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界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医生的故事
中新网上海9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研发出普通民众用得起的抗癌药的医药专家;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古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古老的中医文献走进民众生活中去的中医专家;用适宜技术造福摩洛哥民众的上海医生……
记者30日获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我的卫生我来讲——党课开讲啦”活动中,10组主讲人以演讲、小品、脱口秀、诗朗诵等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在创新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护佑人民健康的故事。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说,这些党课主讲人,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信仰的力量,传递着卫生强音,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讲好卫生发展故事之中,让理论思想更接地气、让理论教育更加“入味”。
远在万里之外的摩洛哥,驻扎着上海援外医疗队。从1975年以来,近2千名上海医护人员在摩洛哥的偏远贫困地区,无偿地提供医疗援助。上海市卫健委外事处沈玮哲介绍了上海医生造福摩洛哥民众的故事。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开展适宜技术,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医学奇迹:为107岁肝脓肿老人实施手术引流;在地震摇晃的手术室里接生宝宝……
如何让古老的中医文献从书架上走下来,走进人民的生活中?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说,他把“中医非遗生活化”作为主题,跳出现有中医文化传播的传统思路,塑造“中医生活美学”,将浦东新区新场镇一座清朝咸丰年间的古宅,改建为中医生活空间。“在这里,我们创建了文创空间、药食同源坊、‘中医生活家’工作室等,吸引了上万人来体验中医健康生活。”贾杨说,如今,中医药文化与古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草药与非遗土布结合、二十四节气的中医集市等创新活动都在努力促进健康旅游消费升级。“海派中医文化基地”已经从新场古镇走出来,将中医文化的种子,播撒四方。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名师生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了中医非遗的魅力。
2021年12月,中国首档大型电视科普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开播,从上海到长三角,再到全国,最后传递到全球华人。在党课上,多位医生参加演绎的“《健康脱口秀》的故事剧本”讲述了《健康脱口秀》的初衷。据悉,在《健康脱口秀》这个舞台上,医生们用犀利语言解释健康误区和谣言,让民众摆脱健康盲区、不再“踩雷”。医生们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消除公众对职业的刻板印象,减少医患双方的信息差距,拉近彼此距离。
在党课中,来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主讲人深情讲述了瞿爱东教授的感人故事。1984年,瞿爱东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来到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当时,当她看到众多家庭被癌症高昂的治疗费用困扰,国外最新的抗体药可以像导弹一样精准摧毁肿瘤,但动辄上万元人民币一瓶的价格让中国普通民众望而却步,便立志要研发中国民众都用得起的抗体药物。在不断努力下,她带领团队研发的药物在华上市,成为普通民众能买得起的血液肿瘤一线用药,无数家庭因此获益。(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火热减肥药重塑市场新格局
- 65届格莱美:“端水大师”如何突破自我?
- 12月24日央行开展64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八闽千姿)千年古荔树开采 荔城无处不荔枝
- 年内超800家公司实施分红,A股“过年红包”谁最慷慨?
- 如何看待新中式穿着讲究与忌讳?
- 美国“印太战略”的本质是维霸遏华
- 四部门研究部署抓好今年遏制“天价”月饼工作
- 朱民:未来全球需要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 工信部:2027年建成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用新路径
- 全国首例!家暴男无视人身安全保护令被追究刑责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迎新进展 1#斜井顺利贯通
- 中国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到顶
- 大熊猫“星秋”“怡兰”抵澳 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
- 2024年1-11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达2.8亿部
- 泰国驻南宁总领事:泰中合作空间广阔
- 14年前的电子榨菜《甄嬛传》,为啥越“炒”越香?
- 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开馆 再现茶马古道千年风貌
- 制作人陈珀:香港流行乐是不可取代的
- 热门推荐
-
-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迎来2024年明水期首批入境货物
- 台湾南部再遭干旱缺水危机考验
- 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 西江流域今年11月来水总体较多年同期或偏少一到二成
- 前三季度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专家称四季度消费后劲可期
- 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
- 家中冰箱应如何消毒?专家手把手教你
- 韩国客机起火事故已致28人死亡 中领馆称机上无中国公民
- 广州市外贸规模历史上首度在前11月突破万亿元
- “缤纷四季·精彩吉林”文化旅游推介交流会在东京举办
- 服务近400万家庭装修 建行信用卡助力“优居”换新家
- 尼泊尔媒体团赴玉树交流:以 “小而美”促“心相通”
- (投资中国)专访毕马威沈莹: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实践具备国际借鉴意义
- 西安机场单日客运量达15.46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中国书店成立70年: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一百年后,她成了曾祖母林徽因的校友
- 婴幼儿奶粉高端化提速
- 《繁花》里的上海真不真实,谁说了算
- 侨乡莆田何以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美国2024财年联邦赤字达1.8万亿美元 较2023财年增加13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