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房子归谁?遇到“抢娃”怎么办?司法解释作出规定
工人日报记者 卢越
房产给另一方“加名”,离婚时房子归谁?遇到“离婚讨债”该如何规制?离婚后“抢娃”“藏娃”怎么办?
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释共23条,重点解决夫妻间给予房产、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以及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审判实践疑难问题。
据了解,近3年来,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每年大约200万件,其中,离婚纠纷案件每年大约150万件,占所有家事案件的近80%。离婚纠纷中,财产分割成为焦点。涉案标的额增大、财产类型多样化,婚姻家庭与财产领域问题交织,疑难复杂案件增多,法律适用标准亟待统一。
实践中,男女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给予另一方,或者为另一方“加名”的情况比较普遍。那么,离婚时房子归谁?
对此,司法解释规定,离婚诉讼中,双方对房屋归属或者分割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且给予方无重大过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判决该房屋归给予方所有,并结合给予目的,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在最高法当天发布的一起案例中,男方婚后将婚前房产给女方“加名”,离婚时,房屋市值为600万元,女方要求男方支付房屋折价款250万元。法院综合考虑共同生活情况、双方对家庭的贡献、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判决房屋归男方所有,并酌定补偿女方120万元,既保护了给予方的财产权益,也肯定了接受方对家庭付出的价值。
子女结婚时,父母为“小两口”出资购房的现象较为普遍。然而,当子女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父母出资购房的归属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对此,司法解释作出明确规定:夫妻购置房屋由一方父母全额出资,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法院可判决该房屋归出资人子女一方所有,并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如果是一方父母部分出资,或者双方父母出资,法院可以出资来源及比例为基础,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判决房屋归一方所有,并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合理补偿。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表示,在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夫妻间给予房产等具体案件法律适用中,充分考虑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婚姻家庭现实状况以及相关出资和给予行为的目的性特征,不作“一刀切”规定,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在审理案件中,我们发现,夫妻关系破裂后,有时会出现‘抢娃’大战。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往往更多关注自己的情感发泄和经济利益得失,而忽略了‘角落里’的孩子。”最高法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王丹说,法律对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应当作出否定性评价。
王丹介绍,基于此,司法解释用3个条文对该行为予以规制:一是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或人格权侵害禁令,及时快速制止不法行为;二是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请求,在监护权纠纷中暂时确定未成年子女抚养事宜;三是在离婚纠纷中确定未成年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时,将该行为作为不利因素,优先考虑由另一方直接抚养。
有些夫妻以一方名义对外负债,为了逃避债务,便采取离婚的方式转移财产,给债权人带来了很大困扰。为了有效规制这种行为,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司法解释明确,如果双方通过离婚恶意逃债,债权人可以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相关财产处分条款。
民法典规定,禁止重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司法解释予以细化:一是明确重婚绝对无效的立场,规定即使诉讼时合法婚姻当事人已经离婚或者配偶已经死亡的,重婚的婚姻亦不能自以上情形发生时转为有效。二是明确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目的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无效,夫妻另一方诉请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家和万事兴。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每个人的期盼。“人民法院将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裁判,引导家庭成员敬老爱幼、互相帮助,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宜芳说。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梦中的那片海》热播 以平凡人生致敬理想
- 故意制造交通事故190余起、非法获利上百万元 “碰瓷王”被刑拘!
- 古都大同借“木兰IP”提档文创产业 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 调查:韩国总统尹锡悦施政好评率创近19个月新低
- 颐和园宝云阁铜窗芯“回家”
- 城市“伤疤”变成生态公园 废弃矿坑实现华丽转身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探寻广西南宁“超级大家庭”的幸福“密码”
- 法国摄影师吉米镜头里的中国:热情友好 多元自信
- 36.02万亿元,创新高!外贸实现稳定增长 “韧性”“活力”成关键词
-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回升 南方明起雨水再增多
-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 看野生杓兰“全家福”
- 中国多地举办活动纪念朱践耳:交响曲的“桥梁”连接起中西音乐文化
- 知识产权赋能民营企业发展
- 中国部署2025年能源工作:全面增强供应保障能力
- 京雄快线项目联合检修库封顶
-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 《汽车之夜超级盛典》即将开播 汽车之家再造新潮IP
- (第六届进博会)闭幕观察:凝聚发展,进博会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 探访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深潜地下的交通“长龙”
- 百万株鲜花将绽放杭州高架 民众上下班走“花路”
- 热门推荐
-
- 亲情如翼心系千里 影片《千里送鹤》官宣定档
- 各地区就业市场“热气腾腾” 多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冲刺“开门红”
- 通讯: 建筑工地上的“95后”师父和“00后”徒弟这么过“五一”
- 不用公筷公勺后果惊人:菜品菌落总数可能多250倍
- 再见,张国荣:如果去见你,我一定是带着花跑过去
- 多国吁黎以边境停火21天 “黎以双方将很快做出决定”
- AI外呼系统成骚扰电话帮凶,应如何治理?
- 北京东城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
- 浙江县域观察:举办高中生“毕业派对”寓意何在?
- 杭州助失散家庭跨越2000公里团聚
- 中新健康丨专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映射身体部位不适
- “数”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货运量持续攀升 外贸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 浙江杭州共有1714名百岁老人 最长寿者109岁
- 加拿大政府宣布禁止在政府部门的移动设备上使用TikTok
- 美副国务卿:美国不打算停止供乌克兰武器
- 日本自民党内部支持谁当总裁?民调显示石破茂居首位
- 国家林草局:继续打击穿山甲片等濒危物种制品走私
- 呼北高速山西吉河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已造成13人死亡
- 从加征40%额外关税到有条件豁免,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政策为何大转弯
- 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425.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