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李六乙的舞台叙事长诗
丛晓眉
近日,终于在首都剧场看到了曹禺编剧、李六乙执导的话剧《北京人》。此前,这部戏被好友们不断提起,赞誉有加,早已成我耳中的传奇。
此番演出,继2006年的首演与2012年的复演之后,暌违十载,由北京人艺新一代演员担纲主演,重现于首都剧场的舞台。全剧历时三个半小时,以精致的、极具隐喻象征的舞美,孤寂苍凉清冷悠长的音乐/音效,舒缓有致的节奏,细腻地呈现了衰败的时代里,一个没落家族凋敝的精神图景。它宛如一首冷峻的心理叙事长诗,丝丝入扣地将渐次登场的曾家三代人各自的内心世界铺展开来,并在彼此的情感与命运、利害与得失的诸多纠葛中,层层撕开语言的伪饰,现出人性的不同底色。观者跟随剧中人物的挣扎浮沉,经历了一场对深渊的凝视、对光的呼求。
作为“造梦高手”的李六乙,舞美、灯光、音乐/音效编织精妙。从大幕拉开的那一刻起,那鬼才般的舞台呈现力就俘获了观者的目光。倾斜的舞台上,梁柱褪色的破败房屋与灰漆剥蚀的颓墙亭廊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院落后方,一棵凋零的枯树旁,歪斜着一把残破的古椅,冷寂的灯光下,素白的院落萧索岑寂,放眼望去,一个满目疮痍、摇摇欲坠的旧世界,跃然台上。与此同时,院外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鸽哨声间或混合着郁塞的轮轴声,由远而近,这独属于北平的声音,犹如叩门的风,陡然撞开记忆,将人带进那看似已是昨日的年代,以及那一群“久羁在暗屋里的病人”的生活中。
就在这阴暗沉闷、形若牢笼的旧时代氛围中,大奶奶曾思懿带着睥睨傲慢粉墨登场,一场旷日纷杂的心理缠斗与人性争战的大戏,就此展开。对于曹禺先生这部重在呈现“人物生活状态”的戏剧力作,导演李六乙敏锐地把握住它的核心:它内在的戏剧张力,并非来自人物之间日常具体事件引发的表面冲突,而是将呈现的重点,放在这种冲突背后人物彼此心理的冲撞与各自内心的行进轨迹,从而将命运的草蛇灰线,伏脉于舞台时间的流逝中。为此,他采用了极为缓慢的叙事节奏,并大胆地将那些角色心理冲突的时刻,停顿凝固成灵魂的“严重的时刻”——或辅以恰切的音乐,或采用无声的静默,再佐以精妙的灯光,把角色内心的波澜起伏,定格成不同面相的人性切片,掀开了人性幽深复杂的面目。在诗意流转中,意味深长,直抵人心。与此相应的,还有演员的行走、奔跑、抚琴、端坐、相谈、凝望,在导演的精心调度下,皆浑然一体地化为这首叙事长诗的忧郁调性,令台下的观者与舞台上的人物在共同经历了人性沉沦的漫长压抑后,油然转向对生与死的叩问:是在无尽无觉的等待中苟活,还是挣脱黑暗拥抱新生?剧末,当饱受欺凌、始而寄望于情感信仰而隐忍求活、终于信仰幻灭却灵魂醒来站立求生的愫方,与瑞贞手挽手走下台口、走向观众时,她们神情笃定,沐光而行,把身后那些仍困在精神的泥淖里扶危柱而喘息的他人,留在了摇摇欲坠的黑暗中。那一刻,潸然泪目,劈面而来的分明是主创者们温暖的怀抱,精神的相拥。
这一版《北京人》,令人惊喜的还有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没有小角色,只有好演员”,于他们而言,实至名归。每个人物都仿佛自带角色的气场,甫一出场,就已进入各自的精神空间,宿命般地走向命运。卢芳的表演已臻于化境,举手投足皆与角色水乳交融,仿佛愫方这个角色,是专为她而生;苗驰的曾文清,清俊儒雅、仁柔寡断、萎靡不振,早已在沉滞懒散中丧失了魂魄,虽生犹死,毁灭只是迟早;雷佳的江泰,暴烈浮躁不乏直率公道,虽不甘于困顿的人生,却又在自怨自艾中放纵自我、无力自救,成为时代的弃婴,与袁任敢中秋夜谈的那场戏,雷佳的表演收放自如,一气呵成且层次清晰,着实令人激赏;原雨的曾思懿,精于算计、褊狭诡诈、尖酸刻薄中透着怨毒,密集的台词中尤显节奏感的出挑;还有邹健的曾皓、李京旭的曾庭、杨懿的瑞贞等,无不各有其彩,有这些好演员在,这个舞台就值得期待。
如果说,剧作家的非凡在于以深刻的洞察“将一个时代最本质、最疼痛的问题,化作象征性形象之间直接的精神冲突,抛却末节而切中要害地,袭击并拥抱读者、观众的心”,那么,导演的杰出则在于将这一切以独特的舞台美学淋漓呈现的同时,还敏锐地为剧作注入当下的因子,丰富并深化剧作的生命价值,使之在不断的新生中永续。而这一超越性的精神探索与努力,尖锐而诗意地弥漫于《北京人》的舞台时空里,激活心灵的触角,使我们得以触摸历史与时间的褶皱里隐藏的暗影,在心灵的自由中,迎向光之所在。
斗转星移,曹禺先生写出这部剧作已然八十余载。“整天是愁死,愁生,愁自己的事业没有发展,愁精神上没有出路,愁活着没有饭吃,愁死了没有棺材睡。整天地希望,希望,而永远没有希望”(曹禺语),在轮回中复写着人性与命运的哀歌,是这出戏带给我的思想冲击,让我意识到,唯有怀抱一颗自由而舒展的灵魂,走向心之所往的新生,我们才能在死去的时候,归还最好的灵魂。
观演前,些许忐忑。因有好友曾对我说:看李六乙的戏,绝非轻松惬意。他是那种能生生刺痛你,让你无法不审视内心的深渊、也不得不直面你与周遭世界精神冲撞的导演。对于这位擅长调动所有舞台语汇呈现剧作精髓的导演的作品,步入剧场前,最好能静下心来。观演时,不要错过舞台上的任何细节——小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道具,细至舞台深处传来的若隐若现的音响,甚或剧中人物看似随意的行走、站位等。如是,便能经历一场心灵与审美的风暴,而这风暴的记忆会持续席卷在你此后的岁月里,随生命阅历的增加,凝成一把辨识良莠戏剧的标尺。
走出剧场,在2022年深秋午夜的静寂中,只想对这位朋友说:“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北京日报》2022年11月04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小荔枝撬动百亿大产业
- 为家乡文旅产业代言 “全国各地来上分”刷屏网络
- 中新健康|专家:噪声损伤致年轻人群听力下降 耳机使用应遵循“60/60原则”
- 香港青年参访浙江湖州 于古今之间看见“美丽中国”
- 中老铁路:凝聚发展共识 开辟两国合作新纪元
- 全职妈妈复出找不到工作 借酒浇愁患上酒精使用障碍
- 探访湖北襄阳工业遗址:新业态“重塑”老厂房
- 沈阳一小区疑似液化石油气罐发生爆炸后起火 明火已被扑灭
- 中国经济三季报出炉 官方称实现全年目标“很有信心”
- “糖丸爷爷”归浙江宁波故土 “一生一事”造福千万幼儿
- 肩周炎 网球肘 项背痛?小针刀了解下
- 岁末年初高发!这些“花招”违法了!
- “8.23”山西大巴事故处置纪实:“橙色力量”的112分钟极速救援
- 中国官方:妥善应对水电出力不足,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得到有力保障
- 美式经济胁迫贻害全球
- 亚行批准向哈萨克斯坦提供2.91亿美元贷款
- 青海省电商总部揭牌:擦亮“青货出青”窗口 搭建全链条汇聚平台
- 首届中国智能穿戴产业百人论坛在深圳举行
- 《我们这十年·未来已来》热播 聚焦新时代科研工作者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亳州:“五朵云”守护城市安全
- 热门推荐
-
- 美军高官:机密文件泄露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正与盟友评估损失
- 骑行共享单车伤人平台尽责无需赔偿
- 云南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
- 黄金木乃伊首次亮相北京
- 暑假生活,就是要让孩子过一段不同于学校生活的日子
- 2023年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得分“优秀”
- 穆迪调降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中国财政部回应:我们感到失望
- 中国15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
- 体育搭平台、赛事作牵引 天津文体商旅融合促发展
- 15分钟内发生三起爆炸!美国警方悬赏捉拿袭击者
- 男子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场内投掷物品 被终身禁入
- 摩洛哥深夜突发6.8级地震:建筑物遭损坏,暂无人员伤亡
- (走进中国乡村)这里有群守望长城的“农民摄影师”
- 青春赋能 千年灵丘迎新变
- 非法上传5000余部电子书牟利 陕西一男子获刑
- 山东政协委员建言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 微短剧刷屏、马面裙爆火 专家称受文化创新性影响至深
-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偏高 江南华南森林火险等级高
- 外媒:美国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被捕
- 青海班玛:棕熊闯入牧民家 警民合力驱赶回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