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视障者的“漆黑世界” 上海开出独特咖啡店
中新社上海12月3日电 题:体验视障者的“漆黑世界” 上海开出独特咖啡店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上海是中国咖啡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在这新开一家咖啡店,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3日在上海闹市开张的这家“熊爪咖啡”视障人群创业店,还是颇让人震撼。
当天下午,记者寄存了电子设备甚至眼镜,跟着工作人员走进漆黑一片的该咖啡店。
“眼镜也要寄存吗?”记者问。
“到里面,眼镜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里面没有光。”工作人员答。
出发前,记者领到一根盲杖,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如何使用。
待进入咖啡店之后,另一名工作人员在前方指引:“请跟着我的声音走。”
就这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里,记者听着指引声,手执盲杖,左敲右碰,听声辨位,终于摸索到位置,坐下后在黑暗环境中用手感受咖啡豆,摸黑喝了咖啡。
当记者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戴了特别的眼镜,所以能在如此“漆黑一团”中准确引路、端上咖啡时,这位名叫陈思颖的工作人员告知:她是一名视障者。
陈思颖是这家特别咖啡店的6位视障创业者之一。他们有这家店的股份,是员工,也是创业者。
“我们是一群盲人小伙伴,有全盲的,也有能看见一点的,我是全盲的。”陈思颖说。
她说自己在16岁时失明,虽然较快适应了室内环境,但一度不敢走出门,“过了好些年,我才敢一个人拿着盲杖去陌生的地方。现在都适应了,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
她说,相比外面马路上的环境,漆黑里的咖啡店环境在她看来其实要简单得多,熟悉了就能记路。
陈思颖告知,一些先天视障者可能是通过计算步数来熟悉环境,她是后天失明的,看到过(光明的世界),所以相对容易把场景“印”在脑海里,再应用“脑海里的地图”给自己“导航”。
也许对这群视障者而言,在漆黑的环境中和在普通的环境中工作并没有多大区别,但陈思颖说,这家店希望让顾客体验到视障者的世界,“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9张桌子,6位视障工作者,这家特别的咖啡店让从中走出的顾客们感触良多。
门口的留言本上,有一些留言:那些追光的人,最后自己也成为一道光;勇敢面对人生,加油。
“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家店的漆黑设置并非噱头,“这家店存在的意义就是我们希望别人可以体验到他们(视障者)的世界。”
“熊爪咖啡”目前一共有14家门店,13家在中国上海,还有1家在新加坡。“熊爪咖啡”的首家店就是为了一位擅长做咖啡的听障人士而开的。那家店开在上海的永康路,店外有一个不大的“洞口”,刚好够伸出一只棕色的、毛茸茸的“熊爪”,给顾客递出一杯咖啡。这样特别的设置不仅保护了社恐的员工,也让“熊爪咖啡”迅速被熟知。
而今,这家新店的门面像一堵漆黑的“墙”,仔细看有两扇门,左边一扇打开后是一面推不开的“门”,上面有彩色的卡通画;右边还有一扇真正可用的门,按了某处地方才能打开。王湉说,这是想表达:人生关了一扇门,也许还能打开另一扇。(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万工程”二十载重塑浙江乡村:“源头活水”何处来?
- 地中海饮食有助降低孕妇糖尿病风险
- 华为宣布!今年普通用户将可用上鸿蒙原生应用
- 广西梧州推进城乡绿化提升:生态好地 逐“绿”而行
- 跟着国际旅行商“冬游西藏”:品味文化魅力 体验高原风情
- 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完成下水
- 广西友谊关口岸浦寨附属通道单日货车查验量连续突破千辆
- 数万民众“赴约”北京书市 解锁纸质书新“看法”
- 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今有多美?一起去看看
- (经济观察)中国扩大开放屡出新举措 打通“堵点”更具人情味
- 分类之外,破题垃圾围城还需做点啥?
- 郑州住房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连续5个月下降
-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面对全球安全挑战,上合组织点亮一座“灯塔”
- 今明天华南局地仍有大暴雨 中东部热度逐渐升级
- 第十一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在蓉举行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缘何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
- 土耳其拟向美国讨账索要F-35战机购买款
- 春节档六强混战,它或成“梯队判官”?
- 因大肠杆菌污染 美国消费者对麦当劳提起集体诉讼
- 中新教育丨专家: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热门推荐
-
- 山西公布大同北魏墓发掘资料 出土器物呈现鲜卑游牧生活元素
- 呼吸道疾病病例激增 美国至少四州医院恢复戴口罩规定
- 全国性旅游文创平台上海揭幕 助力加速产业升级
- “引凤还巢” 陕西多举措支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新一轮牛市行情劲爆开场
- “这英”模仿那英引热议 律师:高度模仿明星涉嫌侵权
-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一带一路”是通往和平之路
- 深山小村奔富路:一群人一条心办一件事
- 游园纳福迎新春 北京市属公园将开启80余项春节活动
- 德国10月工业订单环比锐减
- 中国边城阿拉善“靠沙吃沙”:打造国家重要生态沙产业示范基地
- 【2023进博会】外国展商:进博会持续向不发达国家分享发展机遇
- “五一”假日前期全国大部地区天气以晴好为主
- 浙江:社会资本助力水土流失治理 好生态亦有“好价钱”
- 漫画家李昆武:“用画笔为西方朋友送上品尝中国米线的刀叉”
- 2023数字金融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数字金融新生态建设
- 四川西昌至云南昭通高速公路全线首片T梁成功架设
- 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7%
- “梅花泰斗”花五宝在天津逝世 享年101岁
- 水利部: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265.34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