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鱼肥好“丰”景 浙江青田千年农遗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丽水11月16日电(周健 舒旭影)在水田里种稻,在水稻下养鱼。早在1300多年前,一田两用、稻香鱼肥已是浙江丽水青田寻常不过的农耕场景。时至当代,历史悠久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层层叠叠的梯田间,让鱼与稻共生共存,是青田先民探索出的解决温饱之道。而今,古人的智慧结晶熠熠闪光,它成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亦在与文旅的碰撞交融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承:稻香鱼肥滋生好“钱”景
今年9月,作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方山乡龙现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村民们手执镰刀,欢呼着奔进稻田,一茬又一茬地收获丰收的喜悦。微风吹过,层层梯田涌起重重金色稻浪,清水潺潺的水渠中,田鱼拍打出清脆的水花声,欢快而喜庆。
“今年真是个好年景,一亩田能产出一千斤的稻谷,外加一百多斤鲜美的田鱼。”村民吴勇强的满脸笑意,是农遗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印证。
2019年,在外打拼20多年的吴勇强回到家乡,在龙现村和奎岩庄村流转了上百亩土地,开起了民宿“半亩鱼宿”,并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不仅让荒废的土地重获新生,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自己店里每年就能消耗近2万斤田鱼,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稻鱼产品更是销往江浙沪以及广州、重庆等地。”吴勇强表示,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推广,青田稻鱼米和田鱼的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60多岁的伍丽珍则是龙现村的“留守”代表,她见证了稻鱼共生系统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的全过程。“以前稻米8毛钱一斤,田鱼也不过12元一斤。”伍丽珍感慨道,自从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专职制作田鱼干,一斤就能卖到150元,年收入高达数十万元。
为了让更多村民依托稻鱼共生在家门口致富,多年来,青田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机制,对全县稻鱼共生产品进行“五统一”产供销模式,让稻鱼米每斤价格跃升10元以上,形成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共富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青田稻鱼共生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农遗出良品”的成功种养模式,让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东西结对帮扶重点产业,带动四川省古蔺县打造万亩示范基地,并被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此外,依托海外农产品专柜、海外仓,青田实现农遗良品越洋出海,青田粉干等稻鱼米深加工产品也被“端”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优质“洋货”。
交融:农遗文化点燃文旅热
车子沿着山间公路蜿蜒而进,只见方山乡秀峰葱茏、稻田连绵,一座独特的鱼形建筑,与周围的山水林田交相辉映。
这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近年来,在推动稻鱼共生系统产业发展的同时,青田还深挖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作为载体之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步入馆内,科技感扑面而来。3D全息鱼多多问答、VR体验仓、农遗沉浸式文化打卡区、手绘瓯江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数字化体验场景,进一步提升稻鱼共生博物馆的互动性。
“这座博物馆真是太棒了!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比如稻鱼共生的历史由来、农耕技术的智慧结晶,以及与稻田生活相关的民俗文化。”西班牙华侨梅崇崇在参观后赞叹道,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稻与鱼和谐共生的奇妙景象,更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不止于游览博物馆,如今,游客还可以参加“稻鱼之恋”系列开犁仪式、丰收活动,品尝田鱼捞饭、田鱼炒粉干、青田米咖,住农遗鱼悦坊、农遗方山谷酒店,沉浸式感受稻鱼文化。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90后陶艺青年林恩革的文创产品也打开了市场。
2019年,林恩革决定回乡创业,他不仅创新性地把青田石雕工艺运用到陶瓷创作中,还将稻鱼共生系统融入其中,创作出一系列稻鱼文创产品。只见各色瓷瓶摆件上的田鱼栩栩如生,稻穗颗粒分明,截至目前,林恩革的“稻鱼之恋”文创产品售出一万余件,共创收20余万元。
与此同时,田鱼还“游”到了荧幕上。2024年5月,《青田小田鱼》动画片开播仪式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启幕,吸引众多业界人士和动漫爱好者的目光。此前,该动画还在韩国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全球提案大会(BCM Global Pitching)上荣获全球提案大会组委会特别奖,成为连接青田与世界的文化使者。
千年古法展新机,显然,过去的稻鱼共生小系统,已逐渐演化为农遗传承、产业发展、文化创新、乡村休闲的大系统。眼下,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保持世界首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银行连续六年支持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 中新健康丨国办: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
- 欧洲多国人士:扩大免签欧洲国家范围彰显中国开放决心
- (新春走基层)西岳华山“开新年” 非遗民俗尽显浓浓年味
- 2025摩登中国国际鞋包服饰时尚展览会将举办
- 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举行 共议中国生态文学创作与机遇
- 2024沈阳草莓音乐节燃情开唱
- 二十八岁农民工做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 专家学者走进云南“珠江源头第一市” 解码“文化曲靖”
- 扩容提质强化就业保障
- (新春走基层)特写:元宵节水利工程开工 引水隧洞内外的小故事
- 跨越山海 重庆向南——写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5周年之际
- 助力读懂儿童心理 《故宫里的大怪兽背后的儿童心理学》推出
- 海南施行《海南省防震减灾规定》,加强海域地震、火山监测
- 呼和浩特一河流鱼群聚集死亡引热议 官方:泄水维修缺氧导致
- 上海两大机场迎来双向客流高峰 新航季出入境航班班次大幅加密
-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 清明假期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7.5亿人次
- 嘀嗒出租车智慧出行星级体系如何助力各地出租车服务提质增效?
- 国际热评: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美国维持霸权的幌子
- 热门推荐
-
- 法国凡尔赛宫“搬到”杭州 数字展览带来沉浸体验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全球能源革命,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六国嘉宾获赠源头活水 见证“同饮一江水”
- 中国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20家银行入围
- 前8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682列 同比增逾三成
- “小餐盒”铺就振兴路 “乌金村 ”焕发新生机
- 一架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坠毁 机上有幸存者
- 名家纷至 国家大剧院2023五月音乐节即将开幕
- 西安地铁8号(环)线将开通初期运营
- 音乐剧《诗经·采薇》走进广西 实景演出尝试文旅融合
- 广西紧急调拨2020万元 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 量足价稳、品种丰富 百姓秋冬“菜篮子”供应有保障
- 西藏基层藏医药服务发展:从科室成为医院 不断满足农牧民就医需求
- “课改中国行”走进福建泉州 传统文化促教学质量提升
- 韩国强烈抗议日本主张争议岛屿主权 称将坚决应对挑衅
-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春走基层)积石山受损校舍维修抢抓“窗口期” 确保开学投用
-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血友病从按需治疗向个体化预防治疗转变
- “八八战略”20年特写:龙湾何以蝶变
- 广西北部湾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