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小小本草园”带孩子们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世界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记者 陈静)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智慧。如何引发儿童青少年的兴趣,让他们在中医药文化领域深入探索,是上海教育界、中医界共同思考的课题。
16日,记者来到位于静安区的一家购物中心,这里的顶楼有一片约70平方米的“小小本草园”,里面种植了薄荷、荆芥、白芷、紫苏等多种中草药。来自中兴路小学的老师带着该校二年级“中医拾趣”社团的同学们在这里辨识中草药,学习扦插种植薄荷。
在当日举行的“‘小小本草园’——中兴路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中兴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珏表示,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中医拾趣”课程,希望让孩子们在真实环境中,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感知中医本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热情,体验劳作的快乐,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据介绍,今年,学校与校外社会活动基地共建时决定把相关购物中心顶楼的小小地块打造成“本草园”,种植的中草药种类结合本学年“中医拾趣”课程内容而定。
“我们原本以为阴阳、四气五味等中医概念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很难理解。”这位校长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不少人通过学习,变身“中医小达人”,会给自己调理身体。比如:秋天了,孩子们会主动想到吃梨润肺;受凉了会要求家长熬点姜汤等。二年级小姑娘刘昕悦说,自己学习了一年“中医拾趣”课程,感觉收获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回家后,刘昕悦常和身为医生的妈妈探讨中医话题。她十分自豪地说:“妈妈是西医,而我学的是中医,知道很多妈妈不知道的知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晶滢是“中医拾趣”课程的研发者之一。她介绍,该课程旨在打造一个面向低学年段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课堂,是探索为小学生整体、系统讲解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和层次关系的课程。据了解,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中医拾趣”课程,自2021年起正式开设,现在已成为全上海12所中小学的课后兴趣课程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中医拾趣”课程累计授课400余场,线下覆盖人数超16000人次。
张晶滢介绍,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医药文化和基础知识,形式上采用适合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的体验、探究、游戏等方式,开展不同深度、富有趣味、互动性强的课程。“中医拾趣”课程体系旨在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通过教材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师资力量的规范培训,形成出一套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权威教材,同步形成教师用书、家庭辅导手册等。据悉,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师接受了中医专家的培训,可以承担学校的“中医拾趣”课程授课。
刚为孩子们讲解了薄荷的知识并教孩子们扦插薄荷的青年教师罗婧怡在医学专业科班毕业后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卫生老师。学校开设了“中医拾趣”课程后,经过培训,她成为了授课教师。罗婧怡说,希望课程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并不断萌发,在中医药领域不断探究。这位年轻的教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张晶滢看来,中医药文化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比如:中医文化中有很多诚实守信的典故,很多中医药名家都是文明礼貌待人的典范;中医药文化中悬壶济世、杏林春暖、橘井流香等历史典故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她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古代先贤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对此,杨珏介绍,去年,孩子们在“中医拾趣”课程中学习制作中药香囊,并分享给家人、养老院的老人,这对孩子来说是心灵和德行的升华。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除了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让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们更多地理解中医药知识也是各界探索的课题。张晶滢透露,对于初高中学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研发了《天下第一方》课程,用辨证理念加上名家、名方等,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杨珏说,当天活动邀请了静安区闸北八中的负责人,未来将共同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小初高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研讨。(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消协:公用事业价格要调得合理涨得明白
- 泰国70个省份拉响自然灾害警报
- “‘链’出新动能”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淄博启动
- 金融“旋转门”腐败:离职官员,被企业抢着要
- 2024年春运长三角首趟临时旅客列车满载开行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在甘肃定西举办
- 中新真探:感冒时吃抗生素能好得更快吗?
- 青藏高原地表年均蒸发量有多少?最新研究计算结果为9300亿吨
- 商务部: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经开区
- (文化中国行)走进千年同里古镇:以文物“活”起来助力文旅融合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敦促加方停止借网络安全问题抹黑中国
- 多方发力助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外贸领域势头正好、前景可期
- 闽北三万亩再生稻头季按下插秧“启动键”
- 俄乌局势进展:四方讨论延长黑海运粮协议 美国宣布12亿美元对乌军援
- 北京发布2023年薪酬大数据报告 首次发布首席技师等薪酬状况
- (身边的变化)从一棵油茶到一个产业: 绿了山村,富了村民
- “翼”往无前 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飞行校验工作圆满成功
- 补贴!2万元—120万元!还可能更高?多地已出手!
- 9.9元便宜咖啡变少了 平价咖啡“价格战”偃旗息鼓?
- “湘妹子”的绿色梦想:近30年坚守让绿洲向沙漠深处延伸逾20公里
- 热门推荐
-
- 为什么要调整M1统计口径?央行解读
- “国风热”为中国年轻人创造就业新机遇
- 京津冀三地“六维协同” 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让“障碍”趋“无碍” 人工智能何以点燃“智能社会星火”?
- 2021年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市场规模超1844亿
- 美国将为乌克兰提供价值21.7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 俯瞰新疆兵团机械破雪保墒壮观景象
- 北京翰海2024秋拍预展近1500件艺术珍品
- 2023上半年云南文山三七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36.7亿元
- 首尔市长吴世勋:为留学生创造定居环境 缓解人口危机
- 安徽发出首张机动车电子行驶证
- 西藏萨迦:乡村小学用上了暖气 住宿生活更加放心
- 从文旅演艺到品类多样 经典驻场演出一演就是上千场
- 特写:一位涿州图书出版业者的96小时
- 第十六届湖南茶博会线上线下成交总额达7.32亿元
- AI创业,追逐风口但别轻信“红利”
- 科技再续敦煌飞天神话
-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未来5年行动计划公布
- 广东加强防御“龙舟水” 各水库为防洪预泄腾库容
- 宁夏2024年谋划先行区建设重大项目1281个 总投资逾63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