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专家:多视角融合研究系统演化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依靠人工智能解决当前电力系统面对的挑战?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伟胜15日对记者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一是对于可靠供电的挑战,二是对于稳定运行的挑战。此外,电网运行在源荷精准预测、系统仿真计算、运行方式分析、优化决策调度等方面面临‘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认为,中国电力系统发展应该把研究的范围扩大,智能电网的未来是一种能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要将经济转型的目标、能源转型的目标、双碳变革的目标和社会参与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要关注信息流、行为流、碳元素流、能源流和资金流,从能源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等多视角融合的观点,研究系统的演化。薛禹胜说,能源系统不是孤立的存在,不仅要考虑到环境和经济,还要考虑到政策对各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将不同领域复杂问题中的共性部分抽象为统一的方法论。
在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王伟胜认为,未来需要围绕共性技术需求,构建大模型与数据-知识-机理融合的专业模型;通过大模型-专业模型协同模式,支撑电网核心业务的发展。
据悉,在该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围绕“新型电力系统+AI”等学术问题展开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他们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运用的各种可能性,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启迪。
随着新能源等电力电子装备的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表现出与传统电力系统迥异的故障响应行为。上海电力大学马静教授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了目前电网发展中的难题,即:新能源故障外特征不明,故障辨识识不准、故障切除切不快,故障传变控不住。
王伟胜指出,在新型电网系统中,生产侧是降低煤炭与石油占比,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主要转化为电能利用);消费侧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加快电能替代。但是最大的困难在于风、光等新能源能量密度低、空间分布差异大,发电出力不确定性大,难以准确预测与调度。新能源发电设备抗扰性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新能源设备差异比较大。据了解,目前,王伟胜领衔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对于问题解决做了大量探索,实验室研发的人机混合增强的电网调控辅助决策应用系统,已经在浙江、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开展应用,将原有的10分钟级的试送电判断提升至秒级,故障处置预案生成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1分钟以内;实验室研发的电力运检领域的知识发现与推理决策验证系统,有效解决了电力运检知识检索效率低,人工经验决策精准度差等问题,决策生成精度达到82%。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被称为“守卫电网安全第一人”,他是时变非线性运动系统稳定性量化理论的创立者、电网安全稳定量化分析控制体系的奠基人和中国电网停电防御框架的总设计师。在薛禹胜看来,AI擅长处理不确定的问题,它是用统计学和风险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本质上定性分类,不是量化计算,其会按照风险的大小把潜在的场景进行排序,但是只能根据给出语料中对应于条件概率最大的一个统计结果,无法识别出风险不应被忽视的其他潜在场景。而因果关系是很严格的,无法顾及那么多的不确定性,由此需要将大模型与因果推理进行整合,而这是一种范式的转变。
据悉,新能源汇集电网中谐波含量丰富,未能切除早期故障,造成变压器爆炸时有发生。为此,上海电力大学提出了基于故障参数变化特征的故障辨识方法,攻克了设备早期轻微故障无法灵敏识别的难题。
马静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突破了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难以快速切除的瓶颈,提出了融合多端暂态信息的故障切除原理,联合四方继保研制的保护装置,可以使得新能源送出线故障在53毫秒后保护切除,定位误差仅为0.98%。该团队同时提出了机-场-网能量协同的故障传变控制方法和故障传变过程动态能量模型;成果转化后,部署在国网首批动态监控示范工程,在保定风场因故障脱网后,系统在480毫秒内精准识别薄弱环节,并将故障电流畸变率降至3%以下。
马静同时提出了该领域科研发展路径:“未来将掌握冷、热、电、气、氢等异质能源的动态特性,跨越秒级、分钟级、小时级等多时间尺度,面向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功率平衡需求的多时空全链条平衡调控;同时将建立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的负荷时空能量需求响应策略,提出基于动态能量匹配的‘源-网-荷’协同的低碳优化调控技术,开发绿色低碳能源智联系统,建设绿色低碳能源实验室。”
在采访中,上海电力大学校长顾春华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顾春华表示,未来,学校将在电力AI、电力大数据、电力大模型、电力芯片等领域持续深耕,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AI+电”的方案。据悉,上海电力大学整合人工智能新兴学科与能源电力传统学科,形成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新交叉学科,并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优势,在“源网荷储”端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致力于AI研究,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低碳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推动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化。(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1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1个点
- 日均验放7200余人次 二连浩特口岸迎客流高峰
- 黑龙江省3年时间力争新增6万名高技能人才
- 国庆假期中国边检机关保障1309.8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多措并举保秋粮丰收
- 泉金航线开启“春运” 预计往返34个航次
- 上海三大船企“期中”实现完工交船29艘、经营接单63艘
- 期望爱犬人士在法治规范下养犬
- 甘肃:以研促学寻脉中华传统 根植文化自信
- 武汉动物园官宣:大熊猫“武林”“盟盟”来武汉了
- 中国首个万亩耐盐碱水稻示范片亩产突破573.8公斤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 大脑衰老,免疫系统起了部分坏作用
- 中国驻泰使馆为赴华学习的泰国政府官员举办行前招待会
- “写歌锦鲤”陆虎成功“再就业”
- (经济观察)四川“智改数转”风起
- 伊朗一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 致1死9伤
- 甘肃“钢二代”机车司机:既是技术能人,又是“黑脸包公”
- 韩国政府对日和解 未来走向有待观察
- 以色列惊险营救致千人死伤:“好似世界末日来临”
- 热门推荐
-
- 普京与多国领导人通电话 俄称已封锁“瓦格纳”总部大楼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需突破哪些关键技术?
- 革命文物走出库房 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首次文物藏品鉴研会
- 【世界说】美国控枪呼吁难解枪患顽疾 遇难者亲属:惨案频发却始终无任何实质改变!
- 中央气象台:我国近海海域将有6~7级风
- 时隔近五年 福建漳州歌仔戏再赴金门演出
- 了不起的新疆棉,英国小哥也打Call
- 从G20看近年全球经济治理演变态势
- 专家分析丨俄乌冲突影响外溢 欧洲经济遭重创 美国借机牟利
- 暴雨橙色预警继续发布:湖南广西局地有特大暴雨
- 恒大停牌的500多个日夜,许家印在做什么?最新身家曝光,已缩水80%…
- 日本福冈县一民用直升机坠毁致两人死亡
- 音乐剧《北京故事》聚焦女性视角 倾听“花朵绽放的声音”
- 2024年广西“龙舟水”宣告结束
- 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量突破2000列
- 青海省慈善总会:积石山地震接收社会捐赠近1.38亿元
- 古巴地区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一千亿件 比去年提前七十一天
- “天府风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成都再续蜀地悠久书画史
- 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暂停在加沙地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