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著《社戏》发表百年 故事原址“活化”水乡风情
鲁迅外婆家一影 项菁 摄
中新网绍兴11月6日电(记者 项菁)一百年前,“文学巨匠”鲁迅短篇小说《社戏》,描写了故乡——浙江绍兴“水乡社戏”独特风情。这是鲁迅所有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童趣记忆。
一百年后,故事原址——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皇甫庄村,再现并“活化”鲁迅儿时划乌篷船、看社戏的场景。
11月6日,在皇甫庄村河面上,一艘艘色彩斑斓的“乌”篷船,在一群青年的摇曳下自由划行,游客围观称奇。
乌篷船是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是《社戏》中多次提及的元素。和传统乌篷船不同,这些船的外立面既画了蓝色的波涛、灵动的荷花,也有越剧《梁祝》造型、鲁迅人像等鲜活图案。这些均由中国11所高校师生创作。
“‘活化’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的力量。”参与彩绘乌篷船的“00后”郭翔受访时说,很多年轻人不了解乌篷船,但加上了色彩和图案,乌黑的船舶有了新生机,或许就能圈粉“Z世代”。
郭翔是一名艺术类大学生,她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手中的画笔,让传统文化融入“青春圈”,赋予其新活力。
上述创意来源于当地正在开展的2022年第一届水乡社戏活动。彩绘乌篷船、社戏节目选拔、专业剧团展演、非遗市集……《社戏》所著的鲁迅童年轶事,纷纷“活化”为传统和现代交融的特色活动。
“有传统底蕴,也有年轻、时尚元素。”孙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谢炜受访时谈及,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展现乡村振兴的新风貌,也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寻觅久违的“故乡”,感受温馨的“童年”。
“大文豪”的童年有何趣事?鲁迅儿时也划乌篷船吗?鲁迅爱看的社戏变样了吗?
根据《社戏》所著,鲁迅看社戏的年龄在“十一二岁”,那时,他最盼望的就是从平桥村(鲁迅外婆家,今安桥头村),划乌篷船到赵庄(鲁迅舅舅家,今皇甫庄村)看戏。
一百年过去,民众看戏不需要“挤在船头”,而是线上线下触手可及。如今,水乡社戏还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绍兴特色民俗活动,今天依然丰富着民众精神生活。
绍剧《包公打銮驾》、越剧《红楼梦》、舞蹈《欢天喜地》、歌曲《水乡吟》……连日来,安桥头村大戏台下方座无虚席,不仅传统好戏连台,更有“Z世代”年轻人加入歌舞表演,艺术表现形式多元。
一旁的村道上,设置了27个摊位,黄酒奶茶、乌干菜、千层底布鞋等本地特色集聚,民众逛市集、品美食、赏艺术。与此呼应的,还有村主干道两侧抢眼的书店、黄酒馆、咖啡馆。
这家书店取名“北新书站”,入口处写着鲁迅的经典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进门左手边偌大的书柜上,陈列的全是鲁迅文学作品和与鲁迅相关的书籍。
书店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个书柜是最火的,来这里的游客不仅想找寻鲁迅童年的影子,也想沉浸式了解先生的思想。
当经典文学“邂逅”现实生活,乡村悄然发生“化学反应”。
“要让文学、艺术融入生活,成为城市乡村活力的一部分。”在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周令飞看来,对于传统文化,要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仅要保留传统的底蕴,也要在当下的时代留下我们脚印和色彩。”
周令飞受访时举例称,鲁迅笔下的《社戏》《故乡》都是有童趣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把这样的经典作品“活化”到原址里,让乡村变得有趣,就能将欢乐带给村民和游客,让小孩、大人都能感受到乡村的趣味和美好。(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酪氨酸酶抑制剂或能用于安全美白
- 2024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在蓉启幕
- 国内首座综合开发型客整所完成桩基承台施工
- 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190万人次
- 一家医院接连抢救7例心梗
- 湖南怀化东盟班列发运突破1000列 让中部地区通达东盟市场
- 《种子奇遇记》科普广播剧在沈阳开机 传递“种子”精神
- 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 天津东疆海关查获一批侵权切换开关
- 粗心旅客遗失2万多元 列车长捡到“秒”归还
- 海南自贸港已推出14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 湖南郴州集中全市力量对口帮扶资兴灾后恢复重建
- 南非经济中心水危机加重
- 机器人“进宝”亮相、供餐负荷风险预警 AI助力第六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
- 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在郑州举行
- 频频引起热议的“超级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 工信部: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 【中国那些事儿】海外分析人士:三中全会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信号
- 新发现5种鸟类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92种
-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在南京银杏湖举办霹雳舞文化活动
- 热门推荐
-
- 广东高质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
- 花大价钱“抢苗”没必要
-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约翰娜·希尔:中国的参与对应对全球新挑战至关重要 | 世界观
- 复旦大学推动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打造三级圈层
- 上半年广东消委会受理消费投诉逾36万件
- 《喀什古丽》:一趟跨文化的电影之旅
- HICOOL 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首次设立国际创新展区
- 培育新质生产力 青年挺立时代潮头
- 外籍乘客在京“拍卡”乘地铁,拍哪些卡?怎么拍?官方回应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叙利亚边境城市发生汽车炸弹袭击 致至少7死30伤
- 引导商业向善 第六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举行
- 东西问丨艾伦·鲁茨:《庐山组曲》何以见证半个世纪的中美友谊?
- (聚焦中非合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中非南南合作造福儿童
- 中国湖北与拉美企业“资源匹配” 拓合作新机
- 深化一体化发展 沪苏浙皖签约十个合作项目
- 乡约福建:畲乡玉米丰收好时节
- “京产剧”佳作频出 讴歌新时代新气象
- 瑞典专家: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全球发展注入动力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这样使用保鲜膜,对健健康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