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鱼肥好“丰”景 浙江青田千年农遗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丽水11月16日电(周健 舒旭影)在水田里种稻,在水稻下养鱼。早在1300多年前,一田两用、稻香鱼肥已是浙江丽水青田寻常不过的农耕场景。时至当代,历史悠久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层层叠叠的梯田间,让鱼与稻共生共存,是青田先民探索出的解决温饱之道。而今,古人的智慧结晶熠熠闪光,它成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亦在与文旅的碰撞交融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承:稻香鱼肥滋生好“钱”景
今年9月,作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方山乡龙现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村民们手执镰刀,欢呼着奔进稻田,一茬又一茬地收获丰收的喜悦。微风吹过,层层梯田涌起重重金色稻浪,清水潺潺的水渠中,田鱼拍打出清脆的水花声,欢快而喜庆。
“今年真是个好年景,一亩田能产出一千斤的稻谷,外加一百多斤鲜美的田鱼。”村民吴勇强的满脸笑意,是农遗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印证。
2019年,在外打拼20多年的吴勇强回到家乡,在龙现村和奎岩庄村流转了上百亩土地,开起了民宿“半亩鱼宿”,并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不仅让荒废的土地重获新生,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自己店里每年就能消耗近2万斤田鱼,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稻鱼产品更是销往江浙沪以及广州、重庆等地。”吴勇强表示,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推广,青田稻鱼米和田鱼的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60多岁的伍丽珍则是龙现村的“留守”代表,她见证了稻鱼共生系统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的全过程。“以前稻米8毛钱一斤,田鱼也不过12元一斤。”伍丽珍感慨道,自从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专职制作田鱼干,一斤就能卖到150元,年收入高达数十万元。
为了让更多村民依托稻鱼共生在家门口致富,多年来,青田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机制,对全县稻鱼共生产品进行“五统一”产供销模式,让稻鱼米每斤价格跃升10元以上,形成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共富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青田稻鱼共生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农遗出良品”的成功种养模式,让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东西结对帮扶重点产业,带动四川省古蔺县打造万亩示范基地,并被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此外,依托海外农产品专柜、海外仓,青田实现农遗良品越洋出海,青田粉干等稻鱼米深加工产品也被“端”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优质“洋货”。
交融:农遗文化点燃文旅热
车子沿着山间公路蜿蜒而进,只见方山乡秀峰葱茏、稻田连绵,一座独特的鱼形建筑,与周围的山水林田交相辉映。
这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近年来,在推动稻鱼共生系统产业发展的同时,青田还深挖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作为载体之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步入馆内,科技感扑面而来。3D全息鱼多多问答、VR体验仓、农遗沉浸式文化打卡区、手绘瓯江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数字化体验场景,进一步提升稻鱼共生博物馆的互动性。
“这座博物馆真是太棒了!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比如稻鱼共生的历史由来、农耕技术的智慧结晶,以及与稻田生活相关的民俗文化。”西班牙华侨梅崇崇在参观后赞叹道,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稻与鱼和谐共生的奇妙景象,更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不止于游览博物馆,如今,游客还可以参加“稻鱼之恋”系列开犁仪式、丰收活动,品尝田鱼捞饭、田鱼炒粉干、青田米咖,住农遗鱼悦坊、农遗方山谷酒店,沉浸式感受稻鱼文化。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90后陶艺青年林恩革的文创产品也打开了市场。
2019年,林恩革决定回乡创业,他不仅创新性地把青田石雕工艺运用到陶瓷创作中,还将稻鱼共生系统融入其中,创作出一系列稻鱼文创产品。只见各色瓷瓶摆件上的田鱼栩栩如生,稻穗颗粒分明,截至目前,林恩革的“稻鱼之恋”文创产品售出一万余件,共创收20余万元。
与此同时,田鱼还“游”到了荧幕上。2024年5月,《青田小田鱼》动画片开播仪式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启幕,吸引众多业界人士和动漫爱好者的目光。此前,该动画还在韩国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全球提案大会(BCM Global Pitching)上荣获全球提案大会组委会特别奖,成为连接青田与世界的文化使者。
千年古法展新机,显然,过去的稻鱼共生小系统,已逐渐演化为农遗传承、产业发展、文化创新、乡村休闲的大系统。眼下,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保持世界首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瑞典要居民“为战争做好准备”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
- 文明的坐标丨“千年瓷都”景德镇
- 哈萨克斯坦客机失事遇难人数升至38人
- 山西电网光伏出力突破2000万千瓦创新高
- 第一届北京香港学生清华暑期音乐营圆满结束
- 湖北宜昌发现5种鸟类新记录种
- 浙江义乌至宁波舟山港第三条海铁联运抵港直装班列开通
- 如何从营养角度解释补气血?
- 《诗画中国》透过诗画再现传奇人物的英姿
- 旅澳华人画家任建国西藏初印象:比想象更现代化
- 下好夏粮丰收“先手棋” 湖南新田抢抓农时赶春耕
- 湖南株洲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创新生态
- 青海:以法治方式守护“大美湿地”
- 湖北谷城:“云端对诗”助特产“驾云出山”
- 走读福建漳州 中非青年视频分享共话友好
- 青海:搭建出海平台 推动生态纪录片海外传播
- 青海高院宣判一起重大贩卖毒品案 一人被判处死刑
- 中国代表:推动巴以尽快停火,防止发生更严重人道灾难
- 作家梁晓声:东北文化是一座富矿
- 热门推荐
-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兵:传统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速
- 门头沟灾区村民过上温暖年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丨邓元山:耕耘航发路 铸造“中国心”
- “未来在此发车”——专访雅万首批运维人员培训
- 成都考古中心正式落成
-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 北京市属公园增设千余个充电宝 满足市民游园需求
- 加州山火肆虐 “引燃”美国两党争斗
- 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增至55人 仍有上万用户断电
- 北京推出暑期旅游线路 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 浙江八大流域实施禁渔
- 多地商贷利率进入“2时代” 公积金吸引力还有多大?
- 2024年春运启幕 上海警方多举措保障车流畅通
- 五角大楼:约1700名国民警卫队员协助两党大会安保
- 策展人赵冰:用国际化语言传播傈僳族传统文化
- 有想法有特色有文化:“花式”文旅活动热辣来袭点燃今夏
- “蹭跑”全马女孩父亲承认违规:女儿10岁已练跑步3年
- 乡村新风尚:“村晚”何以走向千村万户?
- “未来能源”主题活动在纽约举行 旨在推动全球能源领域交流合作
- 庆祝中韩建交32周年“中韩未来发展山东-济州交流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