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建成通车
中新社长沙7月5日电 (记者 唐小晴)长沙湘雅路隧道7月5日建成通车,市民最快只需5分钟过江。
这是湖南省目前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目前穿越湘江的最大隧道工程。至此,长沙城区有了14条过江通道。
7月5日,项目建设者庆祝长沙湘雅路隧道建成通车。 刘福昌 摄
市民李林来观看通车仪式。他说,20世纪70年代前,长沙人过湘江要排队坐船,花1个多小时才能过河。遇到恶劣天气,轮渡还会停开。现在,不断规划的过江通道不仅方便民众出行,也让湘江两岸加速全域一体化发展。
长沙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全长4.18公里,过江段1429米,总投资53.278亿元人民币,施工单位是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是施工中的难题。项目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科研攻关,量身打造了一款集许多高新前沿技术于一身的“星盛号”盾构机,克服穿越湘江的施工多重难题,提高施工效率。
该盾构机是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掘进设备之一,直径15.01米,先后四次下穿湘江大堤、两次穿越江底破碎带等高风险源。
中铁十四局湘雅路项目负责人张亚洲说,它克服了江底大直径长距离高强度岩层等复杂地质难题,盾构隧道施工创造了岩层掘进月均180米、最高月进尺270米的施工纪录,为同类型江底岩层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隧道内,监控系统、民生系统、可视化系统更加智能,可实现通车后隧道的智能互联、数字化采集、自主巡检和全线雷视监测,并基于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智慧运行中心,打造隧道运营管理智慧大脑。
张亚洲介绍,隧道运行控制、应急救援“一图管控”,实现了实时运行态势、安全事件、设备状态的全业务可视化。(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逾9成消费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
- 邺南城宫城区206号大殿被确认为东魏、北齐时期皇帝寝宫
- 中金公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举办
- 青山绿水间 民宿迎客来(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 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增至55人 仍有上万用户断电
- 湖南零陵发展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前沿科技汇聚中关村论坛 展览炫“十八般武艺”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财政部:2025年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 前几天拍的CT,去另一家医院就不认了
- 上半年江苏省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095列 同比增长7.8%
- 王蒙小说改编话剧《活动变人形》上海上演 拉开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帷幕
- 华北东北等地暴雨如注 南方高温闷热天气增多增强
- 广州“消费帮扶工惠行”助力乡村美味“进城上桌”
- 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希望未来能促进交流合作”,驻华使节与专家共鉴贵州企业创新力量
- 农业农村部:土地流转不得违背农民意愿 不得损害农民利益
- 两所学校昨日开建 石景山将增1400学位
- 厦门创新打造“鹭岛诗会”公益活动平台
- 外国留学生在桂林的“戏里戏外”
- 宋庆龄纪念馆基本陈列改版揭幕 新增实物展品占比超六成
- 热门推荐
-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记者:进博会为非洲企业搭建了展示产品的绝佳舞台
- 又一国宣布,“正式申请加入”!外交部最新回应→
-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口岸发运中欧班列突破500列
- 四川盆地黄淮等地今明天降雨连连 后天起雨带明显北抬
- 俄:“高加索”港一渡轮遭乌袭击沉没 乌:暂无回应
- 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70元 下调22个基点
- 踏浪前行 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领先
- 宁夏取消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 提升实践能力 15名台生赴湖北法院系统实习
- 场景化阅读 《铁杵磨针》如何讲述李白的故事?
- 弹劾案二次辩论开始 尹锡悦还有“翻盘”可能吗?
- 青藏铁路开心岭钢轨换新装
- (经济观察)乘“后奥运经济”东风 广东体育用品出口走俏
- 宁夏援外医疗队开设“中文角” 为非洲医护培训汉语
- 珠江流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应对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收藏首次“远航”至上海展出
- 对于下阶段CPI走势有何预判?国家统计局回应
- 浙江乡村观察:新乡贤“一支画笔”勾勒“写生经济”
- 2024年首次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工作完成
-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