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过日子:雪落冬藏 大雪节气看哪里天寒地冻积雪深
中国天气网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跟着节气过日子。今天(12月6日)进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常年大雪时节冬季的脚步继续南下,并将成功翻越南岭,我国超九成国土会进入寒冷的冬天。寒冷愈发明显,北方降雪和积雪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黄河以北地区河面被冰封。此时年关将近,民间有腌腊肉、玩冰赏雪、冬日进补等习俗,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大雪风俗图鉴和大雪全国天气地图,看看这个节气怎么过。
大雪这样过:腌肉玩雪喝红薯粥 适当进补过寒冬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节气虽降水量较小雪有所减少,但气温走低,降雪概率反而增加,积雪也更易形成。同时,冬天的脚步继续南扩,冬之霸主地位不可撼动,占据我国约865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凛冬已至,春节也越来越近,此时人们常会腌腊肉、玩冰赏雪、冬日进补,在鲁北地区和温州等地,还有富有当地特色的喝红薯粥、吃饴糖等习俗。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年关就不远了,江苏、甘肃、青海等地人们会腌腊肉为新年做准备。制作腊肉过程并不简单,首先将鲜肉和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涂满花椒盐,反复揉搓直至肉色变暗,放入缸内,半个月后取出,再加入晒干的禽畜肉,倒入盐卤继续腌制,十日后取出挂在屋檐下晾晒干制成腊肉。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时节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大部河面封冻,降雪和积雪概率增加,落雪比小雪节气更容易“坐住”。冰雪旅游季开启,玩冰赏雪成为人们的日常乐趣,滑雪、溜冰、打雪仗、观冰灯,冬季休闲生活乐趣十足。
大雪节气,寒风凛冽,天气愈加寒冷,人们会适当进补抵御严寒、补充气血。牛肉、羊肉等温热类的食物是不错的选择,散寒除湿、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起到暖身作用。不过,进补也要有度,除了吃肉也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营养均衡。
在鲁北地区,大雪时节人们因天冷减少串门,窝在家中喝热乎乎的红薯粥暖身。红薯富有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在补充能量同时还可促进消化,美味又健康。
在南方不少地方,人们会吃饴糖来滋补身体。以前在温州,每到大雪时节,街头就会出现担着扁担卖糖的“糖客儿”,他们一边敲锣,一边沿街叫卖,孩子们就会拿出家中铜钱等物品,上街兑换饴糖,人们将这种活动称为“兑糖”。
大雪看天气:北方降雪增多寒彻骨 南方偶有降雨需润燥
大雪时节,冷空气活跃且往往强度较强,我国大部气温继续显著下降。北方降雪增多,局地需警惕强风雪,平原地区雾和霾天气易出没,能见度降低;南方雨水减少,华南大部进入全年最干燥的时段。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常年大雪节气全国天气地图来看,北方降雪增多,且伴有大风天气,青藏高原东部、新疆北部、东北大部及华北北部地区常常出现强风雪天气。尤其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新疆北疆及沿天山等地,天寒地冻,可见厚厚的积雪,平均积雪深度可超5厘米。积雪为人们提供了玩雪和赏雪的资源,但也容易压断树枝、压垮简陋建筑、造成交通事故,当地小伙伴外出需注意安全,驾车保持较大车距,留出安全刹车距离。
随着冷空气更加活跃,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多起伏,华北、黄淮等地气温进一步下降,寒意更甚。但在冷空气的间歇期,京津冀、汾渭平原、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常出现雾或霾天气,能见度较低。大城市中,成都、重庆因地形和湿度等原因,早晚时段易出现大雾,华北的石家庄和天津也有两至三天会遇到大雾天气,公众外出需注意防护,放慢车速,能见度较低时开启雾灯,谨防能见度降低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在南方,此时白天气温还在冰点之上,降水形式仍以雨为主,贵州到江南大部地区时晴时雨,总体雨量不大。但台湾北部正值雨季,此时的季风雨没有了台风雨的暴力,多了几分“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浪漫。同时,华南大部降水稀少,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干燥时段,需及时补水润燥,森林防火不能松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地区天气愈寒,北风萧瑟,需加强保暖,增加身体能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但正是因为寒冷,才让雪落人间留得住,让大家有了溜冰、玩雪、赏冰灯的机会,愿你在漫长冬日里也能体验无尽的冰雪乐趣。(文/江漪 设计/魏来 刘红欣 数据支持/叶梦龙 审核/张慧 陈萌 刘文静 余晓芬)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名中国公民受伤!智利两列火车相撞已致2死9伤
- 2024年首尔世界烟花节在汉江公园举行
- 一张实事清单办到底
- 日方计划11月2日启动第三批核污水排放 排放量约7800吨
- 中国银行董事长:全球经济三大不确定性突出 金融业需加强合作
- 中国故事共创会 | 赏群瀑飞流 享漂流之趣 外籍媒体人打卡贵州“千瀑之河”
- 8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面积逾82万平方米
- 中新健康丨我国儿童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率低 因为太贵?
- 巴西总统卢拉再次接受手术 目前状况良好
- “一带一路”金枢纽|老外不见外 此处是吾乡
- 2024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
- 文化中国行丨一本书一条船一首诗 一起追寻红色记忆
- 湖南桂阳猕猴桃飘香大湾区市场 种养大户做强特色农业
- 学生暑假扎堆看病现象须分类疏解
- “追光”科学家 四川推介百年杰出科学家故事
- 券商积极布局公募业务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现场达成合作意向43.54亿元
- 三亚禁止在珊瑚礁保护区开展违规海上旅游活动
- 平陆运河枢纽工程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突破240万立方米
- 202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超1.6万亿元 同比增近两成
- 热门推荐
-
- “马甲”脱下“名”人不说暗话
- 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落户天津静海
- 她的画竟卖700多万!TA们刷新了纪录 | 2024国际面孔
- 广东办家政大赛助行业发展 数百名家政好手赛场“比武”
- 探访北京暴雨受灾区:重建家园过暖冬 多措并举待春来
- 山西“西电东送”特高压通道完善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 A股龙年开门红!三大股指收涨,沪指重回2900点
- 首届中国智能穿戴产业百人论坛在深圳举行
- 似游龙,如崩云…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公安部:重点打击跨区域流动开设赌场等农村赌博突出违法犯罪
- 韩国将对全国机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 突发!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边境地区 已致5人死亡
- 中新健康|512护士节:守护“身心的伤口”:靠技术,更靠耐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锅炉安全与节能监管工作
- 三伏天来了!请收好这份实用饮食指南
- 游朝凯:那个总在“找自己”的亚洲男人
- 2023年XPLUS中国电影展在韩开幕
- “追星就追科学家”公益科普活动:青年科学家诠释“科学之美”
- “世客会”助力客家文化传承和客家围屋保护
- 玩转金秋 吉林邀中外游客享受“最美‘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