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7月19日,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在泉州鲤城区揭牌成立。 李梦娴 摄
中新网泉州7月19日电 (孙虹 谭磊)由华侨大学和泉州市鲤城区政府共建、“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19日揭牌成立,校地双方并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今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四十周年,也是古城泉州申遗一周年。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表示,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团队在助力泉州申遗的过程中贡献了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校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为申遗后的古城保护与利用提供华大智慧。
据悉,该基地将发挥华侨大学在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的专业优势,以泉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展示及古城空间环境改造提升为目的,通过遗产保护利用专题研究、空间环境提升整治设计工作营等多种形式,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遗产保护利用,共同推动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助力泉州打造“世遗保护典范之城”。
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核心区,鲤城区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鲤城区区长王克思希望,基地能够聚焦古城文化的“根”与“魂”,聚焦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研习传承等工作,帮助挖掘更多潜在的历史与地方价值,致力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的魅力古城。
当天还举行华侨大学守望乡筑古建保护服务团授旗仪式。据了解,该团队由“侨心相连”双城申遗志愿服务团在助力泉州申遗成功后转换而成,未来将持续深入泉州古城开展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匠师谱系的调查研究,并对古建筑遗产进行技术监测、传统设计的全方位保护行动。(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 深圳航空公司深圳-济州航线复航
- 哈尔滨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启用
- 海峡两岸美食展三明沙县开幕 台湾小吃展位人气旺
-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应注意哪些事项?
- 戴德梁行料大湾区楼市2024年逐步回暖
- 国产汽车海外“圈粉” 中欧班列中通道2024年通行突破1000列
- 渣打银行预计美国和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增加
- 特大暴雨!青海西宁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有序推进秋收作业
- 北京市郊铁路:1月10日起 怀柔-密云线列车开行时点调整
-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 互换特产盲盒收到惊喜还是遭遇欺骗?律师提醒这风险
- 吉林文旅产业发展势头火 政协委员献策再上新台阶
-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600千米
- 山东小城如何靠“智慧”征服全球厨房?
- “中国梦·劳动美”诗诵烛光音乐会在京举行 颂扬劳动诗人作品
- 聚焦金融开放与合作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沪开幕
- 山西万荣后土祠:大地情深 根脉传承
- 欧洲在巴以问题上与美分歧渐显
- 热门推荐
-
- 云南文山至蒙自铁路开工建设
- “介四嘛呀?介四相声社啊”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空运进出境包裹快速增长
- 2024年首趟“丝路号”西安至漠河旅游专列开行
- “万里茶道”茶香溢 搭建友谊合作桥
- 日本茨城南部发生5.3级地震 东京有强烈震感
- 一场别样的文学之旅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迎读者“回家”
- 全国文博单位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将开展7300余项活动
- 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一季度中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5.94%
- 广东银行业资产总额近40万亿元
- 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举办
- 梁汝波:2024年字节要“逃逸平庸的重力”
- 有想法有特色有文化:“花式”文旅活动热辣来袭点燃今夏
- 将文物定格 与历史对话
- 韩媒:韩国执政党临时领导人韩东勋请辞
- 第八届中加国际电影节将于今夏登场
- 拜登发声明:正为遭受可怕地震影响的日本人民祈祷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华语环球节目中心重点节目片单发布
- 海内外学者黄庭坚故里“寻香”:以香为媒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