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么读经典?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经典就是人人都觉得应该读但都没读过的书。”这虽是调侃之语,但也道出部分事实:经典虽好,读经典却是有门槛的。比如像《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像《老子》这样玄而又玄的哲学著作,对于非专业人士真的犹如一座大山,难以逾越。于是,邀请有能力的专家学者,面对大众读者,对经典进行阐释、再重述的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华书局是国内公认的古籍学术出版重镇,在经典传承、传播方便贡献甚丰。近些年来,中华书局在依然重视学术出版的同时,还结合自身优势,加大了大众出版的步伐,开始进行学术资源的转化工作。
8月15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通识”在上海举行新书发布会,并举办了线上线下结合、主题为“经典成为通识”的研讨会。“中华经典通识”是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一套当代名家解读传统经典的“大家小书”,由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担任主编。丛书作者涵盖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各高校在本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本丛书为开放式,首批推出五本作品——《〈资治通鉴〉通识》《〈老子〉通识》《〈庄子〉通识》《〈西游记〉通识》《〈红楼梦〉通识》,本年内有望再出版两至三本著作。
把读者当成对话者 权衡普及性与学术性
《资治通鉴》的体量太大,一般读者通常没法直接读完。怎么通过一本篇幅只有10万字的通识书,把《资治通鉴》的精华传递出去,是《〈资治通鉴〉通识》的作者、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重点思考的问题。他在研讨会上介绍了站在读者立场来构思《〈资治通鉴〉通识》一书的立场。他说,他在收到写作邀约时,就考虑如何在一本10万字的书里呈现出思想性、学术性的同时兼顾通俗易懂,并站在读者立场想象读者对图书的期待是什么。他指出,目前全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受重视,这套书将给通识教育提供很好的参考文本。
各种《老子》概论性质的书,《老子》的译注、选本太多了。如何为《老子》撰写一部与众不同的通识书?复旦大学教授、《〈老子〉通识》作者郭永秉经过一系列思考后,决定以出土早期写本为底本来写作,追求新知与旧识的平衡。不是简单做调和,而是有一个认识上的螺旋式提升,把他认为的关于老子、《老子》书和老子思想真正的“通识”和盘托出,提供给愿意读《老子》的年轻人。比如,书中着力对老子的时代及与著名人物(孔子、彭祖)的关联,思想的渊源,撰作的立场,《老子》一书的性质和编纂特质进行了讨论,这方面的工作自然离不开分析传统的文献,但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出土早期写本以及相关信息带来的新知。对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核心用语以及一些关键章节的读解分析(例如无为而无不为、常、上善若水、宠辱若惊),也都是通过古写本新知和历史上的各种老子注释研究,主要以语文学(philology)的方法来写的。
郭永秉提到,要让我们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对经典真正地亲近起来,并愿意领略一番,“一方面要用略为轻松的笔调去写,不能过于沉重滞涩,但又不能放弃学术的严谨性和前沿性,不走上偏途。我这本小书一开始就设想好:决不取一些即查即得的常识,然后随便写点东西去取悦甚至谄媚读者。在这方面,牛津通识应该是我们的追赶对象。在普及与学术中间的权衡撕扯,把读者当成对话者甚至是对手看待的,写作态度应是严肃认真的。”
为了让读者领略经典,郭永秉在书里使用了大量《老子》文本彩色图片,以此感知《老子》文本历代递嬗过程。希望让读者回归到历史的场景中去触摸这本古老的经典。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竺洪波是《〈西游记〉通识》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承担《〈红楼梦〉通识》的写作工作。他们也分别分享了经典普及的重要性。
经典就是“界标”从知识上升到智慧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既是“中华经典通识”的主编,也是其中一册《<庄子>通识》的作者。他认为,经典在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比如老一辈历史学者就认为“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史学经典,治史者必读,就算是专门研究明清史的学者也要读,因为只有读通了这四部书,读起后来的史书才会“势如破竹”。这就是经典的定位性作用,经典就是“界标”。
担任“中华经典通识”的主编,陈引驰提出的要求是,作者首先要提供的就是关于这部经典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知识,然后再上升到所谓“智慧”的问题。“怎么写智慧,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我写的这本《〈庄子〉通识》谈到智慧,就不单单着眼于《庄子》本身,而是从老庄的对比、儒道的对比,甚至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比中来谈《庄子》一书所体现的‘智慧’。”其次,陈引驰还提到,这套“通识”的写作还有一个要求是言必有据,“我以前在讲座中说《庄子》并不就是庄子写的,很多读者表示了惊讶。这个问题我在《〈庄子〉通识》中也谈到了,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庄子》这本书的形成过程谈起,其实今天通行本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个选本,各篇来源不同。只有这样讲下来,《庄子》和庄子的关系才能说清。”
身为“中华经典通识”的策划者,出版人贾雪飞在介绍这套书出版初衷时说,如何以新思路、新视野、新学术高度解读中华经典并传递给大众,凝聚中华文化向心力,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我们多年致力搭建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之间桥梁的成功经验,经过为期两年的市场调研和各领域目标读者的走访,我们确定做一套中华传统典籍的通识必读书,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当代青少年搭建认知传统文化的知识框架。”
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在线上致辞中提到,2022年是中华书局成立110周年,他们陆续举办了一系列的庆典活动。中华书局创立之初,创办者陆费逵先生说,要以教育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作为出版人,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出版社的功能是什么?出版作为一种行业,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目的是解决传播的问题。中华书局这些年,除了做古籍出版为学术服务之外,一直在考虑如何为社会大众服务,怎样将学术成果变为公共知识,把学术的成果用通俗的方式表述出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了解。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策划的这一套书,就是一个成果。”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周刊丨伸向中东地区的美国“黑手”
- 迄今最重超大质量黑洞对发现
- 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儿子被拐案一审开庭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侵犯
- 国产大飞机即将执飞上海-广州航线
- 中行报告:下半年中国消费料温和修复 居民消费信心或提升
- 文旅消费活力十足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德国5月出口额环比下降0.1%
- 天眼查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打造商业信息查询领域技术新标杆
- 行业首份!伊利供应链报告亮相链博会,推动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
- “新三样”从这里“出海”发运全球 太仓港成江苏新能源汽车出口大港
- 治疗用药赛道“国产选手”提速
- 宁夏一“外卖小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小患者
- (聚焦博鳌)报告称:亚洲新能源发电将迎来快速发展
- 君乐宝携手8位院士、学者 成立营养专家委员会并召开首次研讨会
- 岭南正书香 “文化粮仓”丰盈百姓生活
- 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严防风险隐患 高质量做好春运保障
- 所乘车辆突遇爆炸!俄作家受伤 司机不幸身亡
- 人民文旅智库在京成立:掌舵者的情报顾问
- 热门推荐
-
- 湖南浏阳产业强市激活经济发展
- 远离不节能反夺命的“厨房神器”
- (投资中国)外国商协会代表:安徽成吸引外资的热土
- 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首个车站主体结构封底
- 上班族请注意,代表委员们@你了
- 打造高品质旅游观光研学专列 中国铁路助推旅游业复苏
- 请假照顾重病父亲遭辞退 法院:用人单位违法
- 巴以冲突已致超2800人身亡 联合国:加沙33万人无家可归
- 热潮迭起,中国舞剧或需回应“冷思考”
- 北京发布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名单
- 黑龙江省旅发大会“好萌油” 吉祥物萌萌和油油亮相揽客
- 服贸会吹数字人民币热风:应用创新“多点开花”
- 操场变泳池 教娃防溺水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售价43.9万元起,全新极氪009全球上市
- “最美乡村”行:婺源觅“乡愁”
- 假期将至,“阳康”也不能“放飞”
- 天津警方通报“金龙街一女子被打”: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查
- 湖北五峰:“古老茶乡”展新貌
- 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合作建设协议在天津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