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绘就美丽中国漓江新画卷
中新网南宁6月19日电 题:广西桂林:绘就美丽中国漓江新画卷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令人向往风景名胜之地,然而,在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就是这一片山水,也曾一度因“重索取、轻保护”的发展模式遭遇挑战。为推进漓江全流域保护,桂林举全市之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2年,漓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桂林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3年,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桂林市排名第五,继续保持全国排名前列。
中新网记者日前跟随生态环境部来到广西桂林市,参加2024年六五环境日广西“千里西江”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探访漓江流域的治理和保护情况。
强力“治水”打响漓江生态保卫战
漓江流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溶山水区,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过去漓江沿岸存在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的现象,青狮潭水库、漓江干流城市段、桃花江等水域网箱养殖问题突出,漓江干流游览排筏高达5000余张,老旧小区市、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光河、灵剑溪、南溪河等河流出现黑臭,漓江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保护漓江,桂林市一场以治乱、治水、治景“三治”为重点内涵的漓江生态保卫战、攻坚战的迅速打响。深入开展乱建乱堆、乱砍乱采、乱挖乱倒、乱捕乱养等“八乱”整治行动。严格落实核心区建设全线退距300米,把漓江沿岸乡镇、村屯发展与科学保护漓江一体规划、一体推进。强力“治水”,实施污水治理及系统控源截污,开展漓江城区段10条支流整治,加快把城区所有水系打造成水系公园。总投资200多亿元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健全漓江上游“五大”水库补水体系,全面启动实施桂林第二水源和长塘水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漓江水资源配置。
而科技的赋能,更是给漓江生态保护装上了全流域、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的“千里眼”。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晓阳说,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门科学,漓江保护需要更科学的方法。要深化生态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全链条的保护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强化漓江生态精准溯源分析。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是生态环境部遴选设立的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室主任杨海菊告诉记者,漓江站搭建起的“一站多点”式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使在漓江流域、县域、村庄三个层面开展更细致、连续、长期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成为可能。
漓江站充分发挥“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测能力,为漓江生态保护提供详尽监测数据。“漓江站目前已监测到水生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103种,鱼类(环境DNA)95种,鸟类167种,两栖动物35种,蝴蝶142种。”杨海菊说。
全民参与“生态”接力保护漓江
为进一步营造保护漓江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励人民保护好漓江,2022年,桂林市把每年的4月25日定为“漓江保护日”。2023年4月25日,随着广西首批全新打造的纯电动力游览排筏的顺利开航,标志着“电能驱动”替代“燃油驱动”成为漓江排筏游览的新常态。至2023年底,1000多艘游览排筏全部完成“油改电”建造,漓江船筏旅游迈入新能源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对记者说,“我们将阳朔景区经营排筏收益的10%用作漓江沿岸居民的年底分红,同时排筏务工者都来自沿岸居民,每家每户轮流上岗,并将船票的近30%直接发放给居民,有了稳定收入,也激发了沿岸居民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让人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提升漓江流域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吉华说,漓江生态好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多了,居民也从生态保护中受益。漓江流域保护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如今漓江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实现一类水质的目标。
2023年,桂林市国控地表水环境监测共14个。国控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漓江、甘棠江、桂江、湘江、夫夷水、灌江、洛清江、寻江、灵渠、恭城河以及荔浦河断面为Ⅰ~Ⅱ类水质,水质评级均为优。《2023年桂林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桂林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
张晓阳说,漓江的秀美,既得益于自然天成,更离不开漓江保护的“生态接力”。目前,漓江整体保护正在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桂林必须以发展眼光和全球视野,以世界一流的保护水平守护好世界级山水品质,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漓江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繁花》食谱吃的是人面、场面、情面
- 突发!俄莫斯科州一楼房发生瓦斯爆炸 已致2死2伤
- 券商三大业务线从业人数持续增长 人才专业性需求提升 保代首次突破8000人
- 美国加州长滩市发生枪击事件致一死一伤
- 春运首日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预计保障进出港旅客达1.6万人次
- 统计:韩国5月自日本鱼贝类进口量减三成
-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去世
- 埃及将设立自由区发展游艇业
- 天津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
- 这片土地涌动着互帮互助的力量
- “东方红·中国梦——孟宪成艺术展”开幕
- 中国出新规便利已故存款人亲属提款 5万元内免公证
- 俄国防部:一夜间摧毁144架乌克兰无人机
- 机电商会:将以光伏、空调为试点建立出口产品绿色贸易标准体系
- 王阳明诞辰551周年:浙江余姚举办礼贤仪典
- 让更多“高精尖”装备搭乘“进博快车”
- 2023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吹响人才“集结号”
- 中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限制“清零”
- (新春见闻)广州口岸客流走高 出境旅游团密集“开拔”
- 十岁姑娘,传承百年非遗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重庆首例:新桥医院成功实施全球创新的支气管流变成形术
- 川渝火锅“飘香”链博会
- 2024江西省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启幕 推进一刻钟便民圈建设
- 各地力促秋粮稳产丰产
- 泥塑、剪纸、戏文纸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河大合唱”
- 五一档电影: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 消协组织测试36款热销冰品,脂肪含量最大相差10倍多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 动漫金龙奖获奖名单揭晓
- 33名女警扎根国门奉献“她力量”:5年查获违法违规案件180余起
- 中经评论:打通行业堵点,让养老护理更有温度
- 国家统计局: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
- 北京支持商业消费空间公共区域及步行街改造提升
- 激发度假旅游消费更大潜力(消费视窗)
- 尹锡悦将出席今日下午的拘留令必要性审查
- 广西钦州多支专业救援力量联合开展水上救援模拟演练
- 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 “借钱消费”不可任性
- 重49克的素纱单衣是怎么“炼”成的
- 以军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袭击 造成31人死亡
- 藏在深山水库的“宝藏”荔枝 搭乘电商销售快车畅销全国
- “丝路瓷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柏林亮相