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携手28载 谱写“中华一家亲”原州故事
中新网银川11月6日电 题:闽宁携手28载 谱写“中华一家亲”原州故事
作者 李佩珊 张雨薇
自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开展以来,宁夏、福建两地携手奋进,助力固原市原州区不断健全完善产业、人才、文化等共建帮扶机制,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相融的“原州故事”,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产业兴旺:夯实各民族团结奋斗之基
秋日的原州区,山川秀美,景色旖旎,物阜民丰,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幅产业兴旺发达的美好图景跃然眼前。
优质的牧草、现代化的牛棚、精细化的加工、智慧化的管理……在原州区头营镇,涵盖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融侨丰霖(宁夏)肉牛生态产业园,因闽宁“山海情”与这里结缘。
2019年,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23次联席会议上,融侨集团签下协议,从此便开启了闽籍企业在原州的故事。“我们产业园的建设,一步步填补和解决了原州区肉牛产业发展无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产业链不全、加工屠宰环节空白、产业大而散的现状。”公司副总经理温群煜是入职最早的员工之一,见证并参与了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及管理经营。
肉牛产业是原州区“五特”产业之一。闽籍企业的到来,为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方向。该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智慧化、标准化技术,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信息数据化,推动肉牛产业走向现代化、品牌化。
与此同时,产业园还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流转土地1.2万亩,带动周边2011户群众获得资产性收益,并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有效带动当地3.8万户各族群众参与到产业开发当中。产业园通过将牛肉按照等级分拣包装,每头牛屠宰后让农户多增加2000元收入。
不仅如此,28年来,福州市马尾区、鼓楼区、长乐区与固原市原州区通过资源互动、资金推动、产业撬动,让一大批优质闽籍企业在原州区冷凉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领域贡献着技术支撑、市场对接等产业协作力量,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推动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农村兴旺、农民致富,是原州区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走进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果架上挂满紫红与青绿交织的火龙果。“南方的水果,喜欢我们北方的碱性土壤,通过土地酸碱改良、沙土中和、温湿度控制等技术措施,就能让咱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南方水果。”园区负责人杨波说。
自2018年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与宁夏博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对帮扶,打造高效果树花卉栽培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果树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建成火龙果、长果桑葚、百香果等观光科普采摘设施大棚36栋、鱼菜共生系统1栋、露地菜园认领区36亩、休闲长廊360米,让“南果北种”成为现实,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希望通过我们科技特派员的智慧,从教技术到建平台,培育一批带不走的新农人。”早在2007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专家林戎斌便作为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特派员来到宁夏,持续为食用菌种植提供适宜的优良品种和技术支持。
17年来,像林戎斌一样的一大批福建科技特派员,持续接力把论文写在原州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现如今,金耳、银耳、猴头菇、榆黄菇、灵芝等多种高端药食同源食用菌在原州双泉村闽宁菌菇产业园试种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河川乡上黄村已建成占地40余亩的香菇大棚23座,培育菌菇50多万棒,还辐射带动邻近的骆驼河、寨洼等村2000多名群众通过香菇种植实现增收。
民生改善:绘就各民族携手共富华章
“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新一轮福建省内对口帮扶干部的奋斗目标。
三营镇安和村,是原州区“十二五”易地移民搬迁村。2021年,原州区引进福建泉州榕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起了900平方米的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村民特别是脱贫户到车间务工,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托起了移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安和村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依托闽宁专项帮扶资金,原州先后建成双泉村、薛庄村等9个基础设施完善、基层治理有效、主导产业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6个镇级片区发展,也助力原州区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
同时,自2010年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与附属第一医院先后选派107名医疗帮扶专家,通过“传帮带”“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为原州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充电蓄能”,填补了原州区乃至固原市的多项医疗技术的空白。近万名患者不用远赴西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院就医,在原州区人民医院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解决了患者跨区域就诊难题,让原州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28年来,闽宁“两地四区”始终心怀“同一份事业”,将单一的经济援助拓展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文科技等众多领域,帮助原州区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对口协作向更宽领域、更广空间、更深层次发展,共同描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画卷。(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铁路亚冬专线全面启动
- 美媒揭西方对乌军援内幕:付款未到货、输送破旧武器
- 中国癌症基金会40年来筹集款物336亿余元 捐助超500万人次
- 中国国产支线客机新名C909 累计交付150架载客超1700万人次
- 走近甘南:藏地擘画“东数西算”新蓝图
- 国庆假期返程火车票今日开抢:短途票更难抢?候补订单哪儿来?
- 打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富春山居》研讨会举办
- 弥补创新与产业“鸿沟” 专家学者建言硬科技创业者塑造核心竞争力
- 防控松材线虫病 京津冀三地林草部门协同演练
- 广东潮州国庆多彩文旅活动吸引八方游客
- 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将于十月中旬在长沙开演
- 一条传闻让车厘子行业损失59亿?该警惕的是危言耸听本身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首次“二连跌”
- 专访《父辈的荣耀》总导演康洪雷:一部戏的味道
- 一级谋杀罪!美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被检方起诉
- 浙江:三张请柬开启味蕾和文化双重之旅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延安:“红”与“绿”交相辉映
- 北京→上海!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
- 第十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在京举行
- 多部委积极行动全面履责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 热门推荐
-
- 甘肃构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优势资源“成材到器”
- 3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8
- 湖北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局地将超40℃
- 送“智”进企 辽工大博士团为区域经济发展赋智聚能
- 西部“最强大脑”以智能算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 为孩子筑牢反诈“防火墙”
- 突发!韩国发生40多辆汽车连环相撞事故,至少14伤
- “双节”假期宁夏接待国内游客489.96万人次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日本核污染水明日排海 民众集会抗议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百年古村“内外兼修”焕新韵
- 吴清: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精准性
- 日本利用H3运载火箭发射一颗军用通信卫星
- (经济观察)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为世界远洋渔业作出哪些贡献?
- 复制贾玲减肥是否可行?专家提醒量身定制方案至关重要
- 10月15日起,上海分阶段对国四柴油载货汽车实施道路限行
- 冬至在古代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具有哪些传统内涵?
- 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
- 前列腺癌困扰中老年男性健康 专家力倡早筛提高患者生存率
- 青(尖)椒上擂台“比武” “椒王”拍卖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