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二十三坊巷重现南宋瓦肆生活
中新网杭州11月9日电(郭其钰)“话说那施全刺杀秦桧就在离这里不到一百米的望仙桥上,这名对秦桧主和误国、谋害岳飞极为仇恨的小武官,提起长刃就劈向轿子里的秦桧……”11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十五奎巷口的状元井旁,一场绘声绘色的宋韵白话吸引众人驻足。
当日,宋韵瓦肆文化系列活动在上城区拉开序幕。瓦肆是南宋时期最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其融市井文化与小型经济于一体,极大促进了南宋临安城的经济发展与市井繁华。
行走在上城区二十三坊巷,杭州传统艺术《钱塘叫卖声+西湖十景》小热昏表演,赢得市民游客阵阵叫好;仙人摘豆、空桶取物、转碟、抛球、顶缸等戏法杂技表演,吸引大家一起参与互动;城隍牌楼巷的亭子里,几位老人正围坐一圈,饶有兴致地听着快板评书……
“很多人有种回到了老底子杭州城的感觉,这就是瓦肆的市井烟火气。”此次瓦肆文化系列活动总导演、总策划潘守卫当天亲自上场参与表演。
潘守卫也是二十三坊巷的文化特派员。担任文化特派员以来,“如何提升二十三坊巷的文化韵味”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更好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重现南宋市井繁华,潘守卫邀请众多文化艺术团队助力,提升瓦肆的热闹烟火气。在他的推动下,今年瓦肆文化系列活动覆盖的区域更广、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据了解,瓦肆文化系列活动以望仙阁小戏台为起点,涵盖十五奎巷、城隍牌楼巷、大马弄、察院前等南宋皇城核心区域。活动内容除了宋韵百戏,还有集章打卡、商家优惠、烟火市集等,让宋韵文化可观可玩可品。
“我们还安排了4位NPC,分别扮演货郎、秀才、词人、厨娘,增加瓦肆文化系列活动的互动性。”潘守卫表示。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二十三坊巷的瓦肆文化故事正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防治职业病 对白领蓝领的关注均不能“缺位”
- 人民财评: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 广西推行有温度执法 提振经营主体活力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张艺谋获特别荣誉奖
- 故宫博物院文保团队:匠心妙手 守护文脉
- 首批全球推广重庆品牌出炉 覆盖火锅、小面等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有媒体称欧方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答记者问
- “中华汉字书写大会”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研讨会举行
- 内蒙古发布“北疆楷模”典型事迹 一人一集体获表彰
- 全国首批新获准入西班牙柿子在沪顺利通关
- 童年游戏“躲猫猫”成中国年轻人“社交新宠”
- 第二届海南自贸港技能大赛开赛 数百人角逐“技术能手”
- 洪灾已致肯尼亚、索马里237人遇难
- “穗岁康”试点近4年来赔付金额累计超20亿元
- 中秋临近 珠海拱北口岸单日通关车辆创4年新高
- RCEP实施以来 黑龙江省超8.7亿元出口货物享惠
- 博物致知|博物馆日,一起开启寻宝之旅!
- 沈阳打通城市“断头路” 让“堵心路”变成“舒心路”
- 浙江着力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 国际识局:“睦邻、安邻、富邻”,中国为何与这两个中亚国家是“好朋友”?
- 热门推荐
-
- “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亮相晋祠 再现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繁华盛景
- (新春走基层)“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百年“小火车”焕发生机
- 与“食”俱进 河南漯河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 报告称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 占全球13.4%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改组内阁
- 海南高校在柬埔寨设立“中文+职业技能”琼菜工坊培训基地
- 湖北宜昌蜜桔“出海记”
- 白皮书:中国企业在汽车价值链中重要性正日益增加
- 中国建设银行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宁波宁海支行
- “石榴花开美京城” 第三届56民族团结跑成功举办
- 今年以来福建莆田对台铁矿石中转量突破300万吨
- 收购推特满一年,马斯克的“超级应用”愿景实现了吗?
- 冬煤夏储按下“快进键” 哈铁增运超三成
- 看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中关村论坛展览“炫技”
- 广西桂林:山洪致多人被困山谷 桂林消防紧急救援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打造智慧冷链 预计年交易超300亿元
- 阿来携新作《西高地行记》亮相佛山:把大地当书来读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宝应广洋湖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双赢”
- 拥有全功能血脑屏障的“迷你”大脑问世
- 86岁华人“神探”李昌钰:曾退休5次但仍“在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