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故里的“都江堰”:惠泽至今的汉代水利工程
中新网陕西城固10月13日电(王雨蜻)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也有一座“都江堰”。历经千年仍惠泽当地,它就是汉代水利工程——五门堰。
城固县位于陕西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被秦岭巴山环抱、被汉江湑水惠泽,是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五门堰始建于汉代,是一个截湑水河的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门堰通过弯道筑坝的方式,将上游的水聚集在这里,通过分渠灌溉下游农田,至今它仍灌溉着一万一千亩农田。”城固县桔园镇镇长徐剑锋介绍,五门堰既在汛期分流了湑水河的洪水,又在干旱时蓄水灌溉良田。
记者来到五门堰看到,堰坝由当地石材砌成,远远望去整体呈灰黑色,宛如湑水河中的一块巨大礁石。河水在堤坝的拦截之下变得宽广,顺着斜坡倏忽而下,发出潺潺流水声。
五门堰坝体上有五处涵洞,因形似五门而得名。“五门堰取五这个数字也是很特别的,它寓意着五谷丰登。”徐剑锋说,坝体上每个涵洞连接了一道引水渠,涵洞下面又有大小不等的许多分水口,通过涵洞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湑水河被最大限度用于灌溉,为城固县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作用。
“城固县是个农业大县,五门堰灌溉了城固县70%以上的土地。周边大多是种水稻,五门堰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五门堰文物管所所长熊江宁说。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坝体进行一个修缮和维护,在修缮的过程中我们也尽量保持它的原貌。”徐剑锋介绍,此处也是当地居民观景纳凉的好去处,人数最多时每天能达到两万多人。
在五门堰口西南处,有一座明清时期修建的寺庙,被称为“龙门寺”。“龙门寺过去相当于是个小型的水利衙门,过去的每一任县令隔一段时间会都在这里办公。”熊江宁介绍,寺内现在还有禹稷殿、大佛殿、太白楼等一些明清时期的建筑,以及功劳卓越、对当地有巨大贡献的四位县令的塑像。
经过修缮,1992年当地在龙门寺建立了五门堰水利博物馆,这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水利博物馆。2017年,五门堰与山河堰、杨填堰一同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历经沧桑变化,五门堰依旧发挥着作用,滋养土地造福百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老铁路运输进出口果蔬逾8万吨 货值突破20亿元
- 长期资金入市迎来窗口期 多措并举助力规模增长“加速度”
- 尼泊尔开始向孟加拉国出口电力
- 美国亚拉巴马州一男子连续制造两起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开馆 助力弘扬东坡文化
- 少儿图书如何破局?
-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以短视频形式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 商务部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
- “粤桂两市”携手西江生态保护 联动执法
- AIGC媒体应用标准联盟技术分享及工作交流会召开
- 餐饮团购低价竞争不可持续
- 外媒:海地总理科尼耶被解职
- 原创歌剧《鸾峰桥》在京展演亮相中央歌剧院剧场
- 65.5%受访家长暑期在兴趣班上花费2000元以上
- 湖南零陵做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 (乡村行·看振兴)传承非遗美食 江西都昌排粉“出山记”
- 消费观念转变 童装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 西安城市观光车龙年主题新车上线 助力沉浸式文旅打造
- 春分节气知多少:如何才能缓解春困?
- 清明节假期甘肃天水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倍
- 热门推荐
-
- 多国学者: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展现强大生命力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凶险 专家:24小时内应积极治疗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西藏看一次星空!
- 第七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开幕
- 山体滑坡致人员埋压 福建消防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 越冬候鸟飞抵浙江上虞海涂:比往年稍迟 首批超两万只
- 国际深一度:为加密货币献金“折腰”,美国大选再曝乱象
- 北京艺术博物馆首推中秋文创月饼
- 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开工建设
- 全国“双百”古树名单公布 广东4株古树、5片古树群入选
- 河南平顶山通报“叶县强拆果园”事件: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韩国游客暴涨超900% 赴华旅游成国际新趋势
- 中国航发集中推介10型通航动力产品 签署1500余台发动机意向合同
- 《长安三万里》出圈,64.3%受访者感觉古诗文让人“涨知识”
- 以翡翠故事为载体,这部舞剧有哪些动人之处?
- 入境加拿大旅客数量保持增势 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大美“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明起开门迎客
- 1月1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8444.9万人次
- 聚焦运河文化 北京曲剧《运河之端有片海》将演
- 坚守火灾一线的消防员:放弃休假 投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