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师生缘,团结情——看青藏高原学校如何培土育苗?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如果来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中小学校,你会被这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深深吸引。在校园行走,每一位经过的同学都送来大声的问好,语气稚嫩,却掩不住孩子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头。这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土地上,高原“小苗”正在茁壮成长。
日前,记者随“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团赴西藏、甘肃、四川等地深入采访,见证高原学校里的民族团结故事。
不仅是学生,更是朋友和家人
在四川甘孜雅江县呷拉镇片区学校,午休时间,副校长刘艺正在食堂忙碌维持秩序。校长毛成军介绍,这里的所有老师乃至管理层人员都有“值周”任务,从早到晚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和孩子们吃同样的餐食,每天的食物也会做好留样,确保学生们的饮食健康。
在青藏高原上,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高原农牧区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分散办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孩子上下学也十分不便。对此,这些学校提供了住宿服务,离家较远的学生,可以选择读书期间全程住校,生活起居都有专门的老师照顾。同时,国家对高原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施包吃、包住、包学费“三包”政策,被褥、校服、教材、文具等全部由国家免费提供,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优良环境。
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那曲市班戈县中石化小学,采访当天,孩子们的晚餐是牦牛肉煮面片。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介绍,他们的早餐是糌粑、酥油茶、奶渣和清茶等有藏式传统特色的食物。除此以外,每周一、三、五会加餐一顿,每周二、四、六则是发放牛奶和面包。
“若周末选择留校的话,每周六晚在学校的爱心广场上,会由宿管老师带着音响和孩子们一起跳藏族特色的锅庄舞,”雅江县呷拉镇片区学校的毛校长提及。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牧区,家长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学校的老师就成了他们的半个家长。“在学习上我们严格要求,在生活上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
东西部协作生根民族团结花
生活上的舒心,给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学不久,初一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自律意识就令刚来甘肃甘南碌曲县藏族中学的刘芳老师印象颇深。“孩子们上课回答问题都是集体回答,声音也特别洪亮,很有学习热情。”
党和国家持续多年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天津市红桥区对口帮扶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以来,两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碌曲县藏族中学设立了两个“红桥班”,来自天津市铃铛阁外国语中学的刘芳就是红桥班的历史老师。
在雅江县呷拉镇片区学校,美术老师吴蓬勃刚来不久,他来自浙江杭州景华小学。他说,来这边最大的感受就是“各民族是一家”。在美术教室,他准备了一沓白色的纸帽子分给孩子们创作,让他们戴上自己的作品,“我想告诉他们,美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吴蓬勃说,开学那天,他见到了学校老师为孩子们办理各种事宜的忙碌身影。“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和这里老师的接触,也让我的教育理念有很多改观。”他解释说,这里的老师和学生相处时间更长,孩子们呈现出的阳光、健康的状态正和这里的老师平等关爱每个学生的做法密切相关。
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音乐老师王绍俊来自河南。他说,在课堂上,他教学生音乐;课堂外,学生教他藏族歌舞。
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还与河北石家庄多所中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来自札达县和石家庄的孩子们,通过线上视频开班会,就能了解彼此,不少学生还结成了笔友,心靠得更紧、情变得更浓。东西部协作与民族团结之花自线上线下多面生根发芽。
系统的语言学习拓宽成才路
行走于校园,随处可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文标识。
走进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2班的教室,墙上贴着的课程表显示,六年级的学生每周要上37节课以及2节兴趣小组活动。其中,语文、藏语文、数学做为主课,都各有7节。
让藏族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是西藏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西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邢俊利介绍,现在在农牧区学校,藏族教师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教学,能够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西藏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西藏地方开发的课程中,相当一部分课程涉及到西藏民俗、饮食等文化内容。”
许多学校也会为对藏语感兴趣的汉族学生开设藏语课,以便他们更好地与藏族同胞交流。“实际上,现在西藏的藏语文教育从学前教育到博士阶段,体系完整成熟。可以说,现在西藏掌握藏语文的人数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介绍。
各地的藏语发音存在差异,系统的藏语学习能让学生在不同场合更准确地使用藏语;而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则是帮助藏族年轻人走入更广阔的世界,提升他们同各民族同胞交流沟通、学习互助的能力。
碌曲县藏族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马学平是回族,自2002年任教至今。他分享,刚工作时老师和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沟通,“学生们不敢说、说出来听不懂的情况都存在”。但到今天,这样的沟通变得完全没有问题。“他们喜欢和语文老师交流,喜欢语文课里的古诗词。”
2024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迎来新高考改革后的“首考”,与2023年相比,碌曲县藏族中学本科上线人数增加39人,上线率提高17.8%。
马学平说,以前学生多选择一些民族类院校就读,选择面窄,竞争压力大。现在,民族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院校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更大了。
结合各民族文化,多品类课程培养人才
进入高原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随处可见。
碌曲县藏族中学的体育老师任忠林介绍,学校每周末都会举办足球赛,比赛很受欢迎。每年六月份的校运会,还会融入大象拔河、举沙袋比赛等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除了课间操和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则更为丰富。以碌曲县藏族中学为例,为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在每天下午一小时的大课间,学校开设藏戏、唐卡、藏汉书法、创客、各种球类等24个兴趣小组。学生在学期伊始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加入。
初二(1)班的女生帕姆周措也喜欢足球,她还加入了语文阅读和藏语作文等兴趣课。她分享道:“学校的环境特别好,老师们上课也很生动,我还挺喜欢上学的,每天从早学到晚!”
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书法教室的墙上,一行藏文十分显眼,藏文书法老师多吉次仁解释,写的是“写好字,做好人”。他说,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有些还成为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并获得不同等级的书法比赛奖项。
碌曲县藏族中学的“90后”物理教师兼创客社团发起人贡布脑日分享,参加社团后,孩子们信息科学素养有所提高,还能通过出去比赛开阔眼界。
“去省里比赛的时候,学生们富有想象力和民族地区特色的作品也同时传播了民族文化。”他说,借助今年中国科协举办高校科学营的机会,学生组队去四川大学研学,回来后感触都特别深,许多孩子说“想考上四川大学一样好的学校”。
青藏高原的教育,正帮助偏远农牧区的孩子们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视野;同时也帮助高原培育了大量人才,支持着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现代化发展。很多走出去的藏族孩子在学成之后也会选择回来建设家乡,有的学生会再回到曾经的学校担任教师。“从教22年,看到自己曾经教的学生再次回来和自己成为同事,感觉这里的教学事业确实是有意义的,”马学平感慨不已。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
被问到对未来的想法,帕姆周措说,自己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医生。高一学生卓玛草则说:“想去深圳,觉得那边的景观好看,晚上夜景好看。”
“想上川大”、“想去深圳”、“想当医生”……通过学习,高原少年将有更多彩的人生选择。(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超3.35万个
- 世卫组织重新命名猴痘病毒分支:罗马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组成
- 公共服务一体化特写:一个山区县的“求学路”
- “健康食饮品”不可盲目买买买
- 海南发暴雨四级预警 海口交警:干道拥堵,非必要不出门
- 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 首趟新疆香梨冷链专列运抵湖南怀化 “疆品出疆”打通铁路新通道
- 高温炙烤 印度3月以来疑似中暑病例超4万例
- 宁夏中宁:“苦”药材种出“甜”滋味
- 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5年 农村公路“新三通”基本实现
- 广州开展多种形式植树造林活动 为大地添新绿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普洱!
- 青海形成红色旅游资源体系
- 天津提速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17%
- 新春消费观察:“县城品牌”打主场,城乡消费“强对流”
- 山西一煤矿发生顶板事故致4人被困 3人已获救
- 涉嫌偏轻的处罚能否遏制“黑医美”
- 泌尿系统结石痛起来要命!日常护理注意这些问题
- 天津市“体重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 助力健康天津建设
- 《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促进全球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 热门推荐
-
- 外媒: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 充电4小时花费15元 共享充电宝告别“1元时代”
- 泷田洋二郎 :“电影是我们共通的语言”
- 安徽淮海实业发展集团原董事长童伯根一审获刑11年零6个月
- “渝穗图定班列”首发 助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 黑龙江饶河:2.2万余人次抗汛 保护农田31.4万亩
- 观首演首展、品京味儿年俗 北京推出4300余场活动迎新春
- 古北水镇6月1日恢复开放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 大部分文物系首次展出
- 普京是否出席普里戈任的葬礼?克宫回应:不去
- 防疲劳机制“上线” 骑手收入与工作强度如何平衡?
- 韩媒:文在寅夫妇因前女婿受调查 共同民主党:“明显的政治报复!”
- “90后”移民管理警察携妻戍边戈壁,获“北疆楷模”称号
- 山东烟台:在春天里赶赴一场百“椿”宴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敦促G7停止煽动对抗、挑弄是非
- 广州推进城中村电费加价整治 已督促完成整改18.4万栋
- 水利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有大暴雨,部分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 山林篝火并不浪漫 户外游该补补防火课
- 商务部回应美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 广西兴安县举行纪念湘江战役90周年清明祭英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