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热门专业,要优先选吗?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袁秀月)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出炉,志愿填报提上日程。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多所高校对本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新专业、热门专业不断更新,有啥变化?怎么选?
新增学科交叉专业多
智能、智慧成高频词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自2020年至2024年,高校设置新专业中,工科专业占较大比例,其中“智慧”“智能”成为高频词汇。比如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新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2021年清华大学新设“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新设“智能运输工程”专业,2023年东南大学新设“未来机器人”专业,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设“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等。
在这些新专业中,“智能+”专业涵盖了能源、水利、交通、农林业、航空等多领域。此外,还有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体育康养、应用中文等医学类、体育类、人文社科类新专业。
能够观察到,这批新设置专业中,多学科交叉专业占相当比例。
高校扎堆布局人工智能
汽车、师范类专业走热
今年以来,多所知名高校扎堆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例如,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先后揭牌。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些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师资力量都较好,注重产教融合,有些还由院士领衔。
除了人工智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康养类专业等也因人才紧缺受到关注。教育部、工信部等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曾预测,预计到2025年,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近期,也有多位汽车企业高管鼓励考生报考汽车相关专业。
此外,近几年师范类专业也较受欢迎。如2023年,广东省内高校的师范类专业火热,在同一所高校,师范类专业组投档线往往都超出非师范类专业组。不过,在一些地方,师范专业也出现冷热不均现象,如一些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降温。
新专业、热门专业如何选?
专家建议考生报有优势潜能的方向
观察近年来新专业变化,学科交叉专业成新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1895年建立现代大学后,很长时间只有学科没有专业。1950年,新中国学习苏联进行专业设置,其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按照计划安排个人未来从事某个岗位的工作,并据此安排学生所学的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校对毕业分配这一环节进行调整,安排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走向跟市场对接的路子。但高校内部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一直保留着专业。
在他看来,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学生在优势潜能不明的情况下就进入某个专业学习,不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程序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是变化的,进校时的计划往往跟不上毕业时的变化;加上专业划分太细,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覆盖面过窄,就业适应性降低。
储朝晖表示,当前不少世界主流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不设置专业,采用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让学生自行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事实上将就学与就业的选择权留给了学生自己。在他看来,高校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专业调整的大方向,但也是当前的一种无奈之举。能否真正符合学生就业和社会人才需求,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他建议,考生在报考时选择自己有优势潜能的方向,不管热门还是冷门、紧缺还是不紧缺,“因为在优势方向,你始终会排在队伍前面,反之即便很努力,也可能依然落后”。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撰文指出,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一个本科4年,加上研究生就7年,一个行业从兴到衰,从衰到兴都是正常的,我们又如何敢相信那些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读什么专业就业一定好的说法?最好的专业首先是适合自己的。”(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越冬候鸟陆续抵达鄱阳湖 江西永修多措并举贴心守护
- 抖音生活服务启动“美好生活发现计划” 投入5亿元助力商家达人高效合作
-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 多地价格集体上涨 莫让公共充电桩成“电老虎”
- 加速创新要素“裂变反应”
- 夏威夷岛机场安检查出手榴弹 日本男子被控“一级重罪”
- 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奏响龙年新春音乐会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准备好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穆迪下调对乌信用评级
- 超龄游客坐雪圈被追尾受伤 雪场一个“没注意”担了七成责
- 上海:观光巴士“变身”移动剧场 在时光穿梭中阅读城市建筑
- 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 国家统计局: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 最新报告:超八成职场人存在睡眠困扰
- 十部门启动“赋智”行动 破解中小企业创新难
- 多领域增长数据可圈可点提振信心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明显
- 中新真探:溏心蛋比全熟蛋更有营养吗?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送剧下乡 服务群众
- 换新表致燃气费用暴涨?联合调查组成立,进驻重庆燃气等公司调查
- 呈现别样经典故事 北京人艺再演《霸王别姬》
- 三峡国际机场出入境客流量刷新历史年度最高纪录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迈入“快车道” 成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强引擎”
- “云南民歌大家唱”走进大理巍山 游客享受视听加美食盛宴
- “镇院之宝”《茶馆》开启北京人艺上海驻演
- 1000多家品牌茶企亮相第26届深圳春季茶博会
- 中国红牛发布声明:不涉商标侵权,法院驳回泰国天丝全部诉讼请求
- 宁波图书馆“天一夜读”推出百期 线下特展凝练读书意义
- 外媒:消息人士称也门胡塞武装进行高超音速导弹测试
- 中国资产爆发,人民币升破7
- 福州海关查获沉香木99克
- 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将登场,特朗普和拜登有何“招数”?
- 俄外长:西方媒体对“北溪”爆炸新说法“轻率不成熟”
- 三亚推出暖春旅游优惠措施 “帕诺季”让利约2.3亿元
- 福建旅游业者:对恢复赴台团队游期待已久
-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驻欧盟使团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 提神、提气、提劲!省级地方两会小细节托起大民生
- 瑞幸成为中国首家“万店”规模连锁咖啡品牌 开启高品质咖啡9.9元时代
- 用AI“搭桥”,深圳湾驶入产学研创新“快车道”
-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中国给拉美和加勒比带来发展新动能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
- 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