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捏乐”让5岁孩子“上头” 是解压治愈还是情绪消费?
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捏捏”,无论被捏成什么形状,最后都能复原;直播间里,“乌龟盲袋对对碰”,21.9元“拍1拆9”,最后也许能带回家好几十只夜光小“乌龟”玩偶;组装“微缩小屋”,场景逼真,造型精致,一点点“装修”出理想中的房间,让人很上瘾……近两年,五花八门的“解压神器”受到青少年甚至儿童的追捧。那么,这些“神器”真的具有解压作用吗?孩子们真的需要这些“神器”来解压吗?
现象1
初中生买“捏捏乐” 一个月花费上千元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特别爱玩‘捏捏’,她说捏着很解压。4岁的孩子有这么大压力吗?”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帖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里话。
“捏捏”,又叫“捏捏乐”,是一种硅胶材质的回弹玩具,其造型有动物、食物、卡通形象等,因为可爱的外观、鲜艳的色彩和绵软的手感受到儿童、青少年的喜爱。最重要的是,无论怎么被揉捏、挤压,“捏捏乐”都能慢慢恢复原来的形状。
肖娜的女儿今年5岁半,“捏龄”已有半年。她告诉记者,女儿第一次玩“捏捏乐”,是跟同学借的。那天放学的时候,女儿就一直念叨着自己也想买,于是肖娜带着女儿到文具店买了两个。“几块钱一个,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我就满足了她。”肖娜琢磨着。没想到,从那之后,女儿就经常让她带着去买“捏捏乐”。肖娜问过女儿,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捏捏乐”。“她跟我说,这个能解压。”肖娜有些哭笑不得,“一个5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压力、解压又是怎么回事儿吗?”
记者注意到,“捏捏乐”线上销售十分火爆。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多家销售“捏捏乐”的电商销售量高达几万件,有的甚至超过10万件。线下实体店,“捏捏乐”也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海淀区文慧园路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大量“捏捏乐”摆放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北三环中路辅路附近一家文具礼品店,解压类玩具也被集中摆放,放学时间,不时有学生进店选购商品,大多数孩子路过都会上手捏一下。
“大家都有零花钱,我周围玩‘捏捏乐’的同学大部分一个星期花50块左右吧,也有特别喜欢的,一个月能买一两千块钱。”初三学生小瑞说。记者也在某社交平台上注意到,不少显示为初中生、高中生的网友发帖留言,称热衷于买“捏捏乐”。“本初二生4个月买了6k+(6000多元)”“初升高正是需要解压的年纪,3个月快5k(5000),还有一堆没发货。”
现象2
直播间里拆盲袋 攒了一屋子“乌龟”玩偶
“乌龟盲袋对对碰,18.9元,拍一拆九”“许愿颜色,碰上再送两包”……“乌龟盲袋对对碰”是现在网络直播平台上非常流行的盲袋游戏。盲袋外包装都一样的,每个里边装了一只树脂小乌龟,卖家通常会设置不同价位的套餐,比如“9.9元4包,13.9元6包”等。消费者先购买数包盲袋,并许愿一种颜色,下单后,直播间的主播现场开袋,如果有和消费者许愿颜色一样的,或是有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碰上了对,则加送一次开袋的机会,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乌龟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最终,所有拆开的盲袋都归消费者所有。
“真的挺‘上头’的,没一会儿就下了好几单。”刘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级,最近迷上了这种盲盒游戏,每天晚上写完作业,或是周末休息,就要拉着刘女士在直播间一起“开乌龟”。“开始我也只是好奇,结果开了几单之后连我也有点上瘾,有时候一晚上能开出几十只乌龟。”刘女士说,现在家里已经攒了许多小乌龟,孩子还在惦记着到潮玩集市的线下实体店现场“开盲袋”。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家中的乌龟“祖孙四代”;还有网友分享的照片中,大大小小的乌龟摆满了半个阳台,据称有二三百只。
现象3
组装“DIY小屋” 孩子说特别“治愈”
长30厘米、宽25厘米、高22厘米的一座中式庭院模型,院中有拱桥凉亭、绿树流水,房间中桌椅、床榻、书柜、茶台一应俱全,整个模型虽然小巧,却十分精致、逼真。模型中的每一件家具、零件,还都需要自己对着图纸组装拼接上。最近,这种叫作“DIY小屋”的手工拼装模型也很受青少年的喜爱。
记者注意到,这种“DIY小屋”模型通常有许多主题场景,咖啡厅、汉堡店、面包店、酒吧、公园,或是家中的起居室、书房、餐厅、厨房等,有些还是成套销售的,一个主题下有9个或12个不同的场景。
高一学生文文很喜欢组装这种模型,“有些复杂的场景还挺不好拼的,但是这个过程让我觉得放松,拼这个的时候不用想别的,而且拼完了很有成就感,特别‘治愈’。”文文说。
文文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就喜欢拼图和乐高这类玩具,这类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开发空间感,“当然,她现在这个年纪可能就只是放松心情了,但也很好啊,比一天到晚盯着电子产品强多了。”
家长担忧
到底是在解压还是让人成瘾
无论是解压玩具,还是直播间开盲袋游戏,这些五花八门的解压方式备受儿童、青少年的欢迎,但是许多家长对此表示担心。
“一方面是质量问题,很多‘捏捏乐’的质量都太一般了。”肖娜说,给孩子买过很多种类的“捏捏乐”,有从实体店买的,也有网购的,“有的一打开包装就是特别刺鼻的香精味,还有那些网店号称博主手作的,一个透明袋封着就来了,标签都没有,这算不算‘三无’产品?”
家长更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解压玩具真的能起到解压的作用吗?会不会反而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徐女士的孩子今年8岁,有一次给孩子整理书包时发现了一个能打针的“捏捏乐”,就是用类似注射器的东西给“捏捏乐”打气。“那个注射器还挺逼真,但我觉得不安全,而且扎个针就解压了?那孩子会不会拿着针扎自己、扎同学?这种引导不太好。”
刘女士则担心孩子沉迷于开盲袋无法自拔,“连大人都很难自控,更何况是孩子呢?”与刘女士的担忧类似,一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本来想着让孩子解解压也挺好,适当放松一下,但现在感觉孩子成瘾了,每天就惦记着看直播、开盲袋,“这不是又成了新的心理问题了吗?花了不少钱不说,还影响到学习了。”
专家观点
玩具解压的效果因人而异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艾梦瑶表示,类似“捏捏乐”、按压板、史莱姆这类减压玩具,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但是效果因人而异。
“所谓减压玩具,通常是通过手指的接触、拉伸、挤压、揉捏等一系列物理动作反馈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化学物质,从而达到一种即时的满足感,起到降低压力的效果。”艾梦瑶说,一方面,这些玩具利用转移注意力的原理,让孩子们沉浸在玩游戏的体验中,可以暂时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忘却烦恼和压力;另一方面,减压玩具本身色彩鲜艳、外观可爱,还有糯叽叽的手感,都有可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把玩这些‘弹性物’能产生舒适感,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压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压玩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转移注意力,效果因人而异。而且,这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家长要注意鉴别和甄选。
北京市海淀区伍月青少年事务发展中心主任宋璞喆认为,类似“乌龟对对碰”的盲袋游戏会吸引孩子,也是因为盲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其实和大人总是想要开出盲盒隐藏款有些类似,是一种期待中奖的心理。”而每一次成功“对碰”,心理上就得到了一次满足,就更上瘾。至于“DIY小屋”这类玩具,相对“捏捏乐”、开盲盒更类似于传统益智玩具,在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也确实锻炼了专注力。
对于当下这些五花八门的解压方式、解压玩具,宋璞喆认为,应当理性看待。“比如现在的乌龟盲盒,其实和‘80后’‘90后’小时候那种几块钱一次的泡沫盒抽奖、吃干脆面集人物卡,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变了而已。”宋璞喆说,这种游戏、玩具的存在,不是绝对的坏事,但是要掌握好度,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方式,但不要过度沉迷。
缓解压力首先要找到压力源
艾梦瑶认为,想要为孩子缓解压力,关键是要帮孩子找到压力的来源。首先,可以跟孩子一起坐下来,梳理一下孩子目前的压力源,并逐一拿纸写下来,一条条写得越细越好,跟孩子一起想办法逐一分析和解决,“帮助孩子真正学会解决压力的办法,才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运动也是缓解压力非常有效的方法。户外运动及室内有氧运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们释放多巴胺,增加体内的“快乐因子”,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也可以借助一些减压的音频、视频,缓解当前的压力和紧张感。”艾梦瑶说,如果孩子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走出家门,多去户外活动,哪怕只是散步,都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方式。”宋璞喆说。
在宋璞喆看来,儿童、青少年喜欢玩这些解压玩具,有些并非出于“减压”需求,而是“社交需求”。“同学、小伙伴们都在玩,这些玩具可以让孩子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建立友谊,互动交流,也是环境对孩子们产生了影响。”
本报记者 王天淇 实习生 连祥宇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干性淹溺、迟发性淹溺 这两种不同寻常的溺水需警惕
- 近三年 西藏累计开展考古发掘项目90余项
- 更新鲜的蓝莓:嵌入全球供应链助力秘鲁经济发展
- 商务部: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正依法推进PVH集团调查工作
- 中国龙舟竞技纪录片点映仪式在巴黎举行
- 外媒:冯德莱恩再次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
- 选民宿缘何沦为“拆盲盒”
- 第十届马新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在新加坡举行
- 前三季度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专家称四季度消费后劲可期
- “避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广东—东盟产业园国际合作联盟在湛江成立
- 美国会两院通过1.2万亿美元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中新网评:孩子拍“烟卡”,不能止于“一禁了之”
- 北京今年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印度放宽大米出口带动全球米价下跌
- 排放二氧化碳超10亿吨 研究称加拿大森林大火已成全球环境事件
- 广州“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 宁夏: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部经济困难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 第136届广交会推介会在德国柏林举行
- 欧盟谴责瑞典和丹麦发生焚烧《古兰经》事件
- 热门推荐
-
- 外媒:她要竞选俄罗斯总统,希望结束特别军事行动
- 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动无人机袭击
- AI赋能高原战“虫” 守护肝包虫患者健康
- 何飚出任中国移动总经理
- 西部陆海新通道5年跑出“加速度” 联通全球超500港
- 香港收藏家许礼平讲述国宝回归的故事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报春花属新物种
- 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多点发力显成效
- 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魅力北京”系列电视片2023年项目启动
- 外国留学生体验浙江奉化千层饼非遗技艺 感受“中国cookie”魅力
- 《2024版6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健康报告》:约3/10的癌症可以通过体检发现
- 中外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方案
- 伊朗发生军营枪击事件致5人死亡
- 甘肃敦煌发布冬春旅游优惠措施 拍短视频最高奖励3万元
- 1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8.1%
- 大连交易广场开业 欧力士中国总部入驻
- 29个省份经济半年报出炉 近半数跑赢全国增速
- 暴雨和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四川盆地至苏皖一带有暴雨
- 数百万智能手机“集结”:可绘地球电离层全面地图改进全球定位系统
- 首届海洋装备科技创新大会山东青岛启幕 探讨科技创新“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