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织就生态防护网 要“颜值”也要“产值”
中新网大理9月24日电 (黄兴鸿)记者24日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委获悉,该州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织就洱海生态防护网,守护好“高原明珠”的“颜值”,助力提高当地的“产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能。
大理州的洱海,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肩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
9月23日至24日,记者跟随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组织的“团结花开彩云南——主流媒体云南行”走进大理州,探访该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故事。
据悉,近年来,大理州投资逾91亿元,实施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工程涵盖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建设,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的完善和2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建设等。
生活在洱海湖畔的马宏,经营着一家咖啡店。据他介绍,洱海生态廊道的建设,将大理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景观资源,民宿客栈、田园花海等新业态新产品融为一体,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他的咖啡店日均客流量逾4000人,洱海周边村子正焕发新容颜。
此外,大理州还加大了洱海流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洱海周边有超过2万户养殖户、1.5万家餐饮单位。”当地一家环保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刘飞介绍说,该公司每天收集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死亡干枯水生植物等10类废弃物约2000吨,经加工处理、资源化利用后变成有用、值钱的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等,为洱海水质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该公司年生产生物天然气产品3000多万立方米,并在当地投放生物天然气出租车200辆;可年生产有机肥80万吨,销往国内外。
“养殖、种植户通过卖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利用有机肥种植农作物等提高了收入。”刘飞称,有机肥种植的大米售价逾35元一公斤。
中共大理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大理州民族宗教委主任李欣表示,洱海生态持续改善,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丰富了大理的旅游资源,拓展了全域旅游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据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4年1至8月,该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088.98万人次,同比增长13.42%,旅游总花费822.63亿元,同比增长4.83%。(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发科发布天玑8400 李彦辑:助力终端设备将AI前沿科技惠及更广泛的大众
- 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5个月
- 莫高窟真的会消失吗?
- 人民财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走进金边社区开展首次义诊
- “便利在华支付 畅通中澳往来”主题活动悉尼举行
- 专家学者福建泉州共话“天然气地球科学与绿色低碳发展”
- 今年前4个月 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超5万亿元
- “阅读中国——北京文学分享会”在德国柏林举办
- 暑期下半场文旅产业链持续火热 上市公司花样助消费
- 快来预约!北京民族文化宫这个大展不容错过~
- 7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35元 下调20个基点
- 财政部处罚普华永道
- 中国首条至波兰卡托维兹定期货运航线通航
- 装载舟山制造矿石转驳船 全球第二大半潜驳船开航作业
- “学术酒吧”悄然兴起 年轻人青睐“松弛学习”
- 安徽肥西基层林长:保护山林二十载 守护百姓心安宁
- 美国加速打造电池产业链,相关人士:美国最大命门是工程师队伍匮乏
- 巴西圣保罗华商聚集区发生火灾 逾500商铺损毁
- 青海扁门高速公路峨堡至盘坡段运营 祁连县结束不通高速史
- 热门推荐
-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助青海乌兰县构建人畜共患病防控
- 洋山VTS运行20年 累计保障800余万艘次船舶安全航行
- 2025民营书业(峰会)年度盛典聚焦新技术下如何提升行业变现能力
- 戏曲之盛 关键在人
- 全链条打击,遏制电诈上升态势
- 人工智能会导致电力短缺吗
- 新疆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施行一年成效显著
- 2023中国时尚知识产权大会召开 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 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 “黑科技”内衣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 杨梅频频“出圈”背后:数智技术与全产业链加工
- 2024年清明节假期 28.2万人次经上海口岸出入境
- “全民级影视”爆款力作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 美媒:美元遭全球厌弃实属咎由自取
- 中国创新药研究获美国官方机构认定 将助力全球眼部肿瘤罕见病治疗
- 普京:俄愿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但拒绝被强加脱离现实的方案
- 聚焦重点领域 山西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 中国哈尔滨至越南芽庄国际航线成功复航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中国东北地区首趟“一单制”铁海快线班列开行
- 专家学者呼吁: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价值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