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民族情:互助种养殖 “谁也离不开谁”
中新网兰州9月7日电(刘玉桃 高莹)“从30年前的一片黄沙,一无所有,到现在砖房瓦舍,农机轰鸣,洋葱、甘草、西红柿等产业兴旺,村民都有了各自赖以为继的生存之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变化不是一点半点。”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明说。
红溪村,是20世纪90年代景电二期工程建设以来,从周边天祝县大红沟乡和哈溪镇等地山区移民安置汉、藏、土、回等各族群众形成的多民族聚居村。30多年来,红溪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成为甘肃白银各族干部群众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缩影。
背离故土,抱团取暖新建家园
1971年出生的刘明是一名藏族党员,1991年,刚20岁的他和父母举家搬迁,从天祝藏族自治县搬到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我们老家海拔高,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搬运东西都是靠人力和畜力,相比之下这里环境好很多。那时候退耕还林,国家政策支持搬迁,我就主动报了名。”
初到红溪村的刘明,和其他移民群众一样,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一切从头开始。“刚来特别困难,黄沙滩,挖地窝子住。我们以前主要以放牧为主,没种过水浇地,不会种地,汉族老乡教我们,他们非常热心,我们也给他们讲养殖知识。那时村里每年还组织开展农牧业培训,请专家手把手教大家种植养殖技术。”刘明说。
从会宁大山中搬迁而来的汉族村民张宝军回忆当年情景。“那时候田地都是土堆堆,大家首先平整土地,藏族村民没种过地,很多汉族老乡就把农具无偿借给他们,还教他们浇水、施肥、种植、收获各个环节知识。”他说。
安居乐业,乡村能人探路致富
2000年左右,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红溪村村民开始琢磨如何增加收入。由于红溪村大部分土地为沙化地和盐碱地,政府提倡种植枸杞,但村民都热情不高。在张宝军带头尝试种植取得经济效益后,大家才打消疑虑争相种植,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扩大产业规模,走上致富路。
2002年,刘明自费到安徽、河北和甘肃陇西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实验种植成功。此后,他便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中药材以及枸杞、洋葱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家致富,如今,能实现年纯利润800余万元,稳定解决100多各族群众务工难问题。
甘肃省人大代表、红溪村党支部书记康京兄表示,近年来,红溪村以“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力发展“一洋三红”、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等产业,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10座,按照“一棚两用”理念,建设多季节循环利用晾晒棚30座,积极对接企业,发展订单经济。
产业成片,精准帮扶“富口袋+富脑袋”
“从小伙子变成现在的老汉,现在每年也有20余万元收入,生活惬意且安心,移民搬迁到这里30多年,这里已成我的故乡。”漫水滩乡红溪村藏族村民李全德,也是上一任村委会主任,回忆过往生活,他说,“这些年,政府引导帮助,大家团结一致,从一砖一瓦建起家园,再到共同发展产业致富,各族村民之间不仅有通婚,村里有大事小情、婚丧嫁娶,大家也互相帮忙,感情越来越深,谁也离不开谁。”
如今,漫水滩乡通过党建引领促和谐、产业支撑奔小康、文化繁荣聚民心三大惠民措施,逐渐形成“产业成片、居住相嵌、文化共享、联谊帮扶”红石榴互嵌式片区。
近年来,白银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开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助推行动,将全市2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区)纳入“一带两区三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民族文化浓厚、特色产业兴旺、宜居宜业宜游的少数民族聚居和美乡村。
“像红溪村这样,在景电二期工程建设中移民安置形成的多民族聚居村,景泰县还有漫水滩乡富民村和红水镇靖安村、永乐村。这四个村子,以前都是戈壁滩,到处都是风沙,现在满眼都是绿色,这些年的变化也是一个艰苦奋斗、团结进步的过程。”白银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张麟说,这些年,白银市开展“富口袋+富脑袋”乡村行动试点,分专业、分产业定期为民族乡村提供精准辅导服务,加强少数民族村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具备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强的少数民族高素质职业农民。(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山东改革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 加快建设综合改革示范区
- (乡村行·看振兴)山间小饼引长三角饕客垂涎 更多农货“顺风”进城
- 山东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第七届丝博会签订合作项目1857个 总投资额1.22万亿元
- 中新健康丨中国多学科专家率先绘制“多维组学图谱” 形成乳腺癌“立体式”精准诊疗策略
- 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避暑游”“出境游”预订火热
- 文化中国行 长江之歌丨微笑的江豚,从四千年前“游”来
- 有聊|李一桐:不破不立不再焦虑,停止内耗一路“狂飙”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元旦开启商业首航——“明珠”向海踏浪行
- 北京出动警用直升机向昌平、房山、门头沟等地运送物资
- 北京支持县域商业发展 单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
- 震后西藏定日村庄又放起了羊
- 浙江首票TIR出境货物经满洲里出境
- 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广东以标准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山西援多哥、吉布提医疗队20余人启程赴非
- 古城扬州实力“圈粉”多国“Z世代”青年
- 北京门头沟区断网村已全部打通
-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鸡西:铁路等多部门联动 为“20万元无主现金”找回主人
- 暖心“菜篮子”惠民又便民
- 看顶级实验室里,如何驶出领跑世界的中国新能源客车?
- 喝酒养生,靠谱吗?
- 美国和以色列官员称加沙新停火协议提案前景“悲观”
- 山东推出123个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1355亿元
- 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5月1日开通 各区咨询电话公布
- 世界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场今天在西藏投产
- 前三季度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5.1%
- 猪油香不假,但它真没保健功效
- “无人机违规进入揭阳潮汕机场禁飞区”涉事人员已被刑拘
- 河南密集推动楼市、消费品等以旧换新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年度总会
- 北京市民走进北交院 “解锁”列车模拟驾驶体验
- (新春见闻)青海藏族民众多元方式过年 祈愿新生活
- 靠系列短视频积攒人气 “金广发”:喜剧需要跳出“舒适圈”
- 山西晋城警方跨省解救女大学生 4天时间助其脱险
- 应对台风“杜苏芮” 今天15时起厦门停工(业)、停产、停课、休市
- 山西借中欧(亚)班列与世界“双向奔赴”
- 既然不是“天外来物”,该如何科学认识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