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江西龙南“老”围屋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江西龙南12月4日电 (熊锦阳)江西省龙南市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登记在册的客家围屋有376座,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近日,记者走进龙南市多座围屋,探寻老围屋焕发新活力的秘密。
走进龙南市关西围景区,气势恢宏的关西新围映入眼帘。这座始建于清朝嘉庆三年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历时29年建成,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代表了赣南“国”字形围屋的最高水准。
步入关西新围,10米高、0.8米厚的城墙巍然挺立,“九井十八厅”式的结构正如蔡勇诗句“回廊曲巷迷宫阵,水榭亭台锦绣堆”所述。
“200多年了,这房间挂壁的飞龙、麒麟、骏马、雄狮等寓意浓厚的动物雕刻依然栩栩如生,房间格局还是保持当年围屋主人摆放的模样。我们在修缮过程中并未做太大改动,见到的即为当时建造的。”围屋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起龙南市围屋的一些修缮工作。
据介绍,龙南市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制定了《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实施细则》,出台《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坚持“能修不换、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恢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座客家围屋。同时,签下江西省首单客家围屋保险,为60座围屋提供保险金额达1.93亿元,建立起客家围屋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围屋,龙南市还巧用大型实景演出,再现老围屋内的客家往事。在龙南市栗园围景区,一部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演绎客家人勤劳和团结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天下客家》正在上演。该演艺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结合非遗和传统故事,游客可深度沉浸在客家人的传奇故事中,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质。此外,在保留原有古建筑之上,栗园围景区还将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要素融合,升级修缮打造出一站式、沉浸式文旅商综合体,进一步展示龙南市靓丽围屋文旅城市名片。
“文化传承既是文化遗址的传承,也是文化价值的变现。围屋作为龙南客家文化的标志,更要找到文旅融合发展的支点,破解年轻人的审美疲劳,让围屋文化可看、可感、可听、可玩。只有这样,龙南‘中国围屋之乡’的美誉才能持续火下去。”龙南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蔡石海表示。(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和我的祖国”中华网络歌手大会启动 助力定州提升城市形象
-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一拨税费优惠政策请查收
- 联黎部队称以坦克强行进入其驻地 以军方称该行为系躲避危险
- 洋葱集团联创合伙人何珊:算法驱动业务创新
- 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公布,你遇到过吗?
- 四川成都:2023年460.45万人缴存住房公积金801.96亿元
- 三年和解379件 浙江将矛盾纠纷化解贯穿民事检察全过程
- 四川雅安:因强降雨 城区桥梁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 北京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前8个月财政收入超4387亿元
- 《珠帘玉幕》登顶Netflix,2024年优酷多剧集登顶全球平台
- 菲律宾通胀或连续四个月上涨
- 韩国机上擅开应急舱门的乘客被检方逮捕起诉
- 中国数字服务出口占世界5.1%
- 山西大同加速建设“环首都核心算力之城”
- 外国专家学者: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破坏世界保护人权努力|世界观
- 黑龙江北黑线一旅客列车运输中脱轨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京籍二孩以上家庭最高可贷到160万元
- 3条北京地铁线进入“跑图”阶段
- 福建漳州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 福建土楼南靖景区临时闭园
- 热门推荐
-
- 拜登宣布退选后,哈里斯首次发表公开演讲
- 银川至武威东动车组列车首发
- 生娃仅用23分钟?分娩不是越快越好
- 韩美日举行年内第二次“自由之刃”多域联演
- 中国新任驻德大使邓洪波向德总统施泰因迈尔递交国书
- 东海救助局快速出动成功救助3名被困岛礁游客
- “线上加班”,加班费怎么算?
- 重庆加快培育“重庆小面”产业 品牌建设助力健康发展
- 10月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
- 缅甸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视点)
- 中国首趟直达马来西亚铁铁联运班列运抵 比江海联运省时超40%
- 贵州:厚植生态优势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 多项政策发力 积极因素加快积累 经济运行持续向“稳”向“好”态势
- 夯实“稳”的基础、显现“进”的势头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 受深海鱼启发 科研人员找到抑制胰腺癌新靶点
- 把中国心意带回家!多国运动员在杭州亚运村体验非遗
- 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 潜逃24年的解某萍归案
- 通关过货量1419.71万吨! 内蒙古策克口岸创开关31年来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