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动力强劲,民生工程温暖人心—— 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
特色产业动力强劲,民生工程温暖人心——
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
高原炊具、超充绿廊、青稞种质创新……不论是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特色农牧业的精耕细作,还是从无到有的高原炊具轻工业,都显现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之处。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努力走出了一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十四五”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0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400亿元,人均GDP从5.23万元增长到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特色产业显成效,致富路上步伐稳
近年来,西藏持续壮大文化旅游、特色农牧、高新数字、藏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培育高原轻工业等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牦牛出栏由原来的8至12年缩短到3至4年、以牦牛骨为原料的牦牛骨瓷器价值最高卖到了一件200万元,自主研发的青稞良种有70多种……我区在农牧业发展上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助力提升农牧业产值,促进农牧民增收。其中,由青稞加工而成的青稞酒、饼干、挂面、代餐粉等系列产品,不仅销往区外,还远销尼泊尔、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经济领域,西藏凭借低硫、低湿、低温、低氧的独特气候优势,吸引了众多大数据中心落地。
“西藏的清洁能源极为丰富,而体量巨大的清洁电力可以就地低成本转换为算力,再利用算力发展人工智能,成本很低,商业上极具竞争力,这也是宁算科技落地拉萨的原因之一。”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宁说。
数据显示,近3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速保持在14%,2023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50.98亿元,同比增长19.3%,数字经济已成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拉萨市宇拓路上的高原炊具直营店,店员米玛卓嘎每天要接待许多顾客。
“进店的人都是来咨询或者购买‘雪莲花’牌高原炊具的。”米玛卓嘎说。
通过引进区外技术适应高原实际,自治区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两个品牌的高原炊具,解决了煮饭做菜不易熟、熟得慢和烧水到不了100度的问题,生产两年多来已经销售了84万件,以高原炊具引领的高原轻工业正成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民族团结一家亲,其乐融融共发展
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拉萨八廓街,有汉族、藏族、回族、门巴族等20多个民族在此居住,生活在100多个居民大小院中,人们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就像“茶和盐巴”一样,亲如一家、其乐融融。
今年5月,大型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国家话剧院舞台,演绎了生活在八廓街的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
鲁固社区许普金老人是江苏人,几年前不幸遭遇车祸,落下残疾,他和老伴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下,老两口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许普金常说:“他们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近年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和规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现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社全覆盖,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我很享受当下的状态,希望能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在长沙欢乐海洋世界公园工作的仁青群培说。在援藏力量的帮助下,近年来,像仁青群培这样在区外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象征雪域高原民族团结的“格桑花”,随着时代的进步,飞越千山万水,也扎根在祖国各地。
目前,西藏已建立“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30余个,区外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3600多人,走出去就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民生实事暖人心,幸福指数节节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我区大力改善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各族群众的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油灯到电灯、土路到油路、毡房到瓦房的沧桑巨变。
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68岁的措姆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以前家里住的是草坯房,面积小且没有水和电,现在住进了200平方米的供氧供暖小康房,水、电、路、讯、网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在自治区大力推动下,普玛江塘乡实施集中供暖供氧工程。“如今,乡里283户都实现了供暖供氧。”普玛江塘乡党委副书记李云龙说。
到2023年底,全区城镇供暖项目投资累计达到283亿元,年均投资20亿元左右。目前,全区供暖项目覆盖人口约70万。
除了集中供暖供氧工程,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高海拔农牧区季节性断水问题解决、供电可靠率提升、光纤宽带和4G信号全覆盖……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让西藏各族群众彻底告别了“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通信难”的历史,过上了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生活。2024年,我区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安排资金121.4亿元,实施21项民生实事,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民生底色。
在社会保障兜底、农村住房改造、资助贫困学生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下,我区各地焕然一新,高原各族人民正享受着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品质生活。(记者 李梅英)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彭华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升级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 第十四届福州温泉旅游节开幕
- 课外负累过重 中小学教师什么时候才能专注教书育人?
- 江苏健身健美运动协会通报“运动员丢鞋砸裁判”:已成立调查组
- 加速技术落地 上海探索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立“标准”
- 国潮机甲“破圈” 80后的机甲玩具“收藏梦”
- 合肥海关查获侵权水杯854个
- 民航局印发《民航旅客出行和支付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预防“吃出来”的癌症
- 浙江养老新观察:“最美夕阳红”,如何再添“红”?
- 中国贸促会:2023年出国办展项目总计78项
- 中国代表:进一步改善对叙利亚人道救援需克服三方面障碍
- 2023年吉林省完成50项民生实事 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
- 韩警方累计抓获59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防身用品销量飙升
- 陕师大为毕业生发放印有毛笔字寄语就餐券
- 乡贤组团建最美农村路 促风景变“钱景”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美丽嬗变
- 用人单位哪些行为会遭猎头公司起诉?
- 元气森林:成绩单背后的“好产品”与“伙伴”哲学
- 在微信群发布地震假消息 石嘴山市蓝天救援队一志愿者被开除
- 热门推荐
-
- 扩大内需,打开增长新空间(人民时评)
- 上海新春黄金首饰走俏 年轻人成“淘金”主力军
- 兴凯湖“文开湖” 湖面壮阔如海引“围观”
- 韩国国会14日下午表决尹锡悦弹劾案 韩媒:通过可能性大
- 湖南发布总林长令:加强林草资源保护 夯实美丽湖南生态根基
- 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8%
- 中国商务部回应日本向WTO提交书面文件:应反躬自省
- 江西百年非遗“东河戏”:一颦一笑表千古 一叹一念皆是情
- 宁夏西吉:“薯”光无限 奏响乡村振兴大合唱
- 叙利亚中部地震引发恐慌 65人在踩踏事件中受伤
- 美媒:美国人继续为美对华加征关税买单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良渚论坛”面向全球征集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
- 个人养老金如何开通?要注意哪些风险?详情→
- 财政部:对197家会计师事务所 509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
- 铁路中秋小长假旅客运输启动 快来打卡“小慢车”上的“中秋集市”
- 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弱冷空气活动频繁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
- 中新教育丨由“输血”到“造血” 北京推进“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
- 快讯:韩国法务部对总统尹锡悦采取禁止出境措施
- 江山如画|一片叶子背后的生态密码:燕子窠因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