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 这跟最近的高温天气有关系吗?
7月4日、5日和6日,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三天,特别是7月6日,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23℃,是自19世纪50年代有仪器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天。要知道,地球上一次如此炎热,还是在大约12万年前的艾木间冰期。
实际上,2023年,除了地球气温已经爆表,在地表之外的地球热层,也迎来了20年来最高温。根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数据,地球热层在吸收了太阳风暴的能量之后,温度也达到了近20年的峰值。
NASA预计,一次大规模的太阳风暴不久将会再次冲击地球,美国包括马里兰州在内的13个州都可以看到因为此次太阳风暴而产生的极光。
热层很热但总能量不高
地球热层达到20年来最高温,这与气温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没有关系。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热层。”7月10日,中科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任志鹏这样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根据大气的垂直运动和对能量吸收等多种性质,大气分成了多个层次。从地面往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一般来说,热层是指距地面85公里高度以上的大气层,能到这个高度的人类飞行器基本只有火箭和人造卫星等。
“热层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波长很短的紫外辐射,主要集中在远紫外辐射和极紫外辐射上。我们近地面的温度一般是300开尔文,也就是27摄氏度左右;热层的温度普遍最低在600开尔文(约326摄氏度),高的时候能够达到1500开尔文(约1226摄氏度),甚至可以超过2000开尔文(约1726摄氏度),温度远比地面要高。”任志鹏介绍,热层的能量来得快,散得也快,“它的储存效应一般没有那么强,只能持续几天,热层温度因太阳辐射的强度而变化。”
虽然热层的温度远超近地面温度,但是对于气温却没有什么影响。任志鹏介绍说:“大气随着高度的上升,密度呈指数级下降。卫星之所以能够在天上长时间地飞,也跟热层密度很低有关。因此,热层温度虽然很高,但总能量是有限的。而且它起到了一个保护层的作用,把对我们人类有害的很多高能粒子、高能射线都吸收掉了,所以跟地面温度没有太大关系。”
太阳活动可能进一步增强
为什么今年热层温度达到了20年来的峰值?
任志鹏研究员表示,提到大气热层,一般都跟太阳活动周有关系。太阳的活动指数有一个近似11年的周期,而NASA提到的这个20年,实际上是因为上个有着明显太阳活动高年的太阳活动周(即上上个太阳活动周),基本在2003年左右就结束了;紧跟着的太阳活动周里,太阳活动整体偏弱,该强的时候没强起来,导致太阳的紫外辐射整体偏弱。在上个太阳活动周中,甚至还有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太阳辐射最低的两个年份——2008年和2009年。
“这个20年的计算主要是从上上个太阳活动周后期、上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整个周期,以及目前这个太阳活动周的起始阶段,由这三段组成的。由于上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活动偏弱,导致今年就显得很强。实际上,目前的太阳活动跟2003年的强度差不多,还没有到最强的时候,之后的太阳活动还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
对航天活动的影响增加
虽然热层的温度上升,对于人类的正常活动影响有限,但是对于航天活动却有不小的影响。任志鹏研究员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再三提醒:“由于上个周期的太阳活动较弱,对于航天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进入新的周期,太阳活动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因此对于航天活动还需更加小心地验证。”
“很多卫星飞行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大气阻力就成为了决定卫星寿命的重要因素。”任志鹏说,“热层的温度上升,对应的就是密度会剧烈增加,导致这些卫星的寿命成倍缩短。”
2022年初,马斯克的星链由于受到地磁暴的影响,一次性坠毁了几十颗卫星,就是吃了这个亏。当时,星链很可能就是以上个周期太阳活动偏弱的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较为经济的方案,没想到热层的普通扰动就导致了数十颗卫星坠落。
“其实这也是一个警示。”任志鹏说,“现在太阳活动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近年来我国的航天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这方面警示,一定要加倍小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掘金市场蓝海 谁在热“炒”预制菜?
- 筑牢理性消费防线,“卡游启智,理性护航”青少年健康消费倡议在京发布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田间稻谷黄 致富新“稻”路
- 广汽埃安与小马智行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投入千台Robotaxi
- 成都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103部影片定档 2024年暑期档供给充沛
- 今冬最强寒潮来袭,各地气象局等部门提前部署减少冻害
- 武汉一高校师生挖掘荆楚文化 设计作品尽展楚风楚韵
- 南博故事 在昆明遇见柬埔寨的美
- 乌兹别克斯坦与法国同意提升双边关系水平
- “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日本站)活动在东京举行
- 南京调整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 年轻人兴起“饮茶热”:得闲饮茶 不得闲也饮茶
- 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开幕
- 南凭高铁崇凭段进入全面铺轨阶段
- 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柯皓哲:人工智能在公司运营中扮演重要角色
- 锦波生物携手分众传媒率先抢占线下流量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逾2500亿元贷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与浪漫”结合 行走巴黎遇见中国
- 中国首个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运营周年 进出口额1.14亿元
- 热门推荐
-
- 触摸地球脉动 感受生命变迁(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 福建经济观察:宁德以新型工业化塑造新优势
- 菲律宾一军用直升机坠毁 2名飞行员遇难
- 黄河古贤工程进入建设阶段
- 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国宝级文物,只有48g?
- 风险大、融资难……中小微电商“出海”难题如何解决?
- 如何租到安心好房
-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会在天津举办
- 特大火灾已致17人伤亡!韩总统宣布此地为特别灾区
- 北约举行防长会 下周起大规模军演登场
- 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论浙江义乌:“生意即生活”
- 315,他们被曝光!
- 报告指中国场景创新推动新经济发展
- 广东鼎湖山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
-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
- 武汉,一座爱电影的城市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3个煤矿典型执法案例
- “恳谈会实打实,我们这趟来得值”
- 大连客运段回应“男子把卧铺让妹妹被拒”:二人均未离开硬卧车厢
- 火爆的“酱香咖啡”哪些人群不宜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