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新疆“疆南水乡”逾万亩盐碱地改良种出海水稻好“丰”光
中新网新疆喀什10月25日电 题:新疆“疆南水乡”逾万亩盐碱地改良种出海水稻好“丰”光
作者 孙亭文 马丽娜 热衣丁
深秋时节,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的万亩海水稻基地里,一垄垄海水稻为大地披上了一袭金色的新装。金黄色的海水稻田连成一片,秋风拂过,稻浪翻动,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稻香。
日前,喀什市种植的1.3万亩海水稻开镰收割,20余台水稻收割机在稻田来回穿梭,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实现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沉甸甸的稻穗变成一粒粒稻谷,又是一年好“丰”光。
看着今年海水稻喜获丰收,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克帕哈太克里村村民穆沙江·阿布都卡德尔说:“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种子,今年我也承包了350亩地开始尝试种海水稻,产量比去年高100多公斤。”
他口中所说的公司是指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2018年起,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肖尔巴格村作为盐碱地改良实验基地之一,进行海水稻的种植实验。
据介绍,种植期间,先后共引进了14个耐盐碱的海水稻品种,经过5年时间的试种共选择出了适应喀什气候的4个海水稻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改变了传统水稻的种植模式,让帕哈太克里乡的海水稻产量实现逐年稳步增长。
帕哈太克里乡因天然泉眼较多、水鸟栖息,又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因此被称为“疆南水乡”。但因土地盐碱程度高,当地传统的水稻种植亩产300公斤就算高了。“今年达到了这5年来最好的水平,最高的地块亩产达到了850公斤。2018年在这里种植海水稻的时候,在同一地块才400多公斤,后来增到500多公斤。”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记磙说,今年预计平均亩产近600公斤。
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上述公司还积极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育秧、插秧、除草等农忙季时节一边从事季节性务工,一边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参与到海水稻产业发展中来分享增值收益。据了解,目前海水稻种植项目的实施让帕哈太克里乡平均每户释放劳动力2人,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48000元人民币。
杨记磙说,1.3万亩水稻田的管理都外包给当地的农户,田间农忙季节的临时用工也是请的当地农户。
在这片盐碱地上,“我们要从原来治理盐碱地来适应农作物,转变为培育能够适应盐碱地的耐盐碱品种,把帕哈太克里乡作为公司西部地区耐盐碱新品种培育的育种中心和种业的‘芯片’基地,从原来的简单的耐盐碱水稻增加到粮油作物,特别是耐盐碱大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杨记磙说。
据悉,帕哈太克里乡今后将依托海水稻种植,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在构建种业“芯片”的基础之上,打造喀什地区、新疆乃至西部地区农业科技高地,建设以海水稻为主题的智慧农场、产业集聚园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把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及文化旅游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增加农民种植收益、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构建“海水稻+”产业生态圈,不断延伸海水稻一二三产发展链条,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甲流的防与治,如何“齐头并进”
- 东北华北雷雨频繁 8日起北方“热情”高涨
- 美国枪支暴力痼疾难除
- 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 搭建乡村文旅新场景
- “最美”亚运村在杭州?多国运动员花式点赞|世界观
- 截至去年底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分支机构超万家
- 海信AWE2024斩获10项艾普兰奖,再创新高
- 针对亚裔的歧视仍在加剧——起底美国反亚裔种族主义原罪
- 浙江多所学校刮起“绿色小旋风” 植树节里播种希望
- 辽宁迎来大范围降雪 279个收费站入口关闭
- 2024广州旅展开幕 大批爆款线路亮相吸客
-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永德)基地授牌
- 上海11月二手房成交已突破两万套,中介:税费调整后大标的成交可观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明年汽车销量约3200万辆左右
- 可乐涨价 国产汽水跟不跟
- 缅甸驻南宁总领事:冀将广西数字技术引入缅甸农业领域
- 重庆开行首条“小巷公交便民健康专线”
- “90后”敬老院院长:给老年人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 100元在开封能吃多少种美食?外国网红“夜奔”开封寻味汴京
- 铁路物流总包新模式助力粉煤灰离宁赴藏
- 热门推荐
-
- 湖北咸丰:“小药材”开出“致富方”
- 全网4000万粉丝的读书博主做对了什么?
- 从偏远小山村到网红打卡地 湖南花瑶聚居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上海长宁一小型汽车与老年代步车发生碰撞 致2人受伤
- 湖北农人庆丰收 应城稻花香里说丰年
- 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在耶路撒冷开设驻以色列大使馆
- 美国亚裔餐饮酒店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纽约举行
- 中国南航暑运计划增投超1.4万班次
- 新疆吐鲁番多举措护航迎峰度夏电网安全
- 中国将加快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落地
- “2023凤凰湾区财经论坛”在港开幕 探讨“新空间”与“新动能”
- 青海循化黄河岸边撂荒地重焕生机
-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清代龙纹”和“清代帝后御笔书画展”来了
- 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江西南康开幕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在多地区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打击俄军弹药库等设施
- 共促阿中合作迈上新水平——访阿联酋外贸国务部长萨尼·泽尤迪
- 浙江传统街区变身虚拟江湖 新玩法圈粉“Z世代”
- 多国人士聚三亚共商构建可持续旅游目的地
- 国际锐评丨所谓“延伸威慑”把日本推向更远的歧途
- 重庆推出展览系统呈现“红岩精神”凝结锻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