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大陆“家门口”摆摊:推广台湾美食 分享闽台好物
中新社福州11月17日电 题:台胞在大陆“家门口”摆摊:推广台湾美食 分享闽台好物
作者 郑江洛
台湾一口肠、大肠蚵仔面线……周末夜幕降临,台胞詹莫里便会来到福州台青集市摊位前忙碌着制作各类台湾特色小吃。
自今年9月14日起,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桂溪台青市集启动以来,每逢周末,便有许多台胞在此摆摊,各式美食、手作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坐落于晋安区的桂溪社区,是福州市首个两岸融合示范社区。目前,该社区的台胞公寓已迎接6批次290户501名台胞台属入住。
来大陆已有二十余年的詹莫里,是台胞公寓的一名住户,有着多年的餐饮行业经验。詹莫里告诉笔者,他是从台湾夜市摆摊出来的。来到大陆后,他开过台湾牛肉面店和台湾小吃店。“希望能将台湾地道美食带给更多的大陆朋友。”
詹莫里分享道,在台湾,夜市非常热闹,不仅是有各色小吃,还有捞鱼、打弹珠之类的小摊游戏。在他看来,可以借鉴台湾夜市经验,让集市好吃又好玩好逛,通过引入更多的品类,吸引更多人潮。
自2020年始,詹莫里在“今日头条”平台开设了社交账号“台湾庙口老顽童在大陆”,在社交账号上,他也发布了有关台青集市的美食和现场演出。他通过拍摄视频,分享在大陆的点点滴滴,用亲身经历向网友展示一个真实的大陆。
“在‘家门口’摆摊,希望能将我参与设计的闽台乡村好物,还有‘自家’的柚子推广给更多人。”每逢周末空闲时,台青邱彬平便会和女友陈思圻现身台青集市。
邱彬平来自台湾桃园,与女友在福建师范大学求学期间相知、相爱。毕业后,邱彬平在大陆从事乡建乡创工作,陈思圻则成了一名大学教师。
在女友的支持下,两人将邱彬平参与设计的乡间好物,例如南平的米酒、台湾的葡萄柚带到台青集市上进行展示,“阿彬家的葡萄柚”还是其父亲带来福建种植的品类。他们现场将其榨汁售卖,供游人品尝。
邱彬平表示,福建乡村大有天地,他打算在大陆乡村振兴的领域继续发展下去。而在“家门口”的台青集市,对台胞减免租金,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很好分享闽台好物的平台和机会。
“我的人生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过去在台湾从事多年冷气行业的台胞王淑娟,经常往返于两岸间,她退休后选择来到大陆生活,入住台胞公寓已有两年。
王淑娟有着一手好厨艺,为了“让台湾朋友尝到家乡味道”,她在台胞公寓门前开了一家台湾早餐店,主营蛋饼、饭团、吐司、奶茶等台式早餐。同时,她还融合当地人的口味,加入包子、油条和皮蛋瘦肉粥等美食,致力于做“两岸融合的早餐店”。
台青集市启动后,她更是兴致勃勃地将两岸的小吃带到集市,其中包含钵仔糕、甜不辣、梅子地瓜等两岸美食。而台青集市的摊主们都是台胞公寓内的“邻居”,大家都很友善和亲切。
王淑娟对记者坦言,她在大陆的“退休”生活既充实又忙碌。大陆发展非常快,她鼓励台湾年轻人多来走走看看。她期待有更多的台胞加入台青集市,以美食为介,促进两岸的交流与融合。(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受损农房保险理赔全部完成
- 中国南方航空2023中秋“赏月航班”出炉
- 联合国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停火 以色列:不同意
- 中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初显 分组方案升级至2.0版
- 国际识局:大选投票日到了!11月的美国,恐“风雨大作”
- 国内游市场:短期波动长期向好
- 两只猕猴已被妥善安置
- 美得州中学生游行抗议枪支暴力:我们每天都活在死亡恐惧中
- 进博会暨虹桥论坛推介座谈会在日内瓦举办
- 【透视】美媒:新民调显示,生活成本上升,半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梦遥不可及
- 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中关村U30启动2023年度招募选拔
- 解读技术价值,传递品牌温度,阳光电源品牌故事片全球首映
- 多部委召开座谈会,部长亲自出马,什么信号?
- “世界客都”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
- 商务部:预计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 甘肃定西:织牢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网”
- 抬棺出征的孤勇者:左宗棠为何能收复新疆?
- 快讯!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批准总理巴尼耶的辞职请求
- 中国疾控中心:7月23省份新增491例猴痘确诊病例
- 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 热门推荐
-
- 中外师生上海共同演绎“爱的赞歌”
- 什么?现在又流行“反断舍离”了
- 2023“遇见·运河”城市探访系列活动启动 扩大运河文化影响力
- “造谣转卖赈灾羽绒服” 其心可诛
- 多地污水直排问题突出 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
- 粤桂产销对接会在广州举行 助力“桂品入湾”
- 湖北推出数百场促消费活动 聚焦年轻人多元需求
- (申城风景线)沪版骑楼风景“换装”:激活建筑延续记忆
- 气候变化大会释放能源转型新信号
- 如何科学应对本轮呼吸道疾病?专家解答
- (中国新貌)淄博:“一烤”成名谋新变
- 宋朝的铜钱为什么会出现在非洲的摩加迪沙?
- 美国一法院外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1伤 嫌疑人试图自杀后受重伤
- 国家能源局: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莫桑比克高级农业官员培训班学员闽北交流稻渔生态养殖模式
- 以军轰炸加沙中部地区 造成至少210人死亡
- 扬州大学文学院为新生撰写“姓名诗” 用“时光石”封存美好祝愿
- 上海税务以“定制式”服务助推重大工程项目“加速跑”
- 电力“巾帼标兵”王精变:计量专业“活字典”
- 乡村振兴|“贷”农渡关 “滩羊之乡”来了建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