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故宫以东去 年轻人为何爱上北京东城
北京的金秋,钟鼓楼广场热闹非凡,有踢毽子的、演民乐的、淘旧书的,洋溢着年轻人的欢声笑语。700多年前,晨钟暮鼓、鸽哨虫鸣、吆喝叫卖的余韵,也在同一空间回旋。沿着钟鼓楼所在的中轴线向东眺望,是一片文化气息最浓的天地——北京东城。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北京东城有4处世界文化遗产、14片历史文化街区、384处不可移动文物。不久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就有12处坐落在东城。走在4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步步皆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
文化网络得以再织密。细数东城,有37家博物馆、40个剧场、190家实体书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25项。每万人拥有实体书店量全国第一,平均每天10余场演出在东城启幕,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文化是东城的灵魂。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在这里焕发新的生命力。
古今文化之美滋养青年
一个坐标见证时代之变。位于中国美术馆后街的77文创园,前身是北京胶印厂,2013年焕新,以戏剧为主题,旧车间改造为新剧场。剧场内没有阶梯式固定座椅,而是根据演绎需求随时调整,新颖的沉浸式演出叫好又卖座。据介绍,过去一年,这里上演了270多场演出,70%的观众是25-35岁的年轻人。
园区内的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被称作戏剧界的“横店”,北京的民营剧团多来此排练。这里交通便利,租金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目的就是扶持年轻剧组成长。在这里排练完的剧目,将开启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巡演。
今年,77文创园成为Citywalk热门路线的一站。许多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询问能否在此寄存行李。
放下行装出发,就是东城的“文化金三角”:故宫-王府井-隆福寺。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密集,城市更新后,更具古今交融之美。依托“故宫以东”共创计划,文化资源与各类产业跨界联动,串珠成链,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
傍晚,“美后肆时”四合院里传出悠扬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剧本诵读声,吸引了背着球拍、拎着购物袋的年轻人纷纷驻足。这里是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被称为“北京最欢腾的四合院”。
在这里,美谈馆、美衣馆等21处文化活动空间错落分布,是老人的休闲之所,也是儿童的暑期乐园、年轻人下班后的夜校,每年举办的1000多场公益性文化活动颇受市民欢迎。
市民张爽主动报名参加这次《阿伽门农》的剧本朗诵,她并非戏剧领域的专业人士,只因对文化活动抱有极大的热情。从家到这要乘1小时左右的地铁,张爽每月都要来两三次,四合院里开设的马头琴演奏、非遗手作等活动,她都体验过。张爽说,这里就是她的“文化补给站”,能让自己从日常工作中抽离出来,释放压力。
事实上,“美后肆时”已不仅仅是社区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东城区曾统计过,这里的活动覆盖度可延伸到5公里之外的人们。
00后杨欣源是“美后肆时”运营团队的一员,他看中这里开放的工作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团队里多是像他一样的青年,他们将公共文化与社区治理融合,为策划一场活动进行头脑风暴,设计出身的杨欣源总能从中汲取灵感。
东城这片文化沃土,为怀揣理想的年轻人提供生长的养分。
在东城做一个文化青年
“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却没有一家卖纸的铺子。”北京小伙儿杨波、崔振硕创业,选择了“纸”这个小众领域。他们深入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寻纸”,收集了17个省区近500种传统手工纸样,制作《中国手工纸样册》,希望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系统化地保留下来。他们通过公众号科普冷门知识,举办线下体验活动,将纸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纸铺搬过几次,始终在东城的胡同里。有顾客惊叹,“天南海北的纸会有如此多的品类和奇妙有趣的名字。”还有人打心底羡慕,“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挺酷的。而且这件事还那么有意义。”
一名在东城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观察到,选择在东城做内容创作的文化企业,许多都是这样有情怀、有理想的,这与东城与生俱来的厚重的文化气质分不开。
东城也在倾力扶持这样的“文化细胞”。一方面,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多数文化产业园区都为企业提供代办工商税等政务公共服务,帮助他们少跑腿。另一方面,东城也为小微企业提供展示的平台。2023年年底,东城提出“主理人计划”,代表纸文化的纸铺入选,此外还有玉文化、米文化、瓷文化。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首批主理人集中在非遗和手工艺领域,后续还将探索推出文学、电影领域的主理人,“这些都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非常依赖领军人物或团队的文化素养和经营能力。我们发掘出来,用体系化、市场化的手段给予支持,使之快速成长,从赛道里跑出来。每年不断涌现出新,逐渐形成生机勃勃的文化生态”。
文化做底色,城市不断创新
文化企业最需要哪些支持?东城区曾专门开展调研。
资金方面,2016年,东城区创办支持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明确2016年至2020年,区财政预算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用于该专项;2019年,发布“文菁计划”,通过领军企业奖励、高成长企业扶持、重点项目补助等多种形式,助力文化企业稳定健康发展;2022年,设立文菁产业基金,重点鼓励和培育文化新业态。
“这些奖励代表政府认可,从而带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关注这些小微企业。”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为解决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2021年,驻区的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王府井支行等8家金融机构成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尽可能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2023年,东城区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持续加大政策力度。
今年,东城区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首创优质文化企业“白名单”机制,实现评价结果与银行信贷、政府扶持政策挂钩;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全国首个线上“文化金融产品超市”,文化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额度、期限和产业需求,迅速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
当前,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开拓新市场难。东城将目光投向海外,自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后,东城积极推动文化企业出海,提供更多国际舞台的展示机会。
依托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东城在重大外事活动上,为企业搭建“搭船出海”的契机。东城区与奥地利的华文学校签署合作协议,设置文化出海联络站,将海外华校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教育的需求衔接回国内。东城区还拟与中国信用出口保险公司合作,为出海企业提供信用保险,让企业更有信心。
东城连续开设了多年的文化人才研修班,去年分为文化金融、文化出口两个方向,来自园区运营、内容创作、金融机构等各领域的30多人参加。研修班不仅增益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促进了不同领域文化人才的交流合作。
筑巢引凤来。目前,东城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542家。2024年上半年,东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实现增速17.2%,位列北京市首位。
金秋九月,2024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在即,东城文化月活动正在热闹举办,石埭会馆、黄冈会馆最新亮相,作为第二批签约的会馆合作项目,带动原发地参与会馆活化利用,连接京地文化长廊。数字隆福寺、“故宫以东”城市文化互动平台等元宇宙应用场景项目等正加速落地,文化金名片不断擦亮。东城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根基、为底色、为驱动的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根据今年发布的《东城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未来3年,东城将聚焦实施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文化数字化变革、文化消费融合升级4个战略,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增长动能。
文化,日用而不觉,润物而无声。“崇文争先”的精神浸润了一座城,也激励着每个人。北京第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的陈欣悦钟爱戏剧,对她而言,戏剧就像一个记忆匣子,保存了自己在那段时间的情感,启发了她对真实生活的思考。
陈欣悦喜欢在东城看戏剧,逛小众博物馆。文化是陪伴了她整个童年的伙伴,未来她也想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学习它,继承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男子因琐事积怨致五人死亡案二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死刑
- 实现“产、供、销、融”一体化 京东农业科技发布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 全球24城市长(代表)杭州对话城市治理
- 加拿大埃德蒙顿举行加中文化节暨礼赞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
- 2024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闭幕
- 妈祖信俗研学之旅活动在福建莆田开营 台湾青年深入研习妈祖文化
- (新春走基层)江西南昌:“乡贤公司”牵手“小辣椒”红火乡村
- 西泠印社庆建社120年 社长之位依然空缺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转型后中国金融机构更有竞争力
-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发布
- “时代少年谱新篇”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民乐团新春音乐会举办
- 上海和福建三明携手 产教融合促发展
- 市场总体扩张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年内高位
- “八纵八横”已建成约80%,CR450预计今年完成样车制造
- 民调显示日本岸田内阁支持率创新低
- 特朗普长子到访格陵兰岛
- 瑞再研究院:2024年中国保费总额实际增速快于全球水平
- 安徽工会开展就业援助行动 今年目标促进10万人稳定就业
- 节后客流高峰冰雪天气来袭 武铁多举措积极应对
- 热门推荐
-
- 专访陆慷:让印尼公众感受中国速度
- 安徽气象开辟量子新赛道 “气象+”赋能20万经营主体
- 云南昆明电商购物季启幕 “新阶”赋能农产品销售
- 壮族服饰出圈 成广西“Z世代”新国潮穿搭
- 文博会二十年:迈开加速国际化步伐
- 中国官方:对地方政府收回、回购土地给与资金、税费等支持
- 美国科学家: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正与中国传统医学交融互进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启幕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马来西亚空军训练事故致2死1伤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疆南水乡”逾万亩盐碱地改良种出海水稻好“丰”光
- 近期涉面包车超员较大事故多发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提示
- 大连商品交易所今年1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53起
- 粤桂滇黔渝及华北东北地区有强降雨
- 都市“夜校”:国人生活新追求
- 快讯:韩国公调处停止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令
- 四川:隆黄铁路隆叙段胡市镇特大桥主桥贯通
- 艺术体操世界冠军隋剑爽为甲骨文广播体操宣传代言
- “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创历史同期新高
- 蒙内铁路助力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