春疼痛文学作品气数耗尽,根结在于其羸弱的艺术生命力难以支撑自身继续前行。这类作品要么是狂飙狗血、脱离现实,网友总结为“堕胎、车祸、三角恋,失忆、误会、难相见”;要么是伤春悲秋、消极抑郁,处处是“45度角仰望天空”的明媚忧伤,充满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附会。青春期读者可能会欣赏这种华而不实、虚无缥缈的风格,可长大后再回看,只觉矫情到让人脚趾抠地。曾经热爱青春“BE美学”的年轻人,现在只想靠甜宠和爽文来得到慰藉了。而且这种充斥着虚假感的表演性疼痛,也被观众反思质疑像是“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青春剧里,除了学习,什么都有。而我们的青春,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还有观众在《左耳》的评论中向苏有朋喊话:“导演你能做完一套‘五三’(一种教辅的简称)冷静冷静再拍电影吗?”
不过,近些年来也有被叫好的青春疼痛文学作品,只不过是转换了表达主题。比如2016年上映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从女性友谊的角度来展现青春之痛;《狗十三》从原生家庭出发,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过春天》以两个少女的冒险故事,讲述残酷青春物语;《悲伤逆流成河》与《少年的你》,痛诉校园暴力现象;还有根据八月长安作品改编的“振华三部曲”《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它们有着青春期的些许伤感和迷茫,但是都在平实的叙事中,平衡了同学情谊、学习拼搏、家庭关系等。这样的青春故事,也有遗憾、有疼痛、有残酷,但是不狗血、不造作、不空洞,值得被继续书写下去。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新陕北民歌创作演出基地在京揭牌
- 苏东坡文化旅游节于浙江杭州启幕 主题游线及菜肴同步亮相
- 浙江经济观察:“外贸大市”宁波何以再出发?
- 2024湖湘文化盛典在京隆重举行
- 月饼市场“简约风”不能成为“一阵风”
- 江西广昌“童伴妈妈”用母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 山西晋城:夫妻报案24年终与亲生女儿团圆
- 马东铁项目四电系统工程开工 项目施工进入最后阶段
- 美前州长批美政府对移民危机治理失能:城市中心正陷入瘫痪
- 北京市属公园推出14项元宵喜乐汇活动
- 北京举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 (新春走基层)海口美兰机场持续客流高峰 预计初七迎返程顶峰
- 中新健康 | 国家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启动
-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多位专家共商江西湿地保护
- 官方连发两文力促汽车和电子产品消费
- 中新健康丨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国家医保局回应
- 哄抬连花清瘟、抗原检测试剂价格? 广州4家药品经营者被立案查处
- 外媒:以军证实哈马斯“三号人物”在加沙空袭中丧生
- 江淮美食嘉年华启幕 安徽文旅惠民带热消费
- 2023中国经济年报|2023年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 热门推荐
-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阿根廷 与多国领导人会面
- 国铁集团:4月4日旅客列车开行不受影响
- 【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③】博物馆里过大年 “文化年货”充盈新春佳节
- 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重庆启幕210余场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 哈尔滨机场迎冰雪旅游客流高峰
- 江西首条省市县共建特许经营高速公路会昌联络线开工
- 福建武警新兵训练火热开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12省份局地有大到暴雨
- 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 2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3% 仍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 新国剧《西游记》换个视角看经典
- 加拿大富商米勒系列性犯罪案第二名嫌犯被捕
- 回暖、活跃、回升、增强……企业信心足 中国经济“加速跑”
- 甘肃:“拾梦非遗”践行传承之光
- 广西凭祥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6年保持中国沿边口岸首位
- 坚守殷墟考古一线 何毓灵建议搭数字化平台让全球甲骨“回归”
- 湖南平均雨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位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累计减免税款11.71亿元
- 专精特新看中国|重庆涪陵“小巨人”企业凭借产业革新补材料产业短板展现“硬实力”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被浙江农村惊艳到了”——热点话题何以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