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再迎探索热潮
近年来,曾经沉寂数十年的月球探测,再度成为全球热门话题,部分拥有较强太空实力的国家,更是竞赛般纷纷推出雄心勃勃的“探月”项目。无论取得成功还是遭遇暂时的失败,各国的“探月”之举,相信都将为人类“认识太空、走出地球”创造新的可能与契机。
一
当地时间8月23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证实,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所携带的着陆器当天成功在月球南极着陆。直播画面显示,“月船3号”携带的着陆器“维克拉姆”当地时间18时零4分(北京时间20时34分)在月球南极实现软着陆。印度成为继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探测器登月的国家。
“月船3号”于7月14日发射升空。据介绍,“月船3号”全重3900公斤,造价仅约7500万美元,它所携带的“维克拉姆”着陆器高约2米、重约1700公斤,包括一辆26公斤重的探月车。
“月船3号”计划在月球表面开展14天科学活动,对月球表面的土壤和岩石进行分析,并寻找月球南极是否存在“水冰”。着陆器还携带了4个有效载荷,用于研究月震、月球表面如何允许热量通过、等离子环境,以及更准确地测量地月距离。月球车上的两个载荷将使用X射线和激光研究月球表面的成分。
从探测器“月船3号”的名称也可以看出,此次并非印度的首次“探月”尝试。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获得了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但原计划运行两年的“月船1号”在2009年8月失联。
2019年7月,印度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当年9月其着陆器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失联,有关方面于11月承认着陆器已坠毁。
二
成功“探月”不容易,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印度欢庆“月船3号”成功登陆之际,几天前刚刚经历了一番苦涩失败的俄罗斯则在反思原因。
8月10日,“月球-25”号探测器从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其目标和印度类似,也是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
但在8月19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说,他们在向“月球-25”号探测器发送脉冲命令以降低其绕月轨道后,与该探测器通信中断。8月20日,他们又试图联系该探测器但未取得成功,此后确定“月球-25”号探测器由于与月球表面相撞而坠毁。
“月球-25”号这个名称延续了上个世纪苏联探月任务的编号。1976年,苏联发射了“月球-24”号着陆器,其返回舱将约170克月壤带回了地球。如今的“月球-25”号着陆器重1.8吨,携带31千克科学设备,原计划于2021年10月发射,后不断推迟。
俄新社此前称,“月球-25”号完全体现“俄罗斯元素”,基于俄空间仪器领域最新成果建造,“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全新国产”。俄罗斯希望借此成为首个“到达”月球南极的国家,以此证明自己仍拥有与世界大国地位相称的技术能力。
“月球-25”号坠毁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鲍里索夫表示,这跟俄罗斯近50年来中断月球计划有重大关系,在20世纪60~70年代积累的宝贵经验几乎丢失殆尽,迭代传承已经中断。据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目前计划加快实施更多的“月球”计划,包括“月球-26”号和“月球-27”号。
三
上世纪60~70年代,美苏两大国围绕月球探索展开了激烈竞争,除了前面提到的苏联“月球”系列探测器外,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更是实现了人类的成功登月。
然而,在苏联的“月球-24”号和美国的“阿波罗17号”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囿于国际环境、经济周期、资金投入、技术梗阻等诸多因素,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逐渐放慢。直到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取得进展,新一轮“探月”热情被重新点燃。
“世界进入探月竞争时代”,路透社称,近年来,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展月球探测计划,中国研制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了采样返回任务,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拟在未来几年实施载人登月任务。
此外,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日本先后尝试将“好客”号探测器和“白兔-R”号探测器登陆月球,但都未能成功。以色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探月”计划,或积极参与到其他国家的“探月”行动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国开展的“探月”活动,将更大的注意力投向了此前少有探索的月球南极地区。
2008年,“月船1号”第一次在月球南极附近发现了水的存在。近年来,月球水冰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许多国家都抓紧在月球南极地区进行相关探测任务。如果这些潜在水资源的安全性能够得到证实,不仅有望成为登月宇航员们的生存用水,更可以通过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在月球实现火箭助推剂的即时制备,以及为人类生存提供氧气。
不过,专家指出,相比较而言,探索月球两极难度更大。由于月球两极有磁场,且距离远,外界干扰因素较多,不好测控,地形也更为复杂崎岖,所以降落难度较大,对实时通信、测控能力等要求更高,风险度也偏高。在环境恶劣残酷的月球南极,各国更应合作进行探测、研究和开发。
梁凡
梁凡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成立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
- 广州启动首批住房“以旧换新” 122个楼盘项目参与
- (新春走基层)新春将至 江苏无锡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
- 前体操冠军吴柳芳陷“擦边”风波,账号被禁止关注!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美国是袭击克宫的“幕后黑手”
- 关注口腔健康生态 《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22)》在京发布
- (新春走基层)陕西铁路春运“复兴号”动车组旅游列车开行
- 七部门发文:今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
- 北京门头沟28条水毁县级以上公路完成重建
- 福建泉州举办“陈三五娘”文化节 七夕共赏民俗情
- 蓄动能 展韧性 显活力 中国经济发展以进促稳、笃定前行
- 寓教于“漫”: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鲜活”起来
- 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4年第3号洪水
- 滑雪门票订单量快速上涨,冰雪经济热力十足
- 青岛啤酒“爱心体育场“落地湖北随州
- 商场防坠落,细节有待加强
- 今日入伏!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上海: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践
- “华夏东极”抚远:“雕”占“鹳”巢 人工招引巢成“抢手货”
- 越南“Z世代”留学重庆:希望为越中往来尽绵薄之力
- 热门推荐
-
- 1至5月中国财政收入96912亿元
-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丨保护与传承 擦亮文旅名片的“昆山经验”
- 按摩椅影院霸位 购票选座缺提示
- 外国人来华支付更便利 上半年“外包内用”交易额同比增超7倍
-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共探章太炎学术思想国际化传播
- 《黑天鹅》作者警告美国:债务膨胀“死亡螺旋”对经济恐产生灾难性后果
- 2024年西藏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上升 总体向好
- 北京八达岭夜长城将于春节期间开放
- 超30万亿非银同业存款迎利率新规:堵上套利漏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 台风“摩羯”将至 广东徐闻给滞留司乘员免费送食物
- 超74000名南非选民在海外参加全国大选投票
- 200余件中巴两国犍陀罗艺术文物精品兰州展出
- 中央音乐学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脑科学在音乐领域的应用
- 专家:虚拟现实技术或成替代药物等的镇痛方法
- 美国外教“闯荡”重庆美食圈 安居创业两相宜
- 暑期出游尽享“清凉city”,滴滴车站换新升级清凉版,打车优惠持续在线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岳建武:“通道+”助中国西部“借船出海”
- 上千人“三伏天”中医晒背: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
- 专访大山: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找共鸣
- 两党协议难抑美债务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