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龙泉,宝剑与青瓷立下“千年之约”
中新网丽水8月2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锋芒毕露的宝剑、温润如玉的青瓷,在浙江丽水龙泉市,从熊熊燃烧的窑火中,从“叮叮当当”的铸剑声里,时间留下的印记是可以被看到的。
地处浙西南绿谷,龙泉素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的美称。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龙泉宝剑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2006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龙泉,宝剑与青瓷这两个文化瑰宝常被并称为剑瓷产业,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产业基础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与百姓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龙泉剑瓷产业共有市场主体75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在一代代匠人的守望里,在一个个从业者的创新中,宝剑与青瓷的“千年之约”传来新的回响。
匠心不辍 传承不息
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古称“琉田”,从唐五代时期开始烧制青瓷,在两宋抵达高峰,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是龙泉窑的中心产地,曾代表青瓷烧制技艺的高峰。
“Z世代”青年杨乐平在大窑村出生,从小爱玩瓷片,听着关于“哥窑”“弟窑”的传说长大,对青瓷有着神圣的向往。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的陶艺专业,后经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张晞指导,于2016年创办乐窑瓷坊。
创业初期异常艰苦,杨乐平的前几窑青瓷几乎全军覆没、颗粒无收,一度面临资金难题。迷茫时,他喜欢回到大窑村看看,站在这片见证中国陶瓷历史的土地上,感悟古人的制瓷之心。
如今,杨乐平的工作室里展示着他多年来的青瓷作品,其以“宋韵”为主基调,以粉青为主色调,清新典雅、引人注目。
“作为大窑村的后辈,我们希望能再续辉煌,把祖辈流传下来的宝贵技术资源活化利用,把每一件瓷器做好,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杨乐平说,他最喜欢的色彩是龙泉窑的粉青,它是高雅、神圣的,也能代表龙泉山水间蕴含的魅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千年前,诗人徐寅如此描述龙泉青瓷。千年来,传承不息,无数匠人接力前行,守护这份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丽。
龙泉市星辰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星是一名“85后”。他观察到,随着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进入剑瓷产业,在新老交替、学院派与传统融合等方面进展迅速。
如其所言,龙泉正深入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聚焦剑瓷经典产业,发挥青年人才在产业传承发展、文化传播中的“生力军”作用,构建串点、连线、成面的立体式青创孵化矩阵,形成“平台孵化+资源嵌入+内外协同”的孵化模式,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创新型人才。
在龙泉,剑瓷产业的传承故事屡见不鲜,一如当地每年端午节都有端午正阳铸剑的风俗。今年6月10日,百余名龙泉宝剑行业从业者共同展示铸铁、锻打、磨剑等技艺。经过千锤百炼、淬火去余的“正阳之剑”,是龙泉宝剑铸剑工艺薪火相传的最佳见证。
时代之问 创新作答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仗剑天涯的侠客梦,路见不平、惩恶扬善。然而,当今社会,佩戴一把锋利的宝剑不再是“行走江湖”的刚需,龙泉宝剑又如何实现“常青”?
“我们整个行业都在改变、创新,延伸产业链。”龙泉市唐人刀剑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唐强受访时表示,如今,关于动漫、游戏等内容的Cosplay(角色扮演)很受年轻人欢迎,为了再现其中的角色,大家对刀、剑等武器道具的需求不是锋利,而是还原、耐用,这里面有广阔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2023年龙泉成功发布《龙泉传统宝剑》《龙泉菜刀》《动漫刀剑》三个刀剑类“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推动龙泉宝剑由传统刀剑向日用刀剑、动漫影视刀剑、健身刀剑等领域拓展,为产业振兴打开新的宝藏空间——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主角们手持的各式宝剑,便是出自龙泉匠人胡小军团队之手。
此外,龙泉还成立青瓷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推出剑瓷3D模型数字IP潮品,引导青瓷从业者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改造、创新化融合。在龙泉市德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强看来,龙泉宝剑产品未来将实现手机扫码后出现制造日期、使用材料、铸剑师等,对消费者而言信息更透明,也会更受青睐。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龙泉瓷娃”“王者荣耀亚运青瓷杯”等龙泉青瓷纪念品深受各国运动员、技术官员的喜爱;青瓷咖啡杯、青瓷餐具、青瓷茶具等各式青瓷日用品褪去昂贵的标签,“拥抱”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让青瓷与生活更近、与年轻人更近。”徐星坦言,近年来,他将手机游戏里的角色、NBA球星、机器猫等元素植入到青瓷杯中,迎合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喜好,“同时,相较于老一辈采用的经销商模式,我们也会和文创公司共同开发产品、打造IP,寻求新的机遇。”
剑瓷“搭台” 共富“唱戏”
茶叶、丝绸、黄酒、中药以及木雕、根雕、石雕、文房、青瓷、宝剑等工艺美术产业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也是该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龙泉,剑瓷产业不仅承担了上述“使命”,更是百姓于家门口创业创收的“共富密码”。
譬如今年“五一”假期,龙泉青瓷博物馆推出青白之韵——德化·龙泉制瓷艺术作品展,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龙泉白云岩景区以宋韵文化、剑瓷文化为基础,推出“侠客江湖”主题活动,国风汉服沉浸式体验游玩受年轻游客追捧……
位于当地宝溪乡的“古窑里民宿”是首个龙窑青瓷活体博物馆民宿。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保存较好的古窑,亲身体验古人烧制青瓷的完整过程,享受制瓷之乐。如今,宝溪乡域内的农家乐、民宿已超过60家,有效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以该乡溪头村为例,近年来,其持续放大剑瓷产业的带动作用,有效延长游客消费时段,打造“白+黑”的旅游消费模式。目前,溪头村已实现年均300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张平介绍说,近年来,当地形成的“文旅+”流量链条对于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产业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今年6月,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为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重现荣光的一次“里程碑式”机遇。
“同时,龙泉也把‘联姻’海外市场作为当前拓展剑瓷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渠道。今年,我们与浙江省二轻集团取得了战略合作,将构筑起生产、运输、仓储、出关、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有望助推剑瓷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复苏。”邱张平表示。
2024年第一季度,龙泉剑瓷产业增加值2.51亿元,新增剑瓷市场主体309家。在这座浙江县城,宝剑与青瓷的故事仍未完待续,它们将与勤劳质朴、敢于创新的龙泉匠人一道,书写下一个“千年之约”。(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城阳光 泉漾太行”山西阳泉首届文旅发展大会开幕
- 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让更多患者进入 “有药可保”新时代
- 2024中国(张家界)国际新杂技戏剧周启幕
- 陈洪谈叶嘉莹:赓绍中华诗教,百年一人
- 已有11人将角逐日本自民党总裁 结果将在9月27日公布
- 第十四届北京阅读季启动 全年十大重点活动建设书香京城
- 南昌国际陆港至广州港、厦门港双列齐发“昌穗一港通”落地生效
- 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展现“天下第一行书”的传世故事
- 实拍餐品、挖掘美食 “低分餐厅”迎来“反向打卡”
- 国家邮政局: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29.6 同比提升26.7%
- 上海逾3300名学生端午赛龙舟、舞龙狮、放风筝
- 菲律宾一钢铁厂发生化学品爆炸致4人受伤
-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满18岁 儿女双全
- 福州版“清明上河图”来了!
- 世卫组织: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已发生60起针对医疗机构的袭击事件
- “双台风”接连影响珠江流域 32条河流水位超警
- 广西修缮破损器物手艺人:修的不只物 还有情感链接
- 传统技艺创新演绎 中国杂技团《技惊四座》在京上演
- 山西开通首条全货机定期国际货运航线
- 防燃气事故要抓住“最后一两米”
- 热门推荐
-
- 叙利亚回归阿盟对地区局势有何影响
- 2024年服贸会在北京开幕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 巴基斯坦政府为恐袭案遇难中国公民举行遗体送别仪式
- 日本核污水排海将为海洋安全注入不确定性风险
- 【透视】匈牙利外长反驳“中国产能过剩” :欧洲不要把经济问题政治化
- 国际识局:“星舰”三次试射后,马斯克的“火星梦”还有多远?
- 陕西韩城回应网民黄某某实名举报:开展全面调查
- (第七届进博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城际低空试验航线发布
- 广东三市海事部门开展联合巡航执法行动
- 韩国政府:对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深感失望
- “盖章游”如何热得长久
- “锦绣山西 大美新疆”山西非遗精品丝路行走进新疆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葛海蛟:打造强大、韧性、安全的中国特色国际化金融机构
- “徽州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与艺术特色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开幕
- 助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 中国光大银行深入开展2024年“3·15”金融消保教育宣传活动
- 中国肥城第18届桃花节开幕在即 10万余亩桃花“蓄势待放”
- “皮影里的中国”展览亮相粤博 展品逾300件(套)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全线5G全覆盖
- 印尼首都一店铺发生火灾 致7人死亡
- 从文献和考古 互相印证探究“巴人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