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日达、次日达到当日达、小时达 “双十一”物流时效跑出“加速度”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落下帷幕,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双十一给快递物流行业带来了又一波高峰。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达到了日常业务量的151%,同比增长9.7%。
但今年“双十一”又有点不一样,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刚从“买买买”的热情转向“等等等”的期待,但今年这个“等等等”的过程好像被加速跳过了,直接进入了“拆拆拆”的惊喜。很多快递甚至从之前的三五天送达进化到了当日达,甚至小时达。
今年已经是邮政快递业自2010年以来第15次迎战快递业务旺季了,邮政快递业也在不断地磨炼中,提升了行业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尽管在我国,平均每秒钟有4000多个快递包裹被揽收;尽管在“双十一”购物狂欢中,一天就会爆出超6.3亿个快递订单,但给14亿人送快递这个事,我们还是做到了越送越多、越送越快。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买买买”过后,便是“送送送”。在“双11”购物高峰结束之后,紧随而来的是物流高峰。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11月10日,全国快递揽收和投递量都超过一百二十亿件;日均业务量超5.5亿件,其中最高日处理量达到7.29亿件,刷新纪录。如此多的快递该如何快速、高效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呢?
某快递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李敬华说,企业对双十一带来的物流高峰早有预判,人员、设备的升级配备都是基本操作。近两年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应用,对高峰件量预测准确率高达99.7%,更让他们从容很多。而随着自动分拣、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设备和场景的应用,邮政快递业运转效率正在大幅提升。
在苏州的街头,一辆辆满载快递的无人配送车时不时在马路上穿梭。这些智能“快递员”们十分遵守交通规则,会准时到达指定区域自动停车。苏州某快递网点助理负责人张震龙介绍说,无人配送车的加入让他们配送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张震龙:一辆无人车的话,每一趟的话大约有100票件,然后每一天的话有超过1000单的配送量。对于传统的(人工)接驳方式的话,效率大约提高了有3到6倍。
目前,在苏州,像这样的无人配送车已经投入应用560台,配送线路超过200条,覆盖所有县区。此外,11月11日,浙江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正式投入运营,为“双11”提供全新的城市配送方案。除了配送环节,在各个物流调拨中心站点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河北石家庄一个快递中转场内,全自动分拣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入库、在库、发出各个环节都不需要人为来操作,全部由全自动中央分拣系统进行分拣落格,卸车到装车流转全程仅需10分钟。中转场负责人李鹏飞介绍,由机器代替人工分拣之后,分拣的效率、准确率都有很大提升。
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物流环节。取快递也变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在江苏无锡一处菜鸟驿站,前来取件的居民,通过自助终端扫码后,仅在手机上点一下“一键点亮”,货架上便闪烁起一盏小灯,并发出蜂鸣声。
市民:以前取快递要一个一个找,现在取快递只要扫一个码,全部都亮了,就拿得很快。
菜鸟驿站城市经理赵苏宁介绍,这些会闪烁红、蓝、黄、绿等7种不同颜色的小灯,就是承载着黑科技的“智能灯条”,市民通过颜色和声音快速识别,十几秒即可完成取件。
赵苏宁:整体取件时长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不等,根据包裹量;第二个,消费者取错的概率大大降低;第三个,也通过灯条让消费者在取件中增加一些乐趣。
确实,不仅仅是送货变快了,这一闪一闪的提示灯让取货也变得更快更有趣了,之前是“带着号码找快递”,现在是“泛舟银河捞星星”,新创意为我们带来了新体验。
新创意也不止于此,快递运输方式也在不断打破边界,快递从之前的“乘飞机”到后来的“坐高铁”,现在又进一步发展成了“搭公交”,快递运输的创新发展还带来了哪些新现象?我们继续来听报道:
此外,记者还发现,快递业在不断打破行业边界。在山东,快递坐上了公交车,切实打通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据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武城县分公司运营经理陈立军介绍,今年双十一,公司高峰业务量达到每天1.8万件,比平时高出了8000件,为此公司加强与公交车公司合作。
公交车将快递运到邮政网点后,再由邮递员统一配送到群众的家门口。目前,武城县“交邮合作”模式,覆盖5个乡镇,65个村庄,实现了近6万名群众家门口收发快递。武城县李家户镇村民王俊梅对此十分高兴。
王俊梅:前天下的单,今天就到了,服务态度挺好,邮递员给送到家,我非常满意。
当前,我国快递业已进入年业务量超千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的新阶段。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岳含表示,快递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都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让快递越送越多且越送越快,
王岳含:快递业将更广泛的应用数据要素,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入融合,实现数智化发展。快递业打破行业边界,与即时物流、快运重货跨界融合,综合利用多种运输工具,多样交付方式,多元服务模式,带动物流创新发展,提升经济循环整体效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罢工潮暴露英国社会矛盾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过敏原检测:是“劳而无功”,还是真能找出致敏“元凶”
- 外媒:俄美代表在联合国就叙利亚局势针锋相对
- 英方发布所谓涉港“指南” 中国驻英国使馆:坚决反对
- 天津开启“校企紧握手”专题系列活动
- 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
- 印度安全部队遇袭致11人丧生
- 韩媒:客机失事,韩政府宣布进入7天国家哀悼期
- 2024年德国经济连续第二年衰退
- 前三季度中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
- 网红饲养员:看背影我就能认出“花花”
- 拓展“全民体验日”品牌,上海杨浦推出网络安全“五大行动”
- 台风“三巴”致广东局部受灾严重 农业报损逾2亿元
- 中国工信部许可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频率重耕
- 从“餐桌前”到“餐桌上” 四大行动力推全链条食物节约减损
- 四川省红十字会调拨一批救灾物资驰援重庆洪涝灾害
- 是否会逮捕内塔尼亚胡?法国和德国表态
- 东盟经济展现韧性与活力(国际视点)
- 台风“泰利”逼近 广西沿海客运航线停航景区关闭
- 热门推荐
-
- 科学认知 走出误区 四大问题了解高血压
- 山东破题科技成果“不敢转”“没钱转” 畅通转化路径
- 南非袭警数量呈上升态势 总统称打击犯罪面临更大压力
- 啥?这些是绣出来的?
- 美国加州零售店盗窃案激增 当地协会负责人批政府软弱
- 今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 上交所同意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
- 国际最新研究:3D打印出更逼真义眼 外观更自然适配度更好
- 中国科学院举办第二届雁栖青年论坛 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
- 景区如何应对大客流?乡村慢生活有何不同?假日观察带你看→
- 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7万列
- 大兴安岭地区:天冷保畅通 “钢轨医生”为75公里铁路“松骨”
- 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将发布《北京宣言》
- (第七届进博会)一根“金纤维”的进博之旅
- 深圳铜鼓航道实现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夜航试运行
- 中国文溯阁《四库全书》“百变记”
- 日本扩大对俄制裁 卡拉什尼科夫集团被列入制裁清单
- 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 云南勐绿高速公路坡脚隧道双幅贯通
- 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开幕 逾千件展品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