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扬州!
古城扬州,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魅力,
也承载着无数传奇与故事。
从“二十四桥明月夜”,
到“春风十里扬州路”,
2500多年来,
中国大运河由此“起笔”,
千年文脉,奔涌不息,绵延不绝。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十年后的今天,
一起来追溯中国大运河的“生长原点”,
到中国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
——扬州,
见证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水韵画卷:大运河穿城而过
公元前486年,
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
隋炀帝杨广在邗沟的基础上,
开挖南北大运河,
扬州由此成为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
“州界多水,水扬波”,
大运河畔的扬州,
水网密布,桥梁众多,
山水城林美如画,
无处不透露着水韵古城的魅力。
在扬州,运河美景宛如珍珠般洒落。
当地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将“运河十二景”串珠成链,
展现大运河文化带中最古老、
最核心、最精华、最有活力的一段。
运河三湾、七河八岛、茱萸湾、
双宁古韵、盂城驿、北湖湿地……
“运河十二景”中,
既有生态景观,又有人文高地;
既有历史经典,又有时代新秀。
作为大运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瘦西湖位列“运河十二景”榜首:
“神恋莲桥秀,魂迷画舫幽”;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又是烟花三月初,暖风醺醉瘦西湖”。
“运河十二景”之一的明清古城,
是国内少数保持完好的古城之一。
作为扬州古城的主体,
这里很好地保留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是“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烟花三月,
漫步于运河边的东关古渡,
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微风轻拂,
登上瘦西湖的画舫游船,
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正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水润文脉:流动的历史记忆
在中国大运河沿线,
江苏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
南临长江,北负淮河,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水载泱泱文化,流动千年。
水的滋养,
造就扬州南北交融、人文荟萃的气质,
吸引文人墨客挥毫泼墨,
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和传世名篇。
其中扬州八怪的笔墨,
便赋予了这座城独特的文化标签。
这里既有历经千年的古刹大明寺,
也有保存完好的个园、何园等私家园林,
还有古色古香的东关街等特色街区。
让人不禁感慨,
扬州是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滋养了两岸的城市和居民。
扬州也在不断推进系统性保护工作,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水运悠悠,文脉滔滔,
人们护水脉、传文脉。
如今的扬州,如一幅“双面绣”:
一面是保护与传承,一面是活化与更新。
以古运河三湾段为例,
这里曾经是工厂聚集区,
水质恶化、河道淤浅、垃圾遍布,
经过当地政府“断腕”式的生态修补,
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
目前,扬州有10个大运河遗产点,
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
扬州将每年的6月22日,
设立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日”,
通过立法,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三位一体,
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文化的依法保护水平。
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馆藏的1万多件套展品,
展陈着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
在馆内,
移步换景即可“走入”河畔人家的生活,
还可一窥运河的未来图景。
科技加持之下,
文物“开口说话”,
古老运河宛若新生。
水滋食尚:舌尖上的淮扬菜
大运河沿线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赋予了沿线城市丰富的食材。
水的滋养,
让扬州既是“世界运河之都”,
又是“世界美食之都”。
扬州炒饭、狮子头、大煮干丝……
勤劳聪明的扬州人用独特的技艺,
烹饪出被国宴青睐、
香飘四海的淮扬菜。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的早晨,是热闹而又悠闲的。
如果你来到扬州,
不妨去品尝一顿地道的早茶,
体验一把小城慢生活。
约上三五好友,
点上翡翠烧卖、千层油糕等应时点心,
泡上一壶“魁龙珠”茶……
人们围桌而坐,谈天说地,
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
淮扬菜的最大特点,
是将简单的食材精雕细琢后,
以华丽的姿态现身。
淮扬菜注重刀工的展示。
扬州厨刀是淮扬菜的代名词。
“干丝不是下饭的,是佐茶的。”
扬州高邮人汪曾祺笔下,
“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
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
一边喝茶,吃干丝,
既消磨时间,也调动胃口。”
在扬州富春茶社后厨,
一块平平无奇的豆腐干,
经过中国烹饪名师王洪波的巧手,
变魔术般地变成薄片,
在碗里堆成宝塔状,喷香扑鼻。
来扬州吧,
品尝正宗的淮扬菜,
感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哲学。
水兴未来:激荡起澎湃动能
悠悠运河水,流淌千年,
见证了扬州的历史变迁,
也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广阔未来。
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邗沟及后来的大运河,
成了扬州最重要的运输途径。
尤其是到了唐朝,
扬州商贾云集,极尽繁华。
在今天的扬州人看来,
拥有运河是一个城市的幸运和机遇,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
让古运河重生,
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可以说,
扬州城市发展最大的特色、
便是与中国大运河同生共长。
城河相融,人河相亲。
立足于传统和现代结合、
传承和创新并重,
扬州持续推进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和文化底蕴,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
如今的扬州,
在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同时,
又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
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扬州提出做好科技创新、数实融合、
绿色转型、服务业赋能四篇文章: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端化,
大力培育创新企业、
引进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平台,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
迈入新时代,
扬州把实体经济作为立身之本、
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能,
产业建设蹄疾步稳:
高端装备产业入围全国百强产业集群,
地区生产总值10年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一幅生动的经济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传奇故事,
正在这座千年古城,
不断续写。
AI也去了趟扬州
来看看AI眼中的扬州
水韵扬州,一生必至。
等你!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捷克发生列车相撞事故 已致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 因声结缘?最新研究揭开声音的秘密
- 美方的言行透着一股“酸”气(观象台)
- 青海德令哈建成全国最大盐湖食品级氧化镁生产线
- 上海出台长三角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还贷提取政策
- 暴雨中,他用身体为行人竖起安全警示牌
- 多位院士详解原子级制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第十二届柏林“中国杯”围棋大赛举办
-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外资企业服务中心揭牌
- 露营消费凉了吗?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开工建设
- 停火期间仍有冲突发生 苏丹两州进入紧急状态
- 中国援柬警用物资交接仪式在金边举行
- (申城风景线)外籍人士“看”浦东:有梦想,是家园
-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在京发布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特早熟荔枝上市 价格小幅上扬
- 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北京全市公园纳客89万人次
- 湖北“科技之星”闪耀红毯 院士专家齐亮相
- “拉索”立新功 科学家揭秘“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全过程
- 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
- 热门推荐
-
-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便民地图”:打通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 休假期间挺身而出 列车长勇救溺水男子
- 【网络中国节】新中式、周边游、非遗市集,“端午经济”热气腾腾!
- (新春走基层)上海浦东换上“新春装扮” 缤纷活动邀民众“欢喜过大年”
- 一条七彩独龙毯“编织”千年过往与崭新未来
- 英国学者:全球南方的崛起为消除和平障碍带来新希望
- 西湖洗湖引热议 景区回应:维护西湖美常规保洁操作
- “全民抗衰老”风潮掀起 千亿市场如何入局?
- 中国摄影师首次在西班牙顶级自然类大赛中斩获冠军
- 以色列北部黎以边界地区多地连续响起防空警报
- 2024智见青年行在京结营 21国青年体验中国数字经济
- 山西无煤县聚“链”突围
- 美媒:美国“绝密情报泄露”,涉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
- 第七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 多国积极探索低碳农业之路(国际视点)
- 新疆铁门关市红花进入采收旺季 草红花成“致富花”
- 福建漳州开启“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活动
- 北京雁栖湖景区9日起暂停对外接待
- 滇穗两地茶行业组织推广“年份普洱茶标准”
- 访疆是为中国做宣传?日本团员:没来过的人凭什么质疑我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