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变“员工埋单”,这样的操作行不行?
“员工福利”变“员工埋单”,这样的操作行不行?
律师指出,用人单位发放的福利是否需要员工付费,取决于福利具体形式和发放方式
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
阅读提示
司法实践中,以“员工福利”名义要求员工内购公司产品、享受了公司“员工福利”却在离职时引发费用纠纷、发放节日购物卡竟要在工资中扣除等情况时有发生。律师提醒,如果用人单位将“福利”变成套路员工的方式,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就职于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姜女士,享受了公司为其提供的直系子女早教课程福利,与公司发生纠纷后却被要求支付2万余元早教课时费……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关于服务合同纠纷的典型案例。
企业为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各种福利待遇,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但现实中,以“员工福利”名义要求员工内购公司产品、享受公司集体旅游却在离职时引发费用纠纷、发放节日购物卡竟要在工资中扣除等情况时有发生。说好的“福利”却要员工来“埋单”,用人单位能不能这么做,法律边界到底在哪里?
员工离职后被要求返还旅游费
针对所谓的“员工福利课”究竟是付费的还是免费的,姜女士与公司在庭上各执一词。姜女士入职柳州某公司后,双方约定用人单位可为其提供直系子女早教课程福利。随后,双方相继签订了3份课程销售协议,姜女士的女儿共上了123节课。双方产生劳动争议纠纷后,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姜女士支付课时费2万余元。
庭审中,公司提交了载明“‘员工福利课’,正式聘用员工享有以优惠价为其直系亲属购买课程的福利;享有先上课、后支付分期结算课程款的特殊福利”的员工手册佐证其诉求。法院审理认为公司未能证明规定课程付费的员工手册经合法程序制定,驳回了公司的诉讼请求。
相较于“员工福利课”,组织员工集体旅游是更常见的一种员工福利。员工离职后,该不该返还在职期间参加单位旅游的费用,引发纠纷。
2012年至2020年,王琦在甘肃省某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该公司车队队长助理、销售员、车队队长工作。2017年12月,公司组织员工旅游,费用为人均7700元,王琦携妻报名参加。其间,公司与王琦签订了一份员工旅游协议书,约定员工出游的团费、车费、住宿等花费由公司支付给旅行社,员工参加完本次旅游后辞职或因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被辞退的,公司根据劳动合同和公司的管理规定给予工资3倍的处罚,或者扣除本次旅游产生的所有费用。
2020年12月,王琦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因拖欠工资等问题产生纠纷。诉至法院后,公司要求王琦返还7700元旅游费用。
附条件的福利怎么约定才“作数”
“当时公司要求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必须参加旅游,费用由公司承担,如果不去要罚款,罚款数额大于7700元,我就和妻子一起去了……”庭审中,王琦认为,在乘坐旅游大巴车时,公司负责人称要员工签订一份安全协议,大家没有仔细看就签了,之后有员工因离职等原因被扣了7700元后,他才知道有“对于离职和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被辞退的员工要扣除旅游费用”这一条内容。
对此,公司称并不存在“不参加就罚款”一说,员工旅游协议书中明确约定,旅游协议为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期限为3年,自2018年3月15日至2021年3月14日。王琦离职的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并未超过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应当扣除旅游活动所产生的7700元费用。
一审法院认为,协议约定的旅游费实为附条件的福利待遇,协议也有双方的签字或盖章,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并未明确王琦参加完本次旅游活动后需要在公司工作几年,如公司以此为由无期限地限制劳动者辞职的权利,与法相悖,也有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附条件福利待遇的常理。且王琦自参加完本次旅游活动后已工作了3年,故公司以上述约定为由主张扣除王琦旅游费7700元,理据不成立,不予支持。
二审中,法院判决进一步明确,双方在2017年12月7日签订员工旅游协议时,2018年的劳动合同尚未签订,故公司所提该员工旅游协议为2018年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的主张不能成立。公司虽主张在签订员工旅游协议时,参加旅游的员工承诺5年内不得离职,但在一审和二审中并未提供证据证实其主张,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诉讼后果。
“福利”勿变收取财物套路
明明是“福利”却要收费,法律如何予以界定呢?
“员工福利是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交通补贴和餐饮补贴、节日慰问等形式。”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员工福利是否需要付费取决于福利的具体形式和发放方式,企业应明确告知员工相关费用、缴费方式以及福利的具体使用规则和限制,确保所提供的福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员工特价、摊派业绩……现实中,各种鼓励员工内购的现象五花八门,员工对此现象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公司产品是实际生活需要的,且内购以成本价销售,是非常划算的“员工福利”;也有人认为企业以“员工福利”为噱头,实际是摊派业绩,倒逼员工购买。
除了“内购”容易变“强购”,司法实践中,工装算不算“福利”、员工离职时能否要求返还支付的工装费,也引发过纠纷。
工作两年多,在一家眼镜公司做营业员的胡玲玲(化名)因为与区域经理发生争执,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后,她认为公司应该返还自己在职期间上交的800元工装费,但公司坚持称“退还工装费是给工作满3年员工的福利”,胡玲玲并不满足条件,所以无法返还。
“劳动合同法第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不管公司是要求员工支付工装费,还是要求内购,都可能涉嫌向员工收取财物。”王雨琦说,员工福利制度的初衷是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如果用人单位通过巧立名目等方式变相收费,将福利变成套路职工的方式,不仅容易产生反作用,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龙州打造全国最大坚果贸易加工交易基地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年:“万企兴万村”助力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 南非政府称选举安全形势整体平稳 警方随时待命
- 马学者:中马建交五十年 合作成果丰硕潜力巨大 | 世界观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 广西重新发现“隐世”80多年稀有植物
- 《我的艺术清单》为读者带来时代人物的“精神缓释胶囊”
- 上海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立法参与 民意平台功能拓展
- 乌克兰首都基辅再次传出爆炸声 乌方称防空系统正在运作
- 伊拉克学生搬进“中国学校”
- 美防长到访基辅 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军援
- 上海图书馆东馆:智慧之地,城市之窗
- 首届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将于7月3日至6日在泉州举行
- 日本茨城县北部发生4.3级地震 福岛等地有震感
- “安徽惠民保”正式发布 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启 台港澳元素更浓
- “汽车城”长春首季捷报频传 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 加拿大空军举行20年来最大规模飞行表演
- 以总理办公室:以色列从卡塔尔撤走谈判人员
- 《印象·妈祖》在福建湄洲岛首演 湄洲妈祖亲临现场“观演”
- 热门推荐
-
- 海洋剪纸入驻浙江海岛民宿 “非遗+民宿”驱动文旅融合
- 重塑洗衣机市场的领军者,石头科技创新开辟行业第三条“路”
- 哈萨克斯坦今年前10个月经济增长4.9%
- 美债务上限谈判问题悬而未决 麦卡锡:不会让每个人满意
- 多方发力、精准施策,推动中重型货车零排放跑出加速度
- 国庆假期临近 “老广”抢闸出境旅游
- 美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新思路
- 刘烈宏履新,国家数据局迎来首任局长
- 前台实名制来了!大V发言请“光明正大”
- 文明新风润人心
-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条漫|《玛纳斯》传唱千年的秘密
- 广东阳江清晨突发地震
- 海南航空计划于6月21日起开通海口—长沙—伦敦航线
- 全国67支代表队山西晋中角逐短视频制作比赛
- 中新真探: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减脂?
- 闻“汛”而动 广东多地水域启动水上交通管制
- 江苏南通青海海南“两区”结对共建共谋发展
- 努力促进消费增长 上海推动“中华老字号”精品上旅游专列、进入楼宇
- 赏冰雪赛龙舟 边城呼玛第二届武侠文化周启幕
- 新疆乌什7.1级地震:紧邻震区的新疆兵团阿拉尔市水电暖气供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