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红楼梦》推出最新版 林黛玉史湘云联句悬案有新解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第七十六回里,史湘云与林黛玉在中秋月圆夜凹晶馆联诗。联到高潮处,史湘云说了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联的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呢?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出版的《红楼梦》2022年修订新版,对这一争执多年的疑点给出了答案。
校注本
出版40年
累计发行近1000万套
1982年3月,署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正式由人文社出版,并成为向全国发行的《红楼梦》通行读本,又简称为“新校本”“红研所校注本”。
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于1996年和2008年两次推出全面修订版。每次修订,都改正了上一版的疏漏讹误,更重要的是不断吸收红学研究的新成果,使之日臻完善。例如,2008年修订版将作者署名由延续了数十年的“曹雪芹、高鹗著”,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这一改动,就是总结、吸纳红学成果的典型体现,也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关注。
从1982年至今,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各种版本形态(包括近几年推出的“精装珍藏版”“大字本”“有声版”等)累计发行近1000万套,成为当前在读者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红楼梦》读本。
新修订
改错订讹
修改一百六十余条
2022年初版40周年之际,原校注组专家和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相关学者,以及人文社编辑部,一起对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推出了修订新版(即第四版),希望以更完善的面貌向读者大众传播《红楼梦》文化。
考虑到原校注组的主要成员多已故去,为了尊重他们的劳绩并保持校注本的稳定性,此次修订对校注凡例原则不作改动,校注亦只作局部修订。主要是遵从底本,改错订讹。此次修订,计正文及标点一百五十余条,校记三十余条,注释二百余条——其中增加条目四十余条,修改条目一百六十余条。
发布会上,原校注组成员、知名红学家吕启祥介绍,新修订的《红楼梦》首先要尽力尊重底本,恢复原来文字。如不用“欠情”,恢复“见情”;不用“服侍”仍用“伏待”;不用“慢说”,仍用“漫说”;不用“摆酒”,仍用“排酒”等等。虽只一字之差,或颠倒过来,语言习惯和语感是不同的,都是白话文,“五四”时期和现代就有差别,何况更早的曹雪芹时代的古代白话。尽量保持当时白话的特色,是校勘时应遵守的原则。
校改难
恢复“冷月葬花魂”
与《葬花吟》呼应又有古籍旁证
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在史湘云与林黛玉中秋月圆夜凹晶馆联诗这一剧情片段,联到高潮处,史湘云说了句“寒塘渡鹤影”;荧幕上台词显示,林黛玉联的是“冷月葬花魂”。据了解,这一部分台词参考了人文社在1982年出版的《红楼梦》小说(初版)第七十六回里的“冷月葬花魂”。
然而,在人文社推出的第二、第三版修订版《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改成了“冷月葬诗魂”。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第三版这一部分内容注释是这样解释的:清冷的月光埋葬了诗人的精魂。或谓此句借用李贺“秋坟鬼唱鲍家诗”意境,“冷月葬诗魂”,也可能从元·乔梦符《红绣鞋·书所见》“凉风醒醉眼,明月破诗魂”点化而来。注释还称,俄藏、甲辰、程甲本作“冷月葬诗魂”。梦稿、蒙府、戚序本均作“冷月葬花魂”。
“现在又恢复‘冷月葬花魂’(四版第1070页),因为既与《葬花吟》呼应,又与上句‘寒塘渡鹤影’对仗工稳,加之还有古籍旁证,即明代叶绍袁幼女叶小鸾鬼魂受戒答禅师问中有‘戏捐粉盒葬花魂’之句,见叶绍袁《午梦堂集续窈闻记》。故而,仍校为‘冷月葬花魂’。”吕启祥如此解释了改回最初版本的原因。
《红楼梦》版本很复杂,其校改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这些年外界质疑的红学研究修订为何不依底本?吕启祥认为,这类责难是有道理的,读者的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底本的文字并不都很好,为了择优,我们违背了体例。”
对此吕启祥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林黛玉的眉眼,庚辰本里说,“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在她看来,这样的语境措辞是不太好的,初版时改为“两弯似蹙非蹙冐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一下子就把林黛玉多愁善感的神情、多泪的特征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出来,如此修改后的语境效果是很好的。
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拉萨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研讨会召开
- 春运首日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8935.2万人次
- 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 北京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增长12.7倍
-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 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
- 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 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单日发班航次创历史新高
- 驻日使馆提醒在日同胞防范地震海啸灾害 做好应急避难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向菲副外长表明中方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
- (申城风景线)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花经济”拉动乡村振兴
- 贵州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两岸主塔封顶
- 浙江宁海湾候鸟蹁跹 现“万鸟齐飞”奇观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附近发生4.8级左右地震
- 川藏公路绘就多元文化艺术
- 天津开放首批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 推动“数字高速”建设
- 助力女性发展 新疆妇联发布2024年17项重点工作
- 遍知新教育范博:人工智能开启教育新篇章
- 海南首部宋庆龄题材琼剧开排
- 天津市市长张工:大力度探索与国际科技服务企业合作
- 热门推荐
-
- 新疆慈善总会发布倡议书 向京津冀伸援手献爱心
- 从3D建模到包装全自制 四川一高校师生接力做月饼
- 超1800只债基净值创新高,债市走强能否持续?
- 安徽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 28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6400亿元
-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体系日益完善 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亿人次
- “90后”浙江小伙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奔赴一场生命之约
- 警惕儿童智能手表成人化
- 外资商超看好中国市场(消费视窗·中国实体商业新观察)
- 创历史同期新高!1—7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9.1万亿元
- 共享按摩椅为何讨人嫌?
- 中国驻南非使馆临时代办出席南非智库“一带一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 儿童流感疫苗“一喷搞定”
- 跨越马祖澳 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加速
- 中国27省区市35个地方戏曲剧种南宁上演“好戏连台”
- 广州海关出台16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 (新春走基层)上海迎来首批“点对点”包机务工劳动者 将引进更多外省市劳动者
- “危害国家安全”?以色列允许政府临时关停外国电视频道
- 陕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山西大剧院发布2024年演出剧目 海内外经典名剧相继登陆太原
- 警惕!长期早醒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