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梧桐:追“氢”逐绿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镇,以“接地气、烟火气、有朝气”的融媒体表达,讲述小镇的人与事,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镇实践路径与经验,展现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
在山西省孝义市,有一座名叫梧桐的小镇。两千多年前,魏国大将吴起屯兵于此,得名“吴屯”,后因此地遍植梧桐树更名“梧桐”,沿用至今。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从氢能制造到绿色能源场景应用,梧桐镇引来的“氢凤凰”,让小镇“氢”装上“镇”,绿意盎然。
一见“氢”心的小镇
“从园区项目开始建设,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人员一起,见证了这个绿色能源基地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每天,梧桐镇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总工程师解栋,都会在园区内进行技术巡查。
解栋是山西长治人,4年前,他来到梧桐镇工作,成为一名“新梧桐人”。
“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家煤化工企业。当时同学、同事多会选择去薪酬和环境更好的南方企业工作。”解栋回忆说。
2021年,当他决定离开鄂尔多斯到梧桐镇工作时,家人们并不支持,但解栋决心已定,“我认为在山西搞氢能非常有意义,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与这个时代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素有“煤海”之称。在孝义市煤炭储量就超过了90亿吨,是全国重要的焦炭生产供应基地,而梧桐镇是孝义市的经济重镇,辖区内有七大煤焦集团。在煤炭炼焦产生的焦炉尾气中,氢气占比高达60%,焦炉尾气制氢成本低、应用场景广阔。
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让环境“包袱”变发展财富,打造氢能产业链成为孝义市发展的“新航标”。在小镇氢能产业园里,焦炉尾气被输送到制氢车间,经过净化,将煤气中的甲烷、一氧化碳生产为高纯度的氢气,产出的氢能被源源不断送往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让小镇的生活一见“氢”心。
目前,梧桐镇登记人口6万多人,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人,占小镇总人口的一半。绿色动能澎湃的“梧桐”引来了大批像解栋这样的逐梦人。
“清晨是水彩,傍晚是油彩,小镇的生活在画中展开……”闲来无事时,解栋哼唱着梧桐镇的“镇歌”——《家有梧桐凤凰来》,扫上一辆氢能共享单车,骑行在梧桐树荫遮蔽下的街道,身旁绿色车身的氢能公交车往来穿梭,呈现出镇上独特的风景。
《家有梧桐凤凰来》是梧桐人对美好小镇人居环境的抒怀之歌。从2010年开始,梧桐镇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146栋楼的梧桐新区拔地而起。镇内20个行政村的村民,陆续从低矮老旧的村宅搬到设施完备的楼房,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生活。
“梧桐三宝”的“氢”变化
梧桐有三宝,山药、大蒜和豆腐,它们是这座千年小镇独特的味觉记忆,也成为小镇农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
“每次有外地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尝尝梧桐镇的豆腐宴,大家吃了都竖大拇指。还有大蒜、山药,更是每年回老家必带的伴手礼。”解栋细数“梧桐三宝”之美,由口入心,食物让他对这座小镇更有归属感。
梧桐镇的豆腐宴取材自当地南曹村,这里自唐宋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两千多人的村子有近一半人会做豆腐,更培养了6名省、市、县三级豆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除了家庭式作坊,村里的两大豆制品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达3500吨以上,销售额超千万。”南曹村党总支书记李长生说。2024年,镇政府投资1.5亿元建设豆腐文化产业园,更是围绕“餐桌小豆腐”做足文旅大文章。
让解栋意想不到但又倍感自豪的是,“梧桐三宝”也“喝”上了氢水。
在距离氢能产业园不远,就是梧桐镇建设的山西首个富氢水灌溉技术试验田。氢水灌溉技术是将氢气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喷洒或灌溉农作物,氢水可取代农药调节土壤养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今年年初,我们在这里试种梧桐大蒜,经检测要比普通大蒜营养成分高5-6倍。下半年进行了梧桐山药富氢水灌溉试验,目前收获的山药已送往实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张静言语中满是期待。
在不远处的豆腐文化产业园里,专家们也正围绕“氢水”运用豆腐生产进行可行性研究,未来这里将成为打造氢科技农业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应用基地。
身处这座“绿”意充盈的小镇,解栋无限感慨:“从当初家人对我来这里发展的不理解,到现在一家人都爱上这座小镇。梧桐引凤来,像我一样逐‘绿’而来的人,在小镇里找到了归属感,也看见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未来。”
小镇简史:
梧桐镇位于山西省孝义市东部,面积35.8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万余人。小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到清乾隆年间改名“梧桐”,沿用至今。
梧桐镇是农业大镇、工业强镇,物产丰富,不仅拥有梧桐山药、尉屯大蒜、曹村豆腐“梧桐三宝”特色农业品牌,还是煤化工基地。近年来,小镇通过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探索富有梧桐特色的发展之路。目前,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依托镇域内总投资780亿元的氢能产业园,小镇正着力打造绿色氢能全产业链。梧桐镇先后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级卫生乡镇等荣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监制:韩文
策划:张洁 李红笛
采制:张洁 郎麒 温雅慧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斗应用大会开幕 中国车谷促“北斗+”融合发展
- 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长沙成立
- 注意!别在电动自行车上给孩子安这个东西!
- 风雨85小时 邮政押运员保护467袋邮件安全抵京
- 中国恒大复牌首日股价跌至0.35港元
- 江苏徐州鼓楼“五社联动”赋能基层微治理
- 央企共建艺术新空间 天宁1号东方艺空间正式开幕
- 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卫生间发现摄像头 警方抓获一名32岁男子
-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加强边境口岸卫生检疫防止猴痘传入
- 全国首部退役军人题材话剧《兵心》在广州上演
- 警惕“两套价格”等套路蚕食医改成果
- “五一”假期中老铁路增加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密度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修水解锁农业发展新模式 助力农户喜增收
- 内地音乐剧《扬名立万》12月在香港上演
- 万千气象看广东丨河源东源文旅融合展新姿
- 俄媒:俄罗斯坠机事件遇难者遗体被送往太平间
- 广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突出临江沿河、软基等路段巡查
- 广西春耕春种忙 电力充足助力乡村振兴
- 今年前5个月天津口岸铁矿砂进口量同比增近3成
- 2024年广西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预计超750亿元
- 热门推荐
-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两周年——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 《汽车之夜超级盛典》即将开播 汽车之家再造新潮IP
- 运动健身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 英雄城南昌举办主题活动铭记“九一八”
- SpaceX“星舟”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爆炸
- 大熊猫“星秋”“怡兰”赴澳 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
- 2023年上海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0.62%
- 公益力量汇聚微博之夜 携手政府、公益组织、明星为公益事业加速
-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即将开幕 助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高温来袭 别忘了给身体喝饱水
- 瑞典结束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俄罗斯称后续将关注德国的调查
- 浙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从三方面升级
- 福建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办 签约26个项目总投资逾73亿元
- 中国贸促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台胞青年“打卡”广西 尽情领略壮乡风情
- 直面大模型“大成本”挑战,如何提高算力效率?
- 乌称对俄境内铁路线发动袭击 俄武装力量编制人数增加17万
- 九毛九集团捐赠100万元援助京津冀受灾地区
- 在新疆,一块奶疙瘩何以成为难忘记忆?
- 用“派单”方式清理单车 数字化手段能否解决共享单车停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