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这些社区食堂实现了“全龄”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专门提到“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在养老服务中,解决好“做饭愁、吃饭难”是关系到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问题。如何满足他们的用餐需求?近年来,社区食堂、老年餐桌成为破解问题的重要模式。在湖南长沙雨花区,当地就通过建立“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服务体系,打通老年人助餐“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区全覆盖,来看记者的调研。
视频: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这些社区食堂实现了“全龄”覆盖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辖区有21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7000多名。空巢、留守、独居,特别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因“吃饭难”的问题一直备受困扰。
湖南长沙雨花区居民 王兰:子女没在身边,他自己又动不得的,那就真的困难。他买菜都买不动,你说这个饭怎么到口。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左家塘街道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是长沙内城区中老旧社区面积最大、老人数量最多的街道。由于条件所限,通过建社区食堂,实现老人助餐全覆盖存在很多困难。
湖南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民生事务办公室主任 周楚巍:之前,我们街道也跟很多家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进行过洽谈,但是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另外的话还需要场地,很多有意向做这方面的机构确实觉得有点为难。
经过多方调研,当地政府决定搭建老年人“中央厨房”,并以此为辐射点,为老年助餐点和腿脚不便的居家老人配餐送餐。为此,去年10月,他们专门引入一家养老餐饮企业,采取按需订餐的方式,为社区老人服务。
湖南孝贤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雅:订一份的餐,我们也要坚持送,为什么?因为每天都订一份的那个人,一定是最需要的人。
上午9时还不到,中央厨房里便忙碌起来。中午,有126份饭要分别送到5个社区的助餐站点。
除了配餐送餐外,中央厨房还专门设立了助老餐厅,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就餐。记者了解到,助老餐厅每天都会提供16~18个菜,荤素搭配,可以自由选择。
据介绍,近一年来,老年人中央厨房助餐范围已覆盖近百个小区,服务社区老人超过3000人,在辖区内实现了老年助餐全覆盖。目前,这种服务模式已在湖南及全国多地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它的食材的来源、烹饪,它的质量更容易控制。应该说是适合在这种老年人比较集中,相对来说需求量又比较大,中央厨房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让老年人吃出“新”味道
长期办好老年助餐,离不开政府、社会等多方合力。近年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那它离老年餐桌到底有多远?在浙江杭州,当地政府就通过数字化发力,打造“全城通”助餐平台,让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智能化服务。继续来看记者的调研。
临近中午,在杭州上城区这家“邻里食堂”,家住拱墅区的胡新华选完餐,用手机在收银台通过刷“长者码”,很快就完成了餐费支付。
浙江杭州拱墅区居民 胡新华:到附近去办事,因为我手机上有地图,地图上面在上城区这里有一个邻里食堂,听说还不错,所以我们来体验一下。
胡新华所说的“地图”,是杭州市打造的“全城通”食堂分布点位图和助餐系统,这个汤勺图案就是统一标识。按图索骥,在全市范围内,老年人只要到贴有标识的老年食堂就餐,就可以刷社保卡或刷脸支付餐费,并且享受5到8折的优惠。
对于出行不便的居家老人,可以通过“全城通”系统或电话点餐,食堂会为他们搭配可口的菜品,由专人送餐上门。而为了方便老年人操作,线上点餐还推行了长者版模式,不仅字号加大,而且界面更加简洁。
记者在多家老年食堂走访中了解到,“全城通”开通后,智能化服务在便利老年人用餐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食堂口碑的跨区传播。
如今,通过“全城通”数字化改革,杭州又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数字化老年助餐平台,并建立共享数据库,接通1400多家餐饮机构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相关信息,使老年人在全市范围内享受到更便捷的智慧就餐服务。
从“老龄”到“全龄”
社区食堂“助老”更持久
目前全国的养老助餐特别是社区食堂,基本采取“公助民营、民建民营”等方式经营,但因具有公益性质,菜品定价不高,再加上客流少,有不少食堂都在微利经营。在适老的同时,如何实现持久发展?在记者的调查样本中,从“老龄”走向“全龄”成为基本共识。
在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的这家“父母食堂”,每天上午11时左右,就有不少老年人开始排队用餐,85岁的丛奶奶和老伴就是这里的常客。
这家食堂采取的是小份菜拼盘方式销售,每份价格在5到18元之间。记者注意到,在这里同时就餐的也有不少年轻人。
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餐利润薄,有的菜甚至是贴本销售。食堂现在对全年龄段开放,通过引流摊薄成本,可以更好地反哺老年用餐,保障食堂的持久运营。
北京市广外街道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经理 曹睿:年轻人进来以后,他也能适当释放一些消费能力。再一个就是薄利多销,人流量起来了,我们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而在四川成都,不少社区食堂则利用多余空间,积极拓展食堂服务,降低成本。金牛区西南街社区的“幸福食堂”共有三层,一楼是用餐区,而二楼和三楼分别改造成了糖水售卖铺和公共活动场所。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喝茶、聊天,年轻人可以办公、聚会,优雅的共享环境成了居民们喜爱的“打卡地”。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有其他年龄的人在这儿消费,那部分人的盈利可能就会反哺到老年的这个餐桌上。同时,在吃饭的过程中,他有社会交往,能见到不同年龄的人,会觉得我是生活在这个社区人群里,所以会带来额外的价值。
(总台央视记者 李欣 李红刚 李子国 朱劲松 河北台)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贵州赫章搬迁安置点:这里的生活让人艳羡
- 既是大市场也是新赛道 外资眼中的中国新机遇
- 南非学者:北约加速扩张是造成巨大伤亡的根源
-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 探访中国首个零碳数据中心:绿色智慧运营现未来无限“可能”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新陕北民歌创作演出基地在京揭牌
- 去年以来江西警方侦办涉网犯罪刑事案件1万余起
- 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
- 江西首个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大理文旅局通报“一导游发表涉毒不当言论”事件 拟吊销其导游证
- 央行: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 未来资金沉淀空转现象会缓解
- 海南成立胡椒产业联盟 打造现代化胡椒产业链
- 为古建“延年”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快件中心投运 首票出口跨境货物将运抵马来西亚等地
- 以“友谊”命名 这所小学见证中国同赤道几内亚的兄弟情谊
- 印尼大规模山洪引发熔岩流 已致37人遇难
- 广州力争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5家
- 加拿大旅游胜地贾斯珀镇被山林野火严重摧毁
- 印度一双层轮船倾覆造成至少22人丧生
- 三峡库区重庆段柑橘年出口量跃升至7500吨
- 热门推荐
-
- 玉麦、吉隆、扎西岗……守护万里山河一寸土,建起万家稳稳的幸福
- 中国人保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 “民歌大观”走进西双版纳:音乐“唱通”中老两国民心
- 日本连发两起地震 鹿儿岛和石川等地有震感
- 诵《乡愁》、齐跳舞 两岸青年同书中国“福”
- (经济观察)系统性风险怎么防?专家列出五大重点关注“清单”
- 福建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世界黄金协会:8月全球黄金ETF持续流出
- 宁夏银川投放近2000万元消费券 为市民游客献上新春商贸文旅“大餐”
- “80后”女法医黄墁:我的职责是用科学还原真相
- 30年坚守文保一线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宇飞建言文化遗产保护
- 内蒙古兴安盟的“草原厨房”:搞起舌尖上的大经济
- “双节”前 广西友谊关口岸瓜果飘香通关忙
- 堪察加半岛坠毁直升机22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
- 国办: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兴山:高铁点亮乡村“新希望”
- 港澳青年相聚江苏淮安 感受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文化
- 冷空气持续影响广东 全省大部气温再下降
- 结构性亮点持续涌现 彰显我国经济转型成效
- 预计8月广州有3次高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