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地膜降解难题 专家学者建言把“石头”变“馒头”
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 张素)地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使用量不断增加,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科技赋能地膜降解”科学传播沙龙上,专家学者建言破解地膜降解难题,要把“石头”变“馒头”。
地膜是一种覆盖在土壤表面的薄膜,通常是白色透明或黑色聚乙烯(PE)薄膜,既可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也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和盐碱在地表聚集、促进植物生长。
此次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高品质棉花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美珍介绍了地膜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地膜农田残留状态以及提高残膜回收率的途径和办法。
宋美珍介绍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矮密早膜”技术的运用使得北疆棉花增产61.8%,南疆增产44%,盐碱地增产69.5%。
不过,找不到合适去处的地膜也会困扰农业发展。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生物技术专委会副主任、中联融鑫(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波介绍说,从1950年到2023年,全球共生产了约92亿吨塑料,其中地膜约占3%,而地膜由于回收难、降解成本高、替代材料少等原因,成为农业污染的重要源头。
生物可降解地膜,被视作替代传统地膜的重要手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刘琪介绍,生物降解地膜是以生物降解聚酯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环保地膜,能够在自然界中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被降解,无需回收或清理残膜、废膜。
会上,刘琪从地膜污染、生物降解膜优势与不足、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梳理了地膜在我国的应用历史以及对农业生产作出的贡献,指出地膜产生的污染和治理途径,并分享团队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在张海波看来,难以降解的地膜就像“石头”,通过团队研究可以把“石头”变成“馒头”,从而使地膜变得易于降解。“我们通过有机助剂,促使塑料分子链断裂,将聚乙烯高分子中的亚甲基氧化,使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后继续分解变为二氧化碳、水及生物质,以实现塑料的降解,并且避免微塑料的产生。”他说。
宋美珍提醒,地膜污染治理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新型地膜的研发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更是技术迭代升级的过程,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唯有不断适用农田、不停适配农民,将技术从企业落实到农户,才能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白色污染’治理体系。”她说。
本次科学传播沙龙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活动由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二级调研员、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磊主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增发万亿元国债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用好管好国债资金?
- 火车上伸“咸猪手” 他被抓后自扇耳光
- 北京台湖演艺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打造副中心演艺明珠
- 安徽开展新春暖侨活动 向海外侨胞寄去家乡“年味”
- (新春见闻)印度博士夫妇乐享龙年春节:欲把中国比故乡
- 定增、重组、引入战投 中国房企债务化解现积极信号
- 湖北宜昌蜜桔“出海记”
- 鄂尔多斯88件文物亮相广州 展现传统民俗文化
- 降雨持续 桂南桂西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想买到一把无惧大蒜的刀 听听专家支的招儿
- 进博会“铁粉”的中国之约
- 洞庭湖决口封堵作业最新进展:已封堵87.3米
- 北京持续增强人才吸引力和承载力 为落地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
- 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4号辽代贵族墓葬实验室考古项目已出土30余件文物
- 一块石头,何以“讲述”大千世界?
- 金星是否存在过表面海洋?国际最新天文研究称从来没有形成条件
- 【中国网评】美国枪击案频发背后的“保护人权”悖论
- 围墙遮住了雪山 也遮住了长远发展的视线
- 肇庆边检站已为3000余套供港模块化集成房屋开辟“绿色通道”
- 巴布亚新几内亚爆发部族冲突致数十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4条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高铁线路相关车票6月1日起发售
-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出台 专家:更好适应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 (经济观察)系统性风险怎么防?专家列出五大重点关注“清单”
-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中国降水更趋极端化
- “雨后冲洗道路”不是浪费 这样的道理更需广而告之
- 北京力争到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千亿元
- 清雪工作昼夜进行 山西部分高速恢复通行
- 吉林省将打好五个标志性“战役” 守护良好生态环境
- 青海: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形成协作联动“大救助”格局
- 去年中国海关缉私部门侦办涉税走私案3057起
- 热销的科学实验玩具,可能暗藏这些风险
- “李时珍故里”湖北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中国儿艺新戏《长江女神,你愿意做我的爸爸吗?》首演聚焦爱与生命
- 中新健康丨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技术精准导航 上海专家成功救回12岁女孩生命
- 音乐剧《恋曲》在京首演 “戏中戏”呈现跨越时空的爱情
-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安徽黄山回应“游客厕所过夜”:800余位游客留宿公共场所
- 110家企业提供1.1万个岗位 春节后北京大兴首场招聘会供需两旺
- 湖南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局部地区将达37℃以上
- 中国正能量,弘扬伟大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