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动力强劲,民生工程温暖人心—— 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
特色产业动力强劲,民生工程温暖人心——
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
高原炊具、超充绿廊、青稞种质创新……不论是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特色农牧业的精耕细作,还是从无到有的高原炊具轻工业,都显现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之处。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努力走出了一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十四五”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0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400亿元,人均GDP从5.23万元增长到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特色产业显成效,致富路上步伐稳
近年来,西藏持续壮大文化旅游、特色农牧、高新数字、藏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培育高原轻工业等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牦牛出栏由原来的8至12年缩短到3至4年、以牦牛骨为原料的牦牛骨瓷器价值最高卖到了一件200万元,自主研发的青稞良种有70多种……我区在农牧业发展上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助力提升农牧业产值,促进农牧民增收。其中,由青稞加工而成的青稞酒、饼干、挂面、代餐粉等系列产品,不仅销往区外,还远销尼泊尔、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经济领域,西藏凭借低硫、低湿、低温、低氧的独特气候优势,吸引了众多大数据中心落地。
“西藏的清洁能源极为丰富,而体量巨大的清洁电力可以就地低成本转换为算力,再利用算力发展人工智能,成本很低,商业上极具竞争力,这也是宁算科技落地拉萨的原因之一。”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宁说。
数据显示,近3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速保持在14%,2023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50.98亿元,同比增长19.3%,数字经济已成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拉萨市宇拓路上的高原炊具直营店,店员米玛卓嘎每天要接待许多顾客。
“进店的人都是来咨询或者购买‘雪莲花’牌高原炊具的。”米玛卓嘎说。
通过引进区外技术适应高原实际,自治区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两个品牌的高原炊具,解决了煮饭做菜不易熟、熟得慢和烧水到不了100度的问题,生产两年多来已经销售了84万件,以高原炊具引领的高原轻工业正成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民族团结一家亲,其乐融融共发展
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拉萨八廓街,有汉族、藏族、回族、门巴族等20多个民族在此居住,生活在100多个居民大小院中,人们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就像“茶和盐巴”一样,亲如一家、其乐融融。
今年5月,大型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国家话剧院舞台,演绎了生活在八廓街的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
鲁固社区许普金老人是江苏人,几年前不幸遭遇车祸,落下残疾,他和老伴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下,老两口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许普金常说:“他们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近年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和规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现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社全覆盖,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我很享受当下的状态,希望能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在长沙欢乐海洋世界公园工作的仁青群培说。在援藏力量的帮助下,近年来,像仁青群培这样在区外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象征雪域高原民族团结的“格桑花”,随着时代的进步,飞越千山万水,也扎根在祖国各地。
目前,西藏已建立“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30余个,区外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3600多人,走出去就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民生实事暖人心,幸福指数节节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我区大力改善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各族群众的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油灯到电灯、土路到油路、毡房到瓦房的沧桑巨变。
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68岁的措姆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以前家里住的是草坯房,面积小且没有水和电,现在住进了200平方米的供氧供暖小康房,水、电、路、讯、网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在自治区大力推动下,普玛江塘乡实施集中供暖供氧工程。“如今,乡里283户都实现了供暖供氧。”普玛江塘乡党委副书记李云龙说。
到2023年底,全区城镇供暖项目投资累计达到283亿元,年均投资20亿元左右。目前,全区供暖项目覆盖人口约70万。
除了集中供暖供氧工程,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高海拔农牧区季节性断水问题解决、供电可靠率提升、光纤宽带和4G信号全覆盖……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让西藏各族群众彻底告别了“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通信难”的历史,过上了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生活。2024年,我区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安排资金121.4亿元,实施21项民生实事,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民生底色。
在社会保障兜底、农村住房改造、资助贫困学生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下,我区各地焕然一新,高原各族人民正享受着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品质生活。(记者 李梅英)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过火面积超旧金山市区!消防栓里却没水救火,美国怎么了?| 国际识局
- 韩红基金会再获中华慈善奖:将继续为爱奔赴
- 印度东部发生列车脱轨相撞事故 已致1100多人伤亡
- 古代海南墟市
- 买牛奶的地方也能买弹药?美多地杂货店开售弹药引质疑
- 国家开放大学将陆续上线课程供家政从业人员免费学习
- 超越“书籍史”的探索——《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编著记
- 最新研究:气候变暖加剧猎豹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潜在冲突
- 以“摇”迎新 “摇滚之城”石家庄解锁跨年新模式
- 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首个智算跨架构平台——算力原生 “芯合”
- 重庆文旅亮相2024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 近两年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注册120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88岁王蒙推出最新中篇 “霞满天”中回望不老的青春
- 俄罗斯总统普京出访阿联酋和沙特
-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
- 中基协:研究推出符合长期资金需求的创新产品
- 亲子游、毕业游、避暑游等叠加,带动旅游业复苏
- 纪录片《中国》创作座谈会召开
- 盖茨基金会:七项低成本创新到2030年可挽救200万母婴生命
- 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文伟教授逝世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9月份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升
- 广西荔枝主产区灵山“桂味”等晚熟品种面临罕见减产 当地多措应对
- 天津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40.2 ℃ 突破1951年以来6月中旬极值
- 文旅融合发展 共享美好生活
- 81岁美国老太太贾和普携友人第24次行走剑门蜀道
- 郑州民企话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激活内生动能
- 江山如画 | 国家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唱响江山如画
- 报告:民宿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Z世代房东数量持续增长
- 中新健康|疼痛感如何描述最清楚?听医生怎么说
-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划定
- 浙江警方从境外押解回65名电诈犯罪嫌疑人
- 都市奋斗的现实书写 《一路朝阳》研讨会举办
- 甘肃瓜州“快递进村”:民众享受“家门口”寄递的幸福
- “拿不准看测评”?近九成受访者购物前有看测评的习惯
- 民航局:到“十四五”末 航空服务预计将覆盖全国91.6%的人口
- 福建漳州:博士创新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 专家学者江苏盱眙共话龙虾产业高质发展
- 墨西哥外商赴浙江台州采购:合作促共赢
- “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在四川成都发布
- 刘震云:我就会干一件事,就是把小说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