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蚌埠着力打造城水相融“靓”生态
中新网蚌埠11月9日电 (吴兰 孔令佑)8日傍晚,在淮河安徽蚌埠城区段的南岸,70多岁的朱振宇正在放风筝。见到记者时,他热情地展示给风筝“挂灯”的技术。
家住淮河岸边的他,见证了门前这条河的变化。“之前肯定不行,以前没有这么美,这地方停着的都是渔船,那种双桅的木船。”朱振宇说,“这两年亮化淮河,才变得好看。”
朱振宇所说的“亮化淮河”就是指“靓淮河”工程,即蚌埠实施的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靓淮河”:拥河发展
淮河是蚌埠“母亲河”。穿城而过的“城中河”将中心城区与淮上区及三县分割两岸,且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治理,岸线内外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蚌埠加快南北协调发展的“割裂带”和“减速带”。
据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曾经由于河道淤积、生态退化、偷倒垃圾等问题,淮河一度成了蚌埠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带。让淮河美起来、靓起来,成为当地急需破解之题。
2022年初,蚌埠市正式启动“靓淮河”工程,水利部门对淮河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将淮河主河道由原来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宽至500米。曾经民众口中的“城在水边城不美,河在城中不亲水”“上天馈赠的‘金腰带’被当成了‘稻草绳’”的地方,华丽升级为“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园。
“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绿色生态格局得到全新塑造,蚌埠也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其中,对主城区淮河段进行整体生态修复,累计将新增水面2600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亩,年净化污水约1.1亿吨,将过去“脏乱差集中带”打造成贯穿西东的“城市绿肺”“生态绿轴”,成为市民近水、亲水、戏水、乐水的好去处。
夜幕下,在朱振宇放风筝的斜对岸,来自山西的李翠仙正和她的自驾游车友们,夜赏岸边美景。慕名而来的她,打卡美食、人文之地后,称“不虚此行”。
荀异然说,依托“靓淮河”历史文化轴线,兼顾普惠民生的文化工程与引领转型的文化品牌塑造,还将蚌埠3万年前的古菱齿象、7300年前双墩文化、5500年前大汶口文化、4200年前大禹文化等,通过雕塑、小品、主题公园等多种艺术形式,沿河布点,打造千里淮河文化长廊。
当地因地制宜在建设篮球、沙滩排球等体育场地共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万人开展体育锻炼。荀异然说,下一步拟在“靓淮河”建设区域谋划骑行步道、水上运动、水上游戏等项目。
耀明珠:幸福河湖
“靓淮河”是蚌埠这座城市的“金腰带”,龙子湖就是镶嵌在这座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水面面积8.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位列中国十大城市内湖第六名。
从“靓淮河”工程,到建设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近年来,蚌埠市加快河湖系统治理保护,全面修复河道生态、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亮丽名片。
据介绍,全国15条(个)河流(湖泊)获批2023年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蚌埠市龙子湖成为安徽唯一入选建设试点的河湖。该项目总投资13324万元,专项用于开展龙子湖生态系统性修复建设。龙子湖国家幸福河湖建设主要包括方邱湖低洼地排水工程、龙子湖东南片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龙子湖生态保护适宜性保护等内容,目前12项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作为幸福河湖建设的示范段,龙子湖东南片湖滨带生态修复及滨岸清水畅流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总面积约70公顷,通过生态修复、滨岸清水畅流、底泥洗脱等工作,如今,花山叠瀑、龙鳞叠水、金色沙滩等已成网红打卡地。
初冬的下午,暖阳正好、略有微风。群艺葫芦丝队队长、71岁的齐桂林和20余位队员在龙子湖边排练《花开如云》节目。“这里原来是荒地,现在通过治理,最近一年多,变得非常好。”(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 浙江宁波企业春节“不打烊” 政府出台八大措施稳企留工
- 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 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
- 莫奈梵高等大师原作亮相北京
- 三星堆遗址典型重器即将集中亮相
- 瑞士财长将出任2025年瑞士联邦主席
- “白大褂”和“西装”同见于一栋楼 “生物铸造工厂”多举措助科研与产业融合
- 这国总统宣布:将与以色列断交!此前多次发出警告
- 云南、宁夏多警联合查获毒品6.9公斤
- 鹿鼎山机场成功首航 边城呼玛跨进“航空时代”
- 马来西亚学者:“三大倡议”体现东方传统“和合精神”
- 俄外交部:只有在黑海粮食协议平等基础上俄才会继续履行
- 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重温抗战历史
- 联合国秘书长与卡塔尔首相举行会谈 讨论巴以局势
- 【光明时评】开拓数字文化消费更广阔天地
- 中国-北英格兰合作论坛举行 两国企业看好合作前景
- 新漫评:美国伸长臂,“剪不断,理还乱”
- 内蒙古推行林长制两年:造林种草防沙治沙均位居中国前列
- 外媒聚焦中国两会:经济增长目标等受关注
- 热门推荐
-
- 厦门医保创新举措:高效办好“出生一件事”
- 又一中国上市公司拟不再聘任普华永道
- 中韩两校联袂服装设计作品亮相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 办展捐作品 闽港艺文交流共推中华书画艺术传承发展
- 珠江委多举措减轻流域防洪压力
- 高阶自动驾驶为何难以商业化
- 深圳市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维权执法船在广州交付
- 我国首款宽温域锂电池亮相高交会 大科学装置衍生科技成果服务民生
- 2024菠萝科学奖揭晓 “果菌王”获科学事件奖
- 让“障碍”趋“无碍” 人工智能何以点燃“智能社会星火”?
-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来了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盼享中国大市场
- 百亿元企业集群是怎样炼成的
- 广西龙邦口岸近4个月出入境人员超5.1万人次
- 突发!外媒:哈马斯卡桑旅一指挥官被炸身亡
- 海浪蓝色警报!上海、浙江、福建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 喜迎国庆 成都8.2万余面国旗装点街头
- 四川盆地江汉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黄淮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青海发布十项民生实事工程:将“关键小事”办成“温暖大事”
- 陕历博馆长谈何以中国:开放包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