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安徽宿州:守着千年古运河 引来今朝“幸福水”
中新网合肥7月12日电 (储玮玮 刘鸿鹤 张家辰)夏日午后,在安徽省宿州市的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已经退休的张永平骑着车,沿着这条古老水道来回“巡视”,守护古运河,成了他大半生的事业。
“这段运河最宝贵之处就是我们将其保存了下来,没有像其他河段那样消失。”张永平指着运河,“而且有5.8公里河道仍保持了历史原貌”。
大运河泗县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运河故道约28公里,是通济渠段现存的“活态”遗址之一。
“我住在运河北岸,喝着运河水长大,俗称‘古汴河’。”张永平说,“隋炀帝,下扬州,黍谷稷子拌香油”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他便查阅相关史料了解运河,“通济渠是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每年从江南运入京师的粮食达500万石。当时的运河舳舻千里,宿州因运河而兴”。
从20世纪60年代始,当地开始治理古运河。当时,张永平作为当地官员,带领民工对其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疏浚。他鼓励大家:“我们吃自家的饭,干自家的活,一定要使劲干!运河畅通了,农田灌溉才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出于“治理淮河”的需要,在古运河大堤以北,由苏豫皖三省联合开挖了一条大型河道,命名“新汴河”。这不仅改变了当地长期外洪内涝的困境,还为沿河地区的灌溉、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提供了水源。
但对古运河的保护,宿州仍在努力,并积极筹备运河申遗工作。“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每一段河道、每一座桥梁都记录着祖先的智慧和辛勤。同时,它也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永平常常告诫儿子张伟。
后来,张伟也成了泗县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在申遗期间,当地一条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部分桥墩拟搭建于运河南岸水域内。张伟发现后及时汇报相关部门,最终施工方将桥墩向南移动5米。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含通济渠泗县段有水运河故道。此后,宿州持续推进大运河保护工作,并将运河保护同绿色转型发展相结合。
泗县先后完成了大运河遗产区内的棚户区搬迁、水系管网改造及雨污分流,以及沿线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等一系列工程。此外,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沿河建成开放,大运河遗址公园、运河特色小镇等40余个文旅项目加快落地。泗县每年通过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达10万余人次。
如今,综合整治后的新汴河航道已全线贯通,年通过能力可达3000万吨,上连中原经济区,下接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宿州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皖北地区通江达海的梦想成为现实。
“你看这运河两岸,修有隋唐风格的长廊,绿树成荫,果树飘香,多美啊!”顺着张永平的目光看去,人们在河边垂钓、散步,远处一栋栋高楼清晰可见。
促进区域协作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加强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传承保护利用资金支持……“运河古城”宿州的“幸福水”,将在现代化宿州继续流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的“稳”与“进”
- 618来了|美妆“火拼”:天猫抢跑,抖音崛起
- 世界在建最大公轨两用三塔斜拉桥——四川泸州长江六桥合龙
- 对话中德隐形冠军 东北首次交流会议在沈阳举办
- 2024“中华郡杯”#dou来看富平全国短视频大赛将启
- 百图股份冲A背后的易主迷局
- 7月29日夜间至8月1日北京预计有暴雨到大暴雨 局地特大暴雨
- 米糠、麦麸重回餐桌 你吃不吃?
- 上海市卫健委:戊肝成为申城急性肝炎防治的一个重点
- 2024上海市防范打击非法金融“五进”系列宣传在沪启动
- 非洲亚吉铁路六年 中方团队运维服务收官
- 趣味游园迎端午 北京全市公园推出87项特色文化活动
- “乌镇峰会”:十年回首再出发
- 海南首条往返英国货运航线开通
- 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 国际鞋博会开幕 “一带一路国际馆”规模创新高
-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再次当选总统 获得连任
- 轻轻松松就能赚钱?此路不通!帮信犯罪案件为何多发
- 立秋之后高温继续 40℃将成川渝日常
-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在山西太原开馆
- 热门推荐
-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粘膏染”到“马尾绣” 贵州黔南民族技艺何以“出山”又“出海”?
- 美国伊利诺伊州发生校车和卡车相撞事故 致五人死亡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五花山森林穿越节启幕
- 福建举办“庆六一”趣味运动会 师幼家长携手“同享阳光运动”
- 闻“汛”而动 浙江多举措筑牢汛期交通安全防线
- 11月中国仓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行业运行向好
- 两部“抓娃娃”相关话题电影引爆暑假档
- 2023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双届盛典举行 26位中外科学家获奖
- “中原画风”巡展至天津 150幅作品集中体现河南时代风貌
- 全球化智库举办慕安会官方边会 聚焦中欧美气候合作
- 四川康定沙德镇火场全线已无明火
- 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电力贸易累计近700亿千瓦时
- 所罗门群岛驻华使馆举行开馆仪式
- 京津冀今日将再度出现强降雨 未来三天东北地区有持续性降雨
- 以岭药业向骑手捐赠价值400万元流感防护物资
- “北国陶都”窑火不熄:“Z世代”接过祖辈技艺
- “白鹭杯”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启幕 以设计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
- 广西玉林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件 已致7人遇难
- 中国婺剧“对话”南非舞蹈 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中非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