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仍年年“遇冷”?
多地气温创新低,户外劳动者亟待加强劳动保护,然而,一些地方低温津贴落实仍不到位
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仍年年“遇冷”?
阅读提示
低温津贴落实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法律规范层面缺少明确的低温津贴规定。关于低温保护的规则主要存在于地方性法规以及文件中,且为数不多。这也导致企业对于低温津贴的关注度较低,支付意识不强。
“只听说过高温津贴,还有低温津贴吗?”被问到有无低温津贴时,北京环卫工李明很惊讶。她问了工友们,都表示不清楚这项津贴。
入冬以来,大风降温接踵而至,这给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劳动津贴。2021年1月,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发文,指导企业对严寒天气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不过,低温津贴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近20名环卫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更没有拿到过低温津贴。
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仍年年“遇冷”?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采访。
“听过,但从未收到过低温津贴”
“我现在干活,戴一双棉手套再加一双皮手套。一天下来,棉手套湿了干,干了又湿,但如果只戴皮手套,不保暖,手很容易冻僵。”李明说,工作10多年来,她每年冬天都会用烂两双手套、穿坏两双鞋子,“冬天比夏天难受多了,夏天偶尔还能找个树荫避暑,冬天,只要在室外,到哪儿都是冷风飕飕。”
“大风还不算什么,下雪后化雪那几天才是最冷的,有时小腿以下都冻僵了。”快递员吕蒙是受访者中少有的听说过低温津贴的人,“听过,但从未收到过低温津贴。”
与此同时,记者还采访了吉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户外劳动者,仅少数受访者表示“收到了低温津贴”,其余受访者均表示“不了解”。他们所在的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
根据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便属于低温作业。不过,对于低温津贴如何发放,国家层面暂无明确标准,散见于各地的规定中。
例如,吉林省规定,每年1月、2月、12月,向连续作业4小时及以上的低温户外劳动者发放每月200元的低温津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规定,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室外作业的劳动者发放每月最低200元的低温津贴;上海市环卫行业经过集体协商,建立了低温津贴制度,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给一线环卫工发放低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
内蒙古自治区则规定,对于在零下25摄氏度及以下高寒天气室外连续作业4小时及以上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应发高寒岗位津贴,每月230元。“只有在零下25摄氏度的环境下,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才可以领取低温津贴。”不少劳动者认为这一要求过于苛刻。
国家法律规范层面缺少明确规定
“低温津贴落实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法律规范层面缺少明确的低温津贴规定。关于低温保护的规则,主要存在于地方性法规以及文件中,且为数不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指出,2004年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只规定了计算最低工资时要扣除低温津贴,但并未明确用人单位支付低温津贴的义务。
沈建峰说:“总的来看,低温津贴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在已有的规定中,法律效力位阶低,难以设置法律责任,这也导致企业对于低温津贴的关注度较低,支付意识不强。”
“用人单位在低温津贴发放上的违规成本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其违规行为。”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栋表示,目前,劳动监察部门对低温津贴的监管力度较弱、处罚力度不足,大部分地方对于不按规定发放低温津贴的单位,处理方式仅为“责令整改”,用人单位仅面临较轻的行政处罚或警告,甚至部分地方处罚标准并不明确。
当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被问及是否申请过低温津贴时,他们有些疑惑:“找谁要补贴?要了,会给吗?”
回顾近年来经手的劳动纠纷案件,杨栋表示,劳动者大多不会就没有低温津贴单独维权,而是在打劳动维权官司时才提及这一问题。“许多劳动者并不清楚低温津贴的标准,以及自己是否有权获得。再者,低温津贴的标准大多为每月200元左右,三个月合计约600元,考虑到对工作的影响,劳动者会选择舍弃低温津贴而保工作。”杨栋说。
“单位每年都会发棉服、手套,这算低温津贴吗?”在山西省从事电工工作的宰红斌问道。
沈建峰表示,津贴和物资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发放御寒物资是用人单位应当尽到的义务,让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更加安全、舒适,但在改善劳动条件的同时,也要给劳动者必要的补偿,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多管齐下,保障户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采访中,多名户外劳动者对低温津贴知之甚少,甚至未曾听说过。但记者同时了解到,部分单位通过提高收入来保障劳动者在低温环境下作业享有的权益。
内蒙古森林预警建设技术员郭向民告诉记者,由于冬季工作条件艰苦,单位在找日结工时,开出的工资是夏季的1.5倍~2倍,最高能达到一天1000元,以此来补贴工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上塔作业。
吉林外卖配送员王文思表示,由于平台提供天气补助,天气越恶劣,他的收入就越高。从11月份起,他每单都有0.5元至0.8元的补助,如果遇上雪天,每单还会有1元天气补助,每个月能拿到上千元补助。
不过,在不少地方,低温津贴仍是“纸面福利”。对此,沈建峰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低温津贴的发放条件和标准,倒逼用人单位转变观念。同时,可以通过集体协商,建立低温天气下的津贴制度。
“现在,不少工会驿站通过完善设备设施、配备物品,不断优化功能,温暖劳动者,这些做法值得大力推广。”沈建峰说。
杨栋表示,如果劳动者认为低温津贴未得到落实,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改正,也可以寻求工会帮助。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市民热线进行投诉,监督低温津贴政策的执行。“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保障户外劳动者的权益,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来源: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持续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守护生态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就美涉疆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
- 360余吨走私冻品及假冒伪劣商品在天津集中销毁 货值超千万
- 笼罩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本轮沙尘暴影响4亿余人
- 售罄、火爆、开门红……“假日经济”再掀消费热潮
-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敦促民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 阿富汗一军用直升机紧急迫降致1死12伤
- 专家: 二手烟成为少年儿童健康一大隐患
- 夏季艾灸正当时 祛湿抗病补阳气
- 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揭牌
- 中缅边境云南沧源:木鼓奏响发展新乐章
- 太原检方出台“十项举措”护航民营经济: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
- 克宫消息人士:巴沙尔·阿萨德已抵达莫斯科
- 北美票房:《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首映夺魁
- 贵州水城百幅农民画展出 勾勒多彩民族生活
- 海峡两岸湖南研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 合作共创未来
- 青海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守护特殊困境儿童成长
- 多家银行跟进 存款利率下调影响几何
- 北京鼓励市民践行减排 超725万名市民建立个人碳账本
- 新疆昌吉通报“6·17”山洪泥石流灾害:4人失联
- 热门推荐
-
- 国际专家聚焦良渚:考古学中的世界文明有何异同?
- 中欧班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又现“血腥周末”! 2024年以来全美枪支暴力死亡过万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生枪击事件 一名警察身亡
- 日本一便利店现“蟑螂饭团”遭投诉 供应商股价大跌
- 科摩罗爆发骚乱 致1死6伤
- 专家呼吁构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各地楼市新政陆续出台,影响几何?专家解读
- 东西问丨程春华:从吉姆·克劳到傅满洲——如何看待美国种族歧视文化符号?
- 张燕生: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
- 新能源环卫装备、低碳管家数智平台等亮相“碳博会”
- 多方推动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 仍面临不确定性
- 从三个维度看上海如何助力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
- 南昌手语角风雨二十载 促进聋健交流初心不改
- 故宫文创融合馆开馆 打造无障碍文化体验空间
- 调查报告:医学等专业读研比例持续较高
- 网约公交车,你坐过吗?
- 涓水湖南湘潭县河口镇华中村堤段发生险情
- 沿着大运河看江苏——工业篇
- 广西龙州县“5·31”房屋倒塌事故因违法拆除承重墙所致 相关责任人及单位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