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任意转”,自由还是脱轨?
想学财务管理,却被调剂到社会学?学了一段时间建筑学,发现自己不适合?
开学季来临,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一批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刚刚开启的专业学习,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学生被目标志愿录取,在期待中开启人生新篇章;有的人不喜欢所学专业,刚入学便为转专业做准备,为“重新掌舵”人生奋力一搏。
如今已毕业5年的王苏属于后者。从高中起,她就一直对中文专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大学却被调剂到社会学。当时王苏所在的学校,对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很严苛。想要转专业,学生大一期间的成绩须排在前两名,而后参加目标专业的笔试和面试,通过后才能转换成功。王苏排名第四,自然没有获得转专业资格。“如果转专业没有门槛该有多好!”她时常想。
如今,期待变成了现实,国内不少高校陆续放开转专业政策。在同济大学,本科生拥有7次转专业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种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大学前三年均可多次申请转专业。有些高校甚至推出“零门槛、全放开”“专业任意转”等政策,专业选择的限制渐渐消减。
当高校转专业的门槛逐渐降低,学生能否找到“心之所向”?转还是不转,我们该如何判断?
当高校开启转专业“任意门”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徐佳颖,入学仅一年就转了两次专业。起初她的专业是德语,但徐佳颖不感兴趣,一节课没上就转去了法语,觉得这和自己“自由”的性格更相配。而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偶然接触到电影,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编导曾经是徐佳颖的梦想,可惜当时未能如愿,这次接触让她的“电影梦”重新被点燃,又一次开启转专业之旅。
有的人转专业是兴趣使然,有的人则是了解之后,发现专业与自身预期不符,及时调整。高喆贤就读于同济大学,一开始他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学习后他觉得,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符。大二暑假,他选择转到光电信息专业。
对于在上海就读的大二学生张林来说,转专业门槛的降低为自己提供了进入热门高分专业学习的机会。填报志愿时,他的目标意向本是自动化专业,但专业录取分数较高,以张林的成绩被录取的可能性较低。保险起见,他填报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是当时学校新开的专业,分数线较低”。在学校放宽的转专业政策下,张林如愿转入自动化专业。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高艳看来,很多高校转专业门槛的降低,是利弊权衡之后的结果。“专业选择是学生的人生大事,以往的转专业政策有些死板,有些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又转不出去,就会没有学习动力,消极对待所学专业,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此外,由于转专业门槛的降低,有一些比较会利用政策的同学,选择先低分考入学校,再转入高分专业,“这可能涉及到公平问题”。
转专业,“零门槛”不等于“零风险”
“零门槛”并不等于“零投入”“零风险”。“转专业需要谨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授课教师范阳阳提醒,时间管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等,都可能是学生转专业后将面临的难题。
“转专业后,你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完成本学期课程的同时,还要补齐其他学期的课时。”她说,在很多学校,学生不是转完后从大一内容开始学,而是和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这意味着,转专业的学生要在没有学完基础课的情况下,直接学习难度更高的专业课,这将是很大的挑战。
从社会学转到法学的周祉因表示,自己上学期期末有8门考试,周围同学只有三四门。考试科目众多,她觉得难以兼顾,最后的成绩并不理想。
为了从食品科学与工程转到自动化,张林选择降了一级。然而学习后他觉得,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区别不大,这时原专业的同学已经开始做科研,自己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他很迷茫,“心理有一些落差”。而后,张林决定提前修读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课程,来看看“真正”的自动化专业到底什么样。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回了信心。
范阳阳认为,“零门槛”转专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好处,但这同时意味着高校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他们的很多决策偏向于自我感动。”她认为,这时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如果一个学生专业转了3次或以上,我很怀疑,在转专业之前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沟通环节?和学生沟通的老师是不是需要负责?”
日益开放的转专业政策还会给高校、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带来挑战。在高艳看来,如果学生真的可以随便转,有些专业就会被转没了,没人学了,而这些专业可能又是国家发展所必需的,这涉及到系统的调整。“高校决策者需要在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中寻求平衡,有些专业虽然现在是冷门,但是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又是必需的,冷门和热门也是动态变化的。”
避免在不断转换赛道中陷入迷茫
对于不感兴趣的专业,转专业不是必要方式。给专业一点时间,你或许能发现一条新路。
实际上,王苏没有获得转专业资格后,她不是完全没有学习中文专业的机会。当时学校对双学位几乎没有要求,所有学生都可以选。然而,在这样“零门槛”的情况下,她仍然犯了难:两个专业的上课时间冲突了怎么办?同时学两个专业,我会不会太忙了?在纠结中,王苏最终放弃了学习中文专业。
回想这段经历,王苏觉得当时的担忧只是表象,实则是自己对于目标专业的不坚定。“其实那时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已渐渐对社会学产生了兴趣。”她说,加之自己对中文专业并不了解,仅仅因为爱好文学,便动了学习的念头。王苏后来才知道,中文专业不培养作家,“如果当时转专业成功,大概率会后悔吧”。
在她看来,学校对转专业的门槛,让她更加认真地对专业进行思考,对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更加谨慎。王苏觉得,对自身发展认知不清晰的学生,反而容易在不断转换赛道中陷入迷茫。
“刚刚步入大学时,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仅凭道听途说就觉得不喜欢,未来没有发展。”王苏认为,学生要给专业多一点时间,同时给自己一些时间。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原以为无聊的专业其实非常有趣,本以为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其实和未来的目标十分契合。在4年社会学的学习过程中,王苏逐渐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社会学教会我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与新方式,让我看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连接。”
转还是不转?及时调整还是为专业留一些时间?本质上都是学生对于专业是否适合的判断。
在北京工作的李冉,已有近20年HR的工作经验。在她看来,“零门槛”转专业意味着学校将责任下放,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更高了。“有的学生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看到别人学了自己就想学,最后很可能虽然接触了很多专业,却什么都学不好。”她建议,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有较强的自控力,给自己制订严格的计划。
“转专业不是逃避问题的方式,不要因为挂科、不喜欢某个老师等原因而去转专业,而是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范阳阳提醒,专业是有倾向性的,要和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力等相匹配。
高艳建议,学生一定要“主动”做好信息搜集工作,比如参加学兄学姐的经验分享会、旁听想要转入专业的课程、积极跟就业指导老师沟通等。她提醒,如果学生在转专业过程中遇到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向专业的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对于转专业的学生,高艳认为,合适的才是最长久的,不要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高艳提醒,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也不要因为逃避而匆忙地转去下一个专业,没有哪一个专业是可以轻轻松松就学好的,对一个专业的热爱是需要慢慢培养起来的。
(应受访者要求,李冉、王苏为化名)
实习生 王凤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有事好商量|工夫茶里的立法“真功夫”
- 辽宁加强行风建设 推动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转变
- 河南发现新矿物倪培石 系自然界最富铈硅酸盐矿物
- 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
- “派比安”将至 广西北海开展涠洲岛游客疏散离岛工作
- 如何区分哮喘和新冠肺炎?哮喘患者如何防护?
- (新春走基层)列车“春晚”:把年味带回家
- 国际观察:中国-乌拉圭关系开启新篇章
- 李一鸣《在路上》:走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意向
- 公开唱反调?欧洲多家企业为何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制裁
- 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极端天气加剧气候危机
- 延续“砂糖橘”双向奔赴情谊 广西跨越千里“投喂”尔滨
- 旅客飞行途中突发急症 一航班紧急备降
- 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的官邸遭到火箭弹袭击
- 俄乌局势进展:俄谴责波兰接管俄使馆学校 乌官员称将提高电价
- 上任当天精简一半政府部门 米莱“大刀阔斧”兑现竞选承诺
- 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搜救仍在继续 9名失联人员被找到
- 外媒:乌军总司令证实,工作场所发现窃听设备
- 四天内24名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 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年度进出口货量超400万吨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秘鲁南部海岸发生6.3级地震 未启动海啸预警系统
- 各地和有关部门多举措加快灾后重建
- “山海经艺术科技展”为传统文化带来现代诠释
- 春晚文化的视觉呈现
- 摩尔多瓦前总统点赞郎酒庄园:足以对标世界级顶级酒庄的品质与服务
- 台风“泰利”逼近海南 景区陆续停止营业
- 探访浙江万亩“未来农场”:新技术激活中医药产业
- 山东2023年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 金融资源重点向实体经济“倾斜”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方决定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
- 共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发出邀约
- 揭秘!如果你在古代出海航行,靠什么回家?
- 平遥影展揭晓荣誉归属 汤尼·雷恩获中国电影海外贡献荣誉
- 广东酒店业逆势突围 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 日本上野动物园双胞胎大熊猫已与母亲分开生活
- 警方通报女子被家暴报警后仍遭踢踹:涉事男子被拘留
- 兰州大学创排音乐剧《敦煌·星》
- 上海每日临床用血量约1500袋 呼吁更多爱心人士无偿献血
- 台湾云林暴发禽流感 会否再现“缺蛋”问题引关注
- 拉萨在深发布招商引资项目70个 涉及资金302亿元
- 应对“贝碧嘉” 安徽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