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出众!《隐入尘烟》出圈:感悟乡土的力量
《隐入尘烟》出圈了。近日,一部聚焦西北农村故事的文艺片票房一路上涨,从首日34.9万元跃居到日前的9000多万元,且口碑出众,在全网引发广泛讨论,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隐入尘烟》何以逆袭?一方面在于作品本身过硬的艺术品质,更重要的是它切中了以农耕文明为基底的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结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代社会,《隐入尘烟》的出圈和走红,对于社会各界关注三农问题,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曾经,大荧幕上鲜少见到专门聚焦农民的作品,农民和土地多是作为一种背景板出现。而《隐入尘烟》却以平实而又不乏诗意的镜头,细腻呈现了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与土地为伴的生活点滴。借助光影的力量,我们得以同主人公马有铁、曹贵英一道拉车、耕地、播种、孵小鸡、盖房子、收小麦……在春去秋来、一砖一瓦、一饭一蔬中品味农事劳动的艰辛与美好。
《隐入尘烟》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拍出了农事劳动的苦与美,也拍出了农人夫妇的善与爱,拍出了农村社会复杂的世情百态,既感染了观众,也治愈了观众,更启迪了观众。有人说《隐入尘烟》和我们印象中脱贫后的农村有很大差别。细心的观众,通过马有铁夫妇结婚证上的日期,会发现电影拍摄的是2011年的中国农村。这部分光影只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前大历史下的一个微观文本,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农耕文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一些困境。虽然是十多年前的故事,但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仍有不少启发。
要关注乡土社会不同人群,特别是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我们常说,要关心关爱农民,但往往容易把农民整体化、抽象化、概念化。我国地域广博,不同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地区、甚至同一个村庄,农民之间生活水平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农民实现了小康梦,但仍有一部分人群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尤其是农村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士。虽然对于这部分群体,有政策兜底保障,但是生活之于他们依旧不易。《隐入尘烟》对马有铁夫妇的深度聚焦,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知到农村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关爱农民,首先要“看见”农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农民,不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个体。对于那些农村特殊群体,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关爱。
要与农民共情,真正尊重农民意愿。应该说,我们做农业农村工作,初心都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好心办了糟心事、好事没办好的现象。为什么?有不少就是因为工作的视角偏高、线条过粗、方式生硬,没有从农民现实处境出发,忽视了农民的真实诉求,缺了与农民的共情心、同理心。比如电影中,给农民在城里建了楼房,但马有铁夫妇却并不愿意去,还发出了“人住在这里了,驴子、猪、鸡搁哪里住”的担忧。如果不是在电影中跟着他们一起“生活”过,我们很难理解这份担忧。为此,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尤其是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决策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视角或者认知出发,只有设身处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盼农民之所盼,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农民心坎里,才能真正对农民有利。
要从农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马有铁夫妇是广大农民群体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但他们身上那种扎根土地的顽强韧劲和质朴无华的精神品格,却是中国农民的普遍写照。他们用亲手浇灌的土坯砖和朋友家借来的芨芨草在废弃的土地上盖起了象征新生活的房子,他们用纸箱子电灯泡孵化小鸡,靠一头驴一辆木头车收获庄稼……不依附、不等靠,纵使卑微如泥土,却依然努力在贫瘠的生活中用力获取每一丝雨露,向阳生长,在卑微中展现出不屈的人格与力量。这是电影最冲击人心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要汲取和凝聚的精神力量。
《隐入尘烟》并没有“隐入尘烟”,现实中的“马有铁”“曹贵英”,他们的故事也不会“隐入尘烟”。这片土地上所有努力生活的人们,他们的付出也必不会“隐入尘烟”。这或许是这部片子出圈给我们的最大余韵。
孟德才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论坛”:规模规格创西藏外事活动历史新高
- 广东启动水利防汛IV级应急响应
-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力量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 长三角将建立健全区域内统一的评标专家库管理机制
- 有关柠檬水的10个问答
- 台湾遗赠税收刷新纪录 媒体:财富世代转移潮来临
- 北美票房:《海洋奇缘2》首映破亿登榜首
- 以色列称派出高级谈判代表赴卡塔尔进行加沙停火谈判
- 桂林铁路枢纽变迁:山水秀甲天下 宾客乘“龙”入画
- 美得州中学生游行抗议枪支暴力:我们每天都活在死亡恐惧中
- 台湾乡亲“登陆”参访江西:文化拨动乡愁 共觅发展机遇
- 北京房山区:81户窦店镇苏村村民住进安置房
- 新疆铁路:受地震影响封闭铁路线路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已开通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 三环路推进专用道连续性
- (乡村行·看振兴)闽南乡村变“乐龄家园”:“免费午餐”十年不停膳
- 全国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班湖南汨罗开班
-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工信部回应
- 巴西:“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征文比赛收官
- 中原文明一脉相承,河南考古这些新发现再证明
- 既是大市场也是新赛道 外资眼中的中国新机遇
- 热门推荐
-
- 遇见福建:客家人的多彩端午民俗
- 一键换脸真假难辨 技术边界亟待规范
-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 南方地区将有阴雨天气 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
- 总台报道员探访福岛核电站厂区 近距离观察机组状况
- 蓝媒热评丨简约亚运 简而不“减”
- 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失联潜水器被曝未得到专业认证
- 中俄东北亚考古学术沙龙在北京举办
-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在悉尼举办人民币论坛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细说何为中加关系的“天命”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药材铺就“金色大道” 拓宽民众增收“钱”景
- 多组亮眼数据彰显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高质量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美国得州一座大桥遭驳船撞击后局部坍塌 船上石油发生泄漏
- (乡村行·看振兴)甜瓜飘香 山西方山特色产业趟出致富路
-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年轻人居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 想要减肥更轻松?不妨试试多吃点肉
- (乡村行·看振兴)擦亮“绿色名片” 江西彭泽解锁江水蟹产业“致富密码”
- 晋陕豫交汇处新增通用机场 可实现“空中游黄河”
-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 四川大学招生办:网传川大招生宣传片系网民擅自制作发布 已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